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梅 代雨欣
現(xiàn)階段,我國國民的飲食與生活都較不規(guī)律,加之受攝入高蛋白及高脂肪食物、長期吸煙以及酗酒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罹患胰腺癌的病患顯著增加[1]。因胰腺癌的危害性比較大,能夠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雙重損害,并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在臨床治療中,要增強患者早期治療的力度,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另外,護理作為醫(y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對確保臨床療效、改善預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顯著作用[3]。故,護士還應為胰腺癌患者找尋一種科學高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而全面的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本文選取66 例胰腺癌患者進行研究,調查采用護理干預措施緩解胰腺癌患者的焦慮情緒的情況,將實驗結果匯報如下:
選擇研究時間為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研究對象為本院接診的66 例胰腺癌患者。入院后按照護理干預方式不同平均分為研究和對照兩組(n=33)。當中,研究組的男女性比例為18:15,年齡介于23~80 歲之間,平均(54.26±4.18)歲;對照組的男女性比例為17:16,患者年齡為介于22~7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87±4.68)歲。本文所選研究對象均符合胰腺癌診斷標準,且患者的病歷信息詳細、完整。同時患者治療依從性較高,可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本文研究經(jīng)研究對象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另本文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將兩組獨立樣本的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分析,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治療以及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內容有:將疾病知識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為患者合理規(guī)劃飲食,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處理患者的異常狀況等。研究組加用護理干預措施,詳細如下:(1)和患者溝通,充分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并鼓勵患者將心中的不良情緒宣泄出來,以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且根據(jù)患者情緒之間的差異結合患者的性格特點,護理人員應選擇科學高效的人性化的心理護理計劃,依據(jù)患者性格特點予以實施,確?;颊叩慕箲]不安的情緒得到疏解。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采取有效措施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削弱患者的不良情緒,即可以采用音樂療法、深呼吸等治療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緒。(2)借助視頻、文字和圖片等方式,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詳細講解胰腺癌疾病相關知識點,提升患者對于該種疾病的認知度,相關知識點包含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危害性、發(fā)病機制等內容,同時還要講解病因、診斷結果、飲食注意事項及有效治療措施等內容,及時為患者解答疑惑,消除患者心中的疑慮,讓患者能夠安心接受治療。邀請專家為患者講座,通過專家的專業(yè)知識為患者答疑解惑,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于健康知識的認知程度,進而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促使患者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照顧,促進患者康復。(3)將腹式呼吸的方法教給患者,讓患者在節(jié)奏歡快亦或者是緩慢的音樂下靜坐,對于女性患者,可鼓勵其做適量的健身操以及瑜伽等,使其能夠處于一種身心平靜的狀態(tài)之中。指導患者通過幻想機體中的癌細胞正在消失的方式,予以其足夠的心理暗示,以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治療配合度。(4)仔細詢問患者的疼痛情況,準確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然后再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疼痛干預措施。若疼痛較輕,可讓患者做深呼吸運動,聆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和親友聊天等,以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感。若疼痛較重,可在臨床醫(yī)師的指導下對患者施以鎮(zhèn)痛藥物治療。(5)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了解,幫助患者家屬照顧患者,促使患者家屬積極地關懷患者照顧患者。患者家屬要經(jīng)常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得患者得到精心照顧,運用情感護理干預方式,為患者進行有效護理,讓患者得到情感支持,增強患者治療的自信心。
本文研究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所有研究對象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加以評估,評估標準為:若評分≥70 分,提示重度焦慮;若評分介于60~69 分之間,提示中度焦慮;若評分介于50~59 分之間,提示輕度焦慮;若評分<50分,提示無焦慮情緒。評分越高,提示焦慮情緒越嚴重[4]。
本文對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服務滿意程度進行調查的方式為問卷調查的形式。此護理滿意程度調查問卷為醫(y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內容包含:護士的操作技術、護患溝通情況、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健康教育等。滿分為100 份,共計分為3 個標準:小于60分視為不滿意;介于60~89 分之間視為一般滿意;大于等于90分視為比較滿意。患者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本文數(shù)據(jù)全部納入Excel 表格中整理,且納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 中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焦慮情緒評分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干預前的焦慮情緒評分為(53.16±2.87)分,同對照組(53.49±2.36)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的焦慮情緒評分為(37.02±2.94)分,比對照組的(46.15±1.92)分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情緒評分的對比分析表(分,± s)
表1 兩組焦慮情緒評分的對比分析表(分,± s)
經(jīng)問卷調查后,研究組臨床護理服務滿意例數(shù)為32 例,占比為96.97%,對照組臨床護理服務滿意例數(shù)為27 例,占比為81.82%,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胰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能夠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若病情進展期晚期,亦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5]。因患者在發(fā)病后受疾病的折磨,使得其比較容易產生焦慮等異常情緒,而這些情緒的產生除了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外,還會對其治療效果造成不利影響,使得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降低[6]。故,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做好心理護理工作,進而提升患者的治療自信心,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
表2 兩組問卷調查結果的對比分析表 [例(%)]
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采用護理干預新型護理干預方式,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護理理念,圍繞患者展開科學高效的護理干預方式,以在最大限度上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讓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從而有助于提高患者參與各項醫(yī)療服務的積極性[7-8]。通過做好疾病的宣教工作,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患者對于胰腺癌疾病的認知力,促使患者積極地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增強患者治療自信心,提高患者治療效果[9]。對患者家屬進行思想教育,能夠改變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讓家屬也能參與到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當中,從而確保了醫(yī)療服務的順利開展,并有助于減少護理糾紛[10]。
楊蓉等[11]的研究中,對100 例胰腺癌患者都進行了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并對其中的50 例患者加用了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干預后的焦慮評分為(38.22±1.66)分,比常規(guī)組的(45.35±2.10)分低。表明,通過運用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緩解胰腺癌病患者的焦慮情緒。此研究中,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焦慮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和楊蓉等的研究結果相似。另外,研究組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提示護理干預對緩解胰腺癌患者焦慮情緒有著顯著意義,同時對患者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提高有著顯著作用。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與患者進行密切的溝通交流,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心理焦慮不安、煩躁的情緒等,并且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緒;將疾病相關知識通過視頻、文字和圖片等方式向患者作出介紹,同時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力度,可有效提升其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并有助于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識[12]。
綜上所述,于胰腺癌患者接受對癥治療的過程當中,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能夠有效緩解其焦慮情緒,改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