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霞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講過一個小故事:朝廷命官劉廷式本為農(nóng)家子。鄰居家老翁很貧窮,有一女兒與劉廷式約為婚姻。后離別多年,劉廷式讀書考中進士科,回鄉(xiāng)里尋訪鄰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兒也因病而雙目失明,家中極為困苦饑貧。劉廷式托人到鄰家重申以前的婚約,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有疾病推辭,且以為靠傭耕為生的人家,不敢與士大夫通婚姻。劉廷式堅持不退婚,他認為先前與老人有約定,怎么能因為老人去世、女兒有疾病就違背婚約呢?最終劉廷式還是與盲女成了婚。婚后夫妻關系極為和睦,生了幾個孩子。后來劉廷式曾因過錯而小有貶謫,監(jiān)司本欲罷其官,因贊賞他的美德行事,遂寬免了他。后來劉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宮而妻子去世,他哭得很哀傷。蘇軾極為欣賞他的行義,曾專門撰文給以表彰。蘇軾所贊賞的,當是劉廷式重情義、守誠信的品行。
千百年來,誠信被中華民族視為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修養(yǎng),形成了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誠信觀。傳統(tǒng)文化中,“信”屬于“仁”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也是儒家傳統(tǒng)倫理之一?!靶拧睂?、對個人都極為重要。《左傳》中說,“信,國之寶也”。的確,信用是國家的重寶。
春秋戰(zhàn)國時,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在都城南門外,立木為信,取得了變法的成功。也是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周幽王為博取寵妃褒姒的紅顏一笑,導演了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鬧劇。一個“立木取信”,用一諾千金強大了一個國家;一個帝王無信,游戲政令,結果自取其辱,身死國亡??梢?,“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對“信”也非常重視。在《論語》中,“信”出現(xiàn)了幾十次,涉及了做人、交友、社會、取人、治國諸方面的倫理范疇。他認為信是人立身處世的基點?!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痹谶@里,“信”的含義有兩層:一是信任,取得別人的信任,二是對人要講信用。我們生活在社會群體中,與人相處,得到別人的信任十分重要。信任又是相互的,要得到別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講信用,許多歷史事件也證明了孔子的這個關于“信”的言論觀點。自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在“信”之上又有發(fā)展,把信與誠相連,稱為“誠信”?!睹献印るx婁上》說:“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泵献訌奶斓勒\信來進一步說明人必須誠信的道理。誠,是“實”,就是真實、實在,沒有虛假。天道,是自然之道。自然萬物的繁衍生息,都是真實、實在的,沒有絲毫虛妄,人也應該如此:誠實可信,不講假話,不欺騙,不作弊。天無信,四時失序;人無信,行止不立。人若志誠守信,乃立身成名之本?!抖Y記·大學》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真誠實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學家陸九淵也說:“慎獨即不自欺。”即使在閑居獨處時,自己的行為仍要謹慎不茍且,不可以自欺。戒欺是誠信的重要準則之一。誠信是君子之本,是中華民族固有的精神財富。在中國特有的文化瑰寶——成語中,就有不少與誠信有關的詞句,如:“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在古代,九鼎、千金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征,古人把信守“一言”“一諾”與此二者相提并論,可見我們民族對誠信的重視。除此,還有很多的民間俗語也都說出了誠信的重要,比如“人無信不立”“火心要空,人心要實”……都在告誡人們,在任何情況下,誠信都不可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