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研
(景泰縣正路學區(qū),甘肅 景泰 730400)
核心素養(yǎng)是指那些關鍵的、不可或缺的品質、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信息素養(yǎng)、初步的邏輯思維、平等的合作意識、相對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保持活潑開朗的天性。所謂“本真教育”,就是一種充分尊重教育對象、遵循教育規(guī)律,運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對教育對象進行科學有效的心智開導的教育,即構建一種“面向兒童、基于兒童、指向兒童”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樂學、善學,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對保持學生的童心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解放學生的雙手和大腦,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使他們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學習,在動手動腦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例如,教學“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時,可先讓學生利用鉛筆尖在小尺上1毫米、1毫米地數(shù),接著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著一枚5角硬幣的兩面,然后右手輕輕地將硬幣從左手中抽出,體驗1毫米的長度。在引出“分米”這個長度單位時,可引導學生先思考“1分米有多長?”然后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知1分米的長度,從而加深學生對分米的認識。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多“做”,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起知識的表象,感受數(shù)學的意義和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要方式。教師在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時,要確保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釋放童真,張揚個性,把個性化教學落到實處。
例如,在探尋“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思維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列式計算的幾種方法,再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之間的關系,接著舉例驗證,再合作探究,把特殊的數(shù)學現(xiàn)象推廣到普遍的數(shù)學事實。最后從具體的算式抽象到符號,歸納出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這一過程中,學生經(jīng)歷了“觀察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shù)學學習過程,并從列式、計算、觀察、比較、驗證中理解和掌握了定律,同時他們的個性得到了張揚,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這些新鮮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教師如何把握住新時代的脈搏,借勢而動,搶占先機,不斷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并以此為契機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呢?筆者是這樣做的:可先建立班級QQ群,每天將第二天要上課的微視頻上傳到群里,讓學生在家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進行預習,然后以群論壇的形式開展討論,談收獲與心得。也可以進行解惑,每天以30分鐘至40分鐘為宜。一方面方便家長監(jiān)管,另一方面可統(tǒng)一時間讓學生在虛擬空間里學習探討、各抒己見。這樣,不僅實現(xiàn)了提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相結合,更是引領了在線學習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信息素養(yǎng)和交流能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是推動學生探求真理與獲取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精心創(chuàng)設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故事情境,打造童趣課堂。
例如,在教學“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時,可先播放動畫片《西游記》的片尾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創(chuàng)設“唐僧三徒弟借法寶救師傅”的故事情境。全課由故事貫穿始終,隨著故事的推動,學生群策群力、動腦筋想辦法,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參與度高,在充滿童趣的課堂上知識被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隨著年級的增高及知識的不斷積累,其抽象思維才漸漸萌發(fā)。數(shù)學課堂上的設疑問難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眾所周知,數(shù)學的核心是數(shù)學思維,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需要恰當?shù)牟呗?,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有助于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問題情境,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
例如,在“平均數(shù)”的教學中,教師設疑:兩個組的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成績?nèi)缦拢旱谝唤M6個、8個、10個、4個,第二組5個、9個、6個、6個、5個。哪個組的成績好一些?學生的思維開始碰撞:比總數(shù),不行!因為總人數(shù)不一樣,第一組吃虧了;比單個的個數(shù),也不行!最多與最少的都在第一組……在這樣反復的思維碰撞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fā),學生最終得出結論:“比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既公平又合理,問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