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建明
關于“導”,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導,導引也。從寸道聲?!痹甘衷陬^前于路上引領之意,后直指引領、帶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導”,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更是一種工作藝術。領導干部作為一個單位、部門或地區(qū)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肩負著振興一方、穩(wěn)定一方和發(fā)展一方的重任,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要想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就必須善用“導”的藝術,做足“導”的文章。
要運籌帷幄做編導。社會是個舞臺,開展一項工作與拍一部電視劇有許多相似之處,都需要編導認真構思,精心策劃,選好演員,配好角色,否則就會因一著不慎而滿盤皆輸。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在組織和實施領導活動的過程中,要做一名稱職的編導,既要善于運籌帷幄出主意,能夠站在全局高度,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善用戰(zhàn)略眼光和戰(zhàn)略思維,科學判斷形勢,超前謀劃思路,不斷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也要善于調(diào)兵遣將用干部,堅持事業(yè)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根據(jù)干部的能力、特點和專長分配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確保每名干部都能夠各得其位、各盡其職、各施其能、各展其才。
要率先垂范當先導。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庇衷疲骸奥杉鹤阋苑?,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边@些膾炙人口的名言無不充分說明了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重要性。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shù)”,因為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影響力,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僅關系到自身形象,而且還直接影響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決定著人民群眾對黨的態(tài)度。因此,領導干部只有自己站得端、行得正,時時以身作則,事事率先垂范,處處嚴于律己,帶頭講政治、強本領、抓落實、攻難關和優(yōu)作風,才能形成一種人格魅力,讓人心悅誠服、上行下效,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典型的示范、引導、帶動和促進作用,從而帶動整個隊伍保持風清、氣正、勁足。
要授人以漁常指導。領導干部身處領導崗位,肩負重要職責,相比普通干部而言,把握大政方針更準確,工作經(jīng)驗更豐富,考慮問題更全面,經(jīng)常性地對下屬和基層進行工作指導就顯得尤為必要,這既是對個人履職盡責的客觀要求,也是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手段?!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被鶎庸ぷ髑ь^萬緒、紛繁復雜,需要落實的工作任務很多,那么,要想在紛繁中找出重點、理出頭緒,領導干部就要憑借自己的領導職能和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結合下屬和基層實際,加大指導力度,講究指導藝術,幫助其想辦法、出主意,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這樣才能導之有方、導之有效,推動各項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要善聽民意重疏導。毋庸諱言,人們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一旦問題和矛盾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難免就會發(fā)些牢騷,以宣泄心中不滿,這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透過牢騷,往往可以聽到真實的民情民意和原汁原味的批評指責。古人云:“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弊鳛轭I導干部,一定要廣開言路,博納群言,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讓群眾暢所欲言,并善于從中去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準確把握不同群眾的思想脈搏,然后再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地開展工作,幫助群眾實事求是地認識和分析問題,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隔閡、凝聚共識、統(tǒng)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