付 航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團溪鎮(zhèn)第二小學 貴州 遵義 563131)
“翻轉課堂”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而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多媒體技術、微視頻等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強化課外學生自主學習、課堂師生互動交流,實現(xiàn)“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目標。和傳統(tǒng)的知識講解和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同,翻轉課堂運用于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教師通過教學微視頻的制作,讓學生以教師提供的微視頻為參考資料,在課外消化和理解所要講解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須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而是可以和學生實現(xiàn)平等的互動和交流??梢哉f:翻轉課堂通過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將學生的知識提高了一個新的水平,而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實現(xiàn)良好的課堂互動效果,為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翻轉課堂也可以稱為“顛倒課堂”,即教師通過調(diào)整課堂內(nèi)外的時間,通過視頻講座、播客、電子書等方式,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知識,而在課堂上,教師將不再講解新課而直接進入討論環(huán)節(jié),促使教學模式由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學—教”模式轉變,故稱之為“翻轉課堂”。可以說:翻轉課堂的運用,是充分地利用了學生課余時間,讓學生在知識能力上升到一個新的層級,而師生之間共同研究和討論的項目,有助于促進學生是為、能力和素質(zhì)的提升。
2.1 學生自主性。立足翻轉課堂的內(nèi)涵我們知道:翻轉課堂具有學生自主性的特點。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利用教師提供的微視頻等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習題的完成、問題的提出等一系列方式,有效地鞏固舊知識,深入理解新知識。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自覺性。同時,翻轉課堂學習模式的構建,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有效地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時空的限制,學生在可以更加靈活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2 課堂互動性。課堂互動性是翻轉課堂的另外一個顯著特征。由于學生在課下已經(jīng)深入理解了新課的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須耗費時間講解新課知識,而可以直接進入話題討論或者是開展項目活動。這種討論的過程、項目實施的過程,即是師生之間良好互動交流的過程。可以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有效地顛覆了傳統(tǒng)的知識講解和灌輸式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這種立足學生實際需求開展的項目活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2.3 教學高效性。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翻轉課堂教育理念的提出,無疑是教育領域的一大改革和創(chuàng)新。這種顛覆傳統(tǒng)“教”與“學”模式的新型教學模式,給予了學生更多靈活自由的學習時間,同時也為教師節(jié)省了大量知識講解的時間,為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促使教師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輔導奠定了基礎。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構建,能夠促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3.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翻轉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和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真正落實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科學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獨立自主學習,也可以針對不懂的問題和教師展開討論。這種靈活的、自由的學習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提升。
3.2 有利于落實新課程改革理念。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發(fā)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例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強化了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強化了學生關鍵能力和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之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有效教學模式。
3.3 有利于促使學生學習模式轉變。翻轉課堂名城的由來,源于其有效地將“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皩W—教”模式,科學實現(xiàn)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目標。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通過事先安排學習任務,立足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教學視頻資源等的共享,讓學生借助教學視頻開展自主學習。這種“學—教”的模式,有效地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知識灌輸和傳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課堂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一般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模式呈現(xiàn),實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課堂,促使了學生學習模式的轉變。
4.1 明確目標和任務。小學生年齡小,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能力相對缺失。因此,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應當強化自身的組織和指導作用,通過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指導,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奠定基礎。以小學數(shù)學“圓柱、圓錐表面積、體積”的計算為例,教師應當首先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如讓學生充分把握圓柱圓錐的特點,推理表面積以及體積的計算公式。明確好教學目標之后,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教學微視頻,微視頻的制作應當體現(xiàn)圖文并茂的特點,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和視覺。微視頻制作好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目標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借助微視頻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設計好學生學習后需要完成的練習題。而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視其練習題的完成情況而定。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或者討論工作,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奠定基礎。
4.2 課堂合作交流討論。翻轉課堂的兩大亮點:一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了新知識的學習;二是課堂教學中的交流和討論環(huán)節(jié)。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檢查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情況,立足學生學習的薄弱點或者是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然后開展課堂合作交流討論。合作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制定一個項目、或者設計一個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討論應當充分體現(xiàn)“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核心目標。還是以“圓柱、圓錐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為例,“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應當把握計算公式的由來,而不是死記硬背計算公式。這種推理的過程,其實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的互動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夯實學生數(shù)學基礎知識,全面提升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果。
4.3 總結評價。翻轉課堂雖然格外強調(diào)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但并不代表教師在教學中無所事事。相反,翻轉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付諸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缺失,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需要教師更加細心、耐心的組織和指導,方能實現(xiàn)好的教學效果。而總結評價,則是肯定學生在學習中的優(yōu)勢,明確學生不足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點撥和指導的過程。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當強化翻轉課堂的總結評價,構建系統(tǒng)化的評價體系,為促使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顛覆,是全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當科學借助翻轉課堂模式,不斷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