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jīng)》到《楚辭》,從唐詩到宋詞,總有一首是陪你從牙牙學(xué)語到長大成人。人成長的過程很快,也很漫長,有許多我們曾經(jīng)不懂,但被勒令要記要考的句子,到許多年以后我們懂了,卻不需要向誰回答這個問題了。
你們有沒有這樣很喜歡的一篇或是一句詩詞,它是從課本中,或者課外哪里讀到的?為什么會喜歡它?
微雨
讀書那會兒,課本上的詩詞應(yīng)該沒一個是我喜歡的,因為那時都跟著老師搖頭晃腦地讀啊~全班一起大聲地讀啊~什么優(yōu)美的旋律韻律都體會不到,甚至在畢業(yè)好幾年后,看到微博上那些發(fā)問“你最喜歡的詩詞”,都不太敢說什么“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而是揀著什么“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這種來說,就為了顯得自己沒那么“土”。其實“土”啥呢,我后來翻過網(wǎng)上所有不知名的詩集,再沒有讀到過比“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更恣意灑脫的心境了。
不過當(dāng)時喜歡的詩,還真有一首,就是李商隱的《無題》,起源于那時喜歡看一部動畫,叫《中華小子》,里面一個風(fēng)流多情的主角為了向一個姑娘告白,寫酸詩就寫了這兩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焙髞砦曳榧依锏脑娂?,終于找到這首詩的全文,并迅速地背了下來,記憶深刻到如今。由此可見,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
往南丶往北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因為這句話,我選了自己的專業(yè)。
微雨:能從喜歡的詩詞中找到未來發(fā)展的方向真的很棒!
清寒很忙゜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大概是因為四句三個黃鶴,幼時覺得好記順口便最喜歡,后來長大經(jīng)歷許多別離,才知道有遇到就一定會有分開,有的人離開了便再也不會回來,也終于讀懂了詩人連看白云都覺得獨自度過千載的那種孤寂之感。
微雨:有人說越長大越孤單,可能就是因為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別離吧。長大的我們不像小時候,有很多的精力用在交朋友上,通常一起長大的朋友,到了某個時間點便會離開我們,但這是相互的選擇,因為人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xiàn),就是能直面自己的孤獨。
步月
我同微雨一樣,最喜歡的詩是李白的《將進(jìn)酒》。那個時候仿佛陷入人生低谷,很多事情也想不開。開始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然后那天偶然重新看到了李白的《將進(jìn)酒》,讀完后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連李白這樣的天才都有抑郁的事情,我又有什么跨不過去的坎呢。最后幾句,那種酣暢淋漓之感,真的有一種把全身的郁氣都傾瀉在外的感覺。
微雨:是呀,古時才子詩人,多是郁郁不得志,用詩文以寄托情感,才留下了許多千古名篇。不平之事古往今來都有,我們讀古人的詩詞,也受他們精神的感染,也許做不到像李白一樣“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但我們學(xué)他灑脫的胸懷,只要肯從頭再來,就沒什么跨不過去的坎,加油!
聽雪落云歌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當(dāng)年在課本中一眼就看見了這句詩。
后來一個人在外地求學(xué),每當(dāng)節(jié)假日不能回家的時候,總會莫名想起這句詩,深有感觸,特別特別的想家,想念親人、朋友。
微雨:不管是在古時還是現(xiàn)代,一個人背井離鄉(xiāng),總是需要莫大勇氣的。從我們祖輩起就根深蒂固的“落葉歸根”思想,代表著我們對故土、對親人的眷念。你在遠(yuǎn)方思念親人時,親人肯定也在遠(yuǎn)方思念你。但你不要感傷,因為這樣的你,真的很勇敢很勇敢。
心心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作為養(yǎng)成系的粉絲,縱然記憶里有很多溫柔的觸點,可是最令我驕傲的,永遠(yuǎn)是養(yǎng)成的瞬間。他們現(xiàn)在到達(dá)了榮光之處,我只盼望他們走得更遠(yuǎn),更順利。
所有的孩子,都會在成長的路上繼續(xù)奔跑。少年們加油(? ·?_·?)?
微雨:哈哈哈,這大概是每個媽媽粉的想法了,為孩子們操碎了心,這句詩用在這里真的莫名貼切。不要再往回看啦,往前走,走到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你們的地方!
億萬斯年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初中的時候開始喜歡閱讀,然后慢慢從課本里了解到《詩經(jīng)》,后來找了很久,終于在書店找到了我很喜歡的一版。高三那年枯燥難挨的時光印象里最深的除了書本試卷就是《詩經(jīng)》了。因為我總是會在疲乏難受學(xué)不動的時候把《詩經(jīng)》拿出來一篇篇地細(xì)讀下去。有一天就突然看到了《淇澳》篇,開頭那句“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真的是記了很多年。淇水彎彎,綠竹連片,讀在嘴里畫面就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感覺溫柔美好令人心曠神怡。就這樣記了很多年。
微雨:《詩經(jīng)》真的很美!兼顧韻律美和畫面美,是我心目中最不枯燥的詩歌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