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喬可可
周子皓收集的化石
鹽城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六(1)班有一個“小機靈”,他聽課時認真投入,課下跟同學們打成一片,時而冒出的幽默話語讓老師和同學們捧腹大笑。你可能想不到,他還是學校里有名的小古生物學家。他叫周子皓,自稱“集詼諧與嚴肅于一體的學霸一枚”,下面就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吧。
周子皓上幼兒園時,媽媽給他買了很多種圖畫科普書,子皓看的第一本科普書是有關恐龍的書籍。從那時起,小子皓開始對恐龍等古生物產(chǎn)生了好奇。
子皓爸爸曾就讀于南京大學地質專業(yè),經(jīng)常給子皓科普相關專業(yè)知識;媽媽則購買大量古生物圖書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之后,爸爸媽媽還帶子皓參觀了中國古動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上海古生物博物館等場館。在父母的引導下,子皓對古生物的興趣被激發(fā),由一開始的好奇,慢慢轉化成了癡迷,并對古生物實地考察有著強烈的探索欲。只要聽說哪里有野外考察活動,不管是校內(nèi)的還是校外的,他都會想方設法參加。
2017年暑期,四年級的子皓自告奮勇跟著爸爸,來到了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巢湖實習基地,成了隊伍里年齡最小的的科考員。8月份的巢湖,室外溫度高達40℃,子皓全副武裝,興致盎然地跟著南京大學的導師和大哥哥大姐姐們,步行野外,一同“尋寶”。同行的大哥哥大姐姐告訴子皓,古生物學思考和解答的是地球生命發(fā)展演化這樣的高深問題,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作支撐,很容易覺得枯燥乏味,難以堅持。子皓非但不覺得枯燥,反而覺得非常神秘和有趣。那次巢湖之行,子皓流了很多汗,同時也挖掘了很多蕨類植物化石和寒武紀海螺化石,收獲滿滿。每次跟人談起這次探索之行,他都意猶未盡。
子皓自豪地說,科普類圖畫書已經(jīng)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欲,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看專業(yè)的古生物學相關書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爸爸請教。子皓說,他將來最大的愿望就是當一名古生物學家。
山東省萊陽市是“中國恐龍之鄉(xiāng)”,有世界罕見的恐龍化石,以及中國第一具完整恐龍化石遺址。2018年暑假,子皓拉著媽媽來到萊陽參加恐龍研學活動?;顒又校羽┱J真聆聽每一次講解,仔細觀察每一塊化石,儼然一個小小的古生物研究者。
研學活動結束后,子皓和媽媽來到萊陽恐龍地質博物館參觀。在一塊介紹化石的展板前,子皓遇見了一群成年游客,他們正就“化石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問題爭執(zhí)不下。這時,子皓大膽地走上前,簡單自我介紹后,便開始一五一十地講解起來:“動物的遺體在腐爛之前被沉積物覆蓋,經(jīng)幾百萬年的變遷,沉積物變?yōu)閹r石;地殼運動將包含化石的巖石推向地表;日積月累下,巖石被侵蝕和風化,最終化石就出現(xiàn)在地表了?!蹦┝?,還向游客科普:“化石的種類非常多,不僅僅有變成化石的動物骨骼,動物的足跡和糞便也是化石的一種?!庇慰吐牭檬秩肷瘢l頻點頭稱許。
這一幕,被站在一旁的館長看在了眼里,他不禁為眼前這個少年身上所蘊藏的知識量以及表達能力所驚嘆。2019年暑假,萊陽博物館舉辦“城市手拉手”夏令營活動,該館長特意邀請子皓擔任講解員,子皓如約前往。
這之后,子皓還收到了遼寧省朝陽市古生物博物館的信函,邀請他參加2020年化石研學活動?!斑€有1年時間,我早已迫不及待了。”目前,子皓正在為明年的活動積極準備著。
子皓家里有一個小陳列室,專門陳列著子皓每次野外科考積累的化石標本,包括鯊魚牙化石、螺殼化石、植物化石等,數(shù)量多達50多件。這些大多是他親手采集的,每一件,子皓都視若珍寶。
子皓還專門查閱資料,學習保存化石的方法,并將采集來的化石一一制作成標本。
“制作化石標本可不簡單,首先要用細軟毛刷仔細清洗干凈,再涂上特用化學藥劑以防氧化,最后風干入框。每一步都需要非常小心謹慎。”他準備將這些化石標本集中起來,在學校里做個小展覽。他還打算把其中一些化石標本捐獻給學校,讓更多同學參觀學習。
這個喜歡化石和考古,喜歡讀書和實踐的男孩,注定是一個敢于挑戰(zhàn)的男孩,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