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軍
(四川省渠縣報恩鄉(xiāng)第一中心學校 四川 渠縣 635200)
1.1 缺乏對小學生興趣的挖掘。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更側(cè)重于小學生的知識學習,包括生字掌握、書寫、朗讀課文、以及作文寫作方面,這些教學內(nèi)容都是從大綱出發(fā),不注重對小學生興趣的挖掘。語文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小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就很難安靜的去看枯燥的文字,所以很多小學生的作文以及閱讀能力特別差。小學生也難以通過語文的學習讓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得到提高。語文還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載體,教師通過講授語文知識,可以讓小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層的理解,如果僅僅只是學習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點,就難以達到這一目的。
1.2 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負責教學內(nèi)容的宣講,整個課堂更像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是被動的傾聽者,難以參與到課堂中,導致小學課堂的互動性比較低,就算偶然有互動,也是以教師為主導進行的,小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教師很難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教學過程中容易照本宣科,很難和實際情況結(jié)合起來,很難引導學生思考,學生難以養(yǎng)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二年級人教版的《找春天》一課,大部分教師只是簡單的進行了《找春天》一課的字詞、語句以及中心思想的講解,很難讓學生去思考書中的春天和實際學生經(jīng)歷的春天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不同,讓學生推及思考夏天、秋天、冬天三季到底是怎么樣的,學生的學習難以和實際結(jié)合起來,比較空洞。
1.3 教學方式缺乏新穎性。教學方式缺乏新穎性,比較單一。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以大綱為準,講求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進度是否達標,至于學生學習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反而不受重視,不能因材施教。每一個小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有個體差異的,在語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化積累都是不同的,教師很難有針對性的施教。所有的學生的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內(nèi)容都是一樣的,這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設(shè)置也不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需求進行的,而是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的。比如有些學生的生字詞積累不夠,難以達到有效的閱讀,對于語文課文也難以理解中心思想,教師忽略學生的這些實際情況,只是為了完成教學進度進行教學,不僅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長此以往,還會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厭學心理[1]。
1.4 教學內(nèi)容缺乏創(chuàng)新性。小學語文課本雖然也一直處于改編中,但是這種改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大部分時候課本內(nèi)容是固定不變的,如果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比較老舊,就會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厭學心理,感覺其枯燥無味,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興趣點,精準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這主要在于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法,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教學,讓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可以加一些互動小游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內(nèi)容陳舊,如果教材沒有變化,有些教師的教案甚至好幾年都沒有任何變化,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學習素材大多來源于課本,不注重拓展學生的思維[2]。
首先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學生對于教學目標的理解一般來源于教師的課堂講解。在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學生的被動位置,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教師應該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而學生才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教師負責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解答疑問,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還應該注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點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小組進行。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難忘的一天》一課時,教師講完課文內(nèi)容后,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討論自己的難忘一天,為什么難忘,最后進行匯總發(fā)言。這種學習模式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語言表達匯總能力。
其次,教師的教學要立足學生的需求。學生的知識來源主要是課堂,所以教師要注重小學語文課堂的發(fā)展,要營造良好、有序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進入到學習中,也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并對其做出回應。課外,應該主動和學生溝通交流,拉近和學生的關(guān)系,積極幫助學生解答學習上的困惑。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氛圍的課堂環(huán)境,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小學語文學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教師在教學過程應該注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以及語文學習的興趣,最終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