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一中學 江西 南昌 330200)
1.1 個性特征。擁有焦慮癥特征的人,往往很容易“草木皆兵”,經常把原本對自己毫無危險的事和人當做對自己有很大威脅的人,進而惶惶不可終日,擁有焦慮癥人格特征的人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進而影響自身的行為,進而產生焦慮,擁有焦慮情緒的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擁有神經質傾向,心理常常會有不安的情緒,遇到挫折或者是困難就很容易驚慌,在碰到考試時,特別是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的考試時,就會產生焦慮,難以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因而很大程度上無法通過考試,再就是,作為人格因素的一種,自卑在激發(fā)學生考試焦慮上也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2 認知評價。.不正確的認知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產生的不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一個人對客觀事物認知與評價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人的行為.如:一些學生在主觀上認定甚至夸大考試的可怕性和對自己構成的威脅,從而恐懼,擔憂以致不能自拔,產生考試焦慮;一些學生隨著心智的逐步成熟,會把考試與個人理想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就可能會產生強烈的反差:一方面對考試期望過高,憧憬著考試獲得成功;另一方面則會出現(xiàn)考試失敗,成績不理想的現(xiàn)實.一旦考試受挫,就會產生羞愧,失落,自卑,自責等復雜情感,使自身的整個心理狀態(tài)失去平衡.此外,中學生對考試的認知評價缺陷還表現(xiàn)在“證明自己”,“擔憂心情”,“過度引申”,“抵觸心理”,“考試準備”,“考試效能”等方面,即將考試作為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個事件;或對考試過程和結果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悲觀態(tài)度,僅根據(jù)一兩次考試的失敗便得出了對自己整個前途的否定結論;對考試存在比較嚴重的抵觸心理,將考試當成一種完全的負性事件;總是擔心考試準備不充分,或者會出現(xiàn)各種意外情況.這些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是導致考試焦慮的“罪魁禍首”,它們是焦慮產生的主要原因。
2.1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茖W合理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活潑的性格,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tài),明確的學習動機以及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正確合理的學習活動上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是促使學生英語考試焦慮得到有效調控的重要心理品質,高中生正處在成長時期,在這個時候,他們的人格擁有巨大的發(fā)展性和一定的穩(wěn)定性,因而,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平時生活和學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進而使得考試焦慮得以調控.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加大力度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與此同時,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適應各種復雜環(huán)境的能力,比如,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加各種學?;蛘呤前嗉壟e辦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完善自我,進而學生慢慢克服某些任何缺陷,進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品質,這些都是調控以及改善學生考試焦慮,讓學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舉措。
2.2 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考試。考試壓力往往是學生錯誤認識考試的結果,因而,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從主觀上幫助學生糾正對考試焦慮和考試之間關系的錯誤認知,應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我評價和自我認識是使得壓力得以產生的關鍵,應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考試只是檢驗考生是否牢固掌握所學知識的手段之一,應客觀認識考試結果,把自己的水平充分發(fā)揮出來就可以了,再就是,不要太過重視考試的結果,考試分數(shù)他不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惟一標準,家庭和學校應恰當估計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學習能力以及所能承受的最大能力,應摒棄過去那種壓力越大學習效果效率越好的錯誤認知,應引領學生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正確估計,讓學生不要設立過高的學習目標,不要太過于重視考試結果,再就是,應引領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期望進行適當調整,讓學生的自我期望符合自身當前的水平,這樣能達到心理壓力得到暫時緩解以及考試焦慮得到有效調控的目的。
結尾語
以上,就是我對高中英語如何在教學中調控考試焦慮提出的幾點我自己的看法。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畢竟不同的環(huán)境和不同的學生都要求我們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積極探索,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方式。最后,教師要意識到,在教學中調控學生的考試焦慮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教師應要有足夠的耐心,相信最終會取得理想的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