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
(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東郭學校 遼寧 盤山 124100)
《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任務型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突出實踐性和體驗性原則,著眼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變知識性的課堂教學為發(fā)展性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地“動”起來,讓英語教學“活”起來,充分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特征。新課標也倡導課堂上要以教師為主導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直接感受知識,增強自我效能感。那么什么是任務型教學?為什么我們需要提倡任務型教學呢?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任務和交際為核心”的特點成為當今素質教育課堂模式的新選擇,它的注重交流和自主探究特點尤其適合當今社會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成為當今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新選擇。任務型教學法是以任務為核心,強調學生的參與度,它把學習內容和目標轉化為一個個切實可行的小任務,在學生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進而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在實施任務型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圍繞特定的閱讀材料,設計出具體的、適應學生發(fā)展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扮演、匯報等各種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掌握內化閱讀技巧的效果。
2.1 課堂任務設計不合理。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英語教師和學生缺乏對任務型語言教學法的深入了解,沒有有效地將任務型教學與英語閱讀相結合,不能真正發(fā)揮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首先,教師并沒有掌握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知識,而只是接受了技能培訓。由于忽略了基于任務的語言教學方法知識的引入,導致教師不能準確平衡任務時間和知識傳授時間,導致部分教師錯誤地理解了直接獲取知識是沒有用的,而只注重課堂實踐。任務的類型過于單一。
2.2 班級人數(shù)過多。課堂上的學生人數(shù)是目前實施任務型教學方法的主要障礙。中國的課堂班額已經(jīng)嚴重超過了任務型閱讀教學的發(fā)源地。首先,班級學生人數(shù)過多,場景難以控制,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其次,任務型課堂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但由于學生人數(shù)眾多,教師可能沒有辦法照顧到每個學生。這種現(xiàn)象可能導致一些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第三,由于任務型語課堂要求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索和匯報并由教師做出反饋,學生的數(shù)量將導致課堂計劃不能順利進行。
2.3 課時和設備的不足。在實際調查表明,許多普通中學開設英語閱讀課的時間通常為每周1—2次,每次45分鐘。一些學校甚至更少。在任務型課堂中,學生需要參與多個任務完成一個課時的教學計劃,每個任務都需要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最終的結果,然后匯報成果。
3.1 豐富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優(yōu)化課堂任務設計。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深刻地了解任務型教學。首先任務型教學法應被視為教師的培訓的必修課,并舉行相應的考試??荚嚱Y果作為教師職稱評定和獎金的重要參考。
3.2 合理分組。學習小組的建立必須照顧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學生可分為約八組,每組約7人。小組成員的組成應由老師和學生討論的結果來決定。應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個性、性別、溝通技巧以及英語閱讀基礎等。盡量讓每個組“實力相當”,均衡發(fā)展,既可以使組內互補,又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調動每位同學的學習興趣。關于小組成員,我們應該每學期調整1-2次。每個小組都必須確定一名領導人,可小組內部決定小組成員分工。此外,課堂活動中的組長應根據(jù)老師的指示,安排小組成員完成任務。然后實現(xiàn)每個人的參與,同時取得進步。
3.3 有效結合課上時間和課下時間,配備必要教具。任務型語言教學方法不是教師的不斷解釋,而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充分激發(fā)他們對文章的理解,所以傳統(tǒng)的上課時間是比較緊張的。學??梢圆扇∫恍┯行У拇胧﹣磉_到這些目標,結合校本課程如舉辦英語晚會、英語角、英語影視作品欣賞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英語閱讀學習的重要性,這些活動有利于學生鞏固、拓展和深化課堂知識,達到延長英語學習時間的效果。任務型閱讀教學,在設置任務的時候也要相對應的考慮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于缺乏設備,教師應定期一起學習研討。對于一些簡單的教具,老師們可以盡可能地自己做??紤]到課堂時效的問題,學校也應該逐步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
3.4 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模式。評價反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評價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增強學習動機。同時,評價能正確反映教學質量,教師能及時根據(jù)反饋調整教學策略。我們應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強調過程和結果,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tǒng)一。形成性評價的重點是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具體表現(xiàn)。形成性評估強調,“評價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證明,而是改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及時評價反饋,不能僅僅依靠學習成績的評價,要多種評價模式綜合應用。
任務型閱讀活動的教學始終貫徹以學習任務為主線,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教師監(jiān)控、幫助為輔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課堂結構呈現(xiàn)動態(tài)性特征。通過觀察學生的活動與行為,教師需要及時進行教學任務的調整。任務型閱讀的課堂教學活動成功與否要看任務的設計和行為目標的一致性。循環(huán)性的自我評估與教師教學反思,不僅有助于學生認清自身所學與局限也有利于教師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和對本學科教學理論認識的加深,有助于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發(fā)展。最后,不可避免的是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結合自身與學生學習實際以及教材內容調整并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