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zhèn)?/p>
一、校本選修以及評價策略的定義
1.校本選修課程的定義
校本選修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也稱“學校本位課程”或“學校自編課程”。簡單地說,校本課程就是根據學校的校情、學情實際由學生所在學校的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當然,校本課程內涵豐富,可以泛指一種課程體系,也可以指教師開發(fā)的某一門課程。高中英語校本選修課程作為校本選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國家英語課程設置的有力補充,對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2.評價策略
評價策略指的是從特定的目的出發(fā),根據一定的標準,通過特定的程序對已經完成或正在從事的工作(或學習)進行檢測,找出反映工作(或學習)進程的質量或成果的水平的資料或數據,從而對工作(或學習)的質量或成果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斷。高中英語校本選修的評價策略對整個高中英語校本選修的實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高中英語校本選修以及評價的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教育的目標是把“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英語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重點學科之一,校本選修能有效補充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學科知識,培養(yǎng)英語綜合素養(yǎng)。開設有效的英語選修課是高中英語教學必然要思考的問題。高中英語校本選修以及相應的評價策略同樣扮演著重要作用。
1989 年,顧巴和林肯出版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的專著,提出了“教育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評價對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重視評價結果使用和推廣等評價后續(xù)過程的觀點以及尊重評價對象的人格、尊嚴和隱私”等觀點,同時提出高效的學習評價模式應當以學生為評價中心,以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等作為考核的主要基準,并認為民主、科學的評價模式相較于傳統(tǒng)評價模式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主動參與評價過程更有助于培養(yǎng)其自我糾錯、自我了解、自我反思等行為習慣,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上述專著內容的重點思想與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有相契合之處,高中英語選修模塊學業(yè)評價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評價思想為指導,將單一的考試考核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的綜合性考核,學生的知識能力、進步過程、學習過程方法、學習態(tài)度和對學科價值的理解等,都成為了考核評價的重點內容。結合高中英語選修模塊教學的教育特征可知,其教學重點應當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力與核心素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的理解與包容性、對待英語學科重難點問題的思考方式與學習態(tài)度、英語知識技能的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終身學習英語知識與英語信息的良好行為習慣、面對多種學習內容的自主學習策略等,是高中英語學科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要求,也是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考察方向,本課題也旨在通過評價策略的研究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當前高中英語校本選修評價存在的問題
當前,很多學校的英語校本選修都開展得轟轟烈烈。但是與轟轟烈烈的形式相對應的是,缺乏足夠科學和易于操作型的配套評價機制和體系,很多學校高中英語校本選修到最后大多流于形式,甚至“只見其聲,不見其人”。我國現行的高中英語選修課程評價,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標準流于表面
受教學時間與教育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選修課程的作用未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英語選修課程的評價標準尚未完善,長久以來都套用必修課程評價標準,未能考慮到選修課與必修課的不同特點,評價標準流于表面。
2.評價模式趨于單一
現代化的選修課程評價主體應當以學生為核心,評價活動需集合學生學校、教師、家長等多個參與方交互展開,但當前教學評價中仍存在忽略學生主體地位、忽視學生多元價值的情況,重點突出傳統(tǒng)考試測驗,將學生的實際能力通過考試能力量化評價。單一的評價模式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無法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
3.評價內容過于繁瑣
選修課的定位是補充和完善必修課程的知識內容,拓展學生學習范圍,培養(yǎng)學生個性,但其自身較為復雜的特征也會導致評價內容過于繁瑣的問題,選修課程的重點不明確會導致實際評價過程中的環(huán)節(jié)冗余,如將學生主動提問次數、課程出勤率等作為評價內容等,出發(fā)點是為了考察學生綜合能力,但過度細分的評價內容會加大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會將學生束縛在框架內,學生容易陷入半強迫式考核,對學生的能力考核反而是不利的。
4.評價結果不夠科學
傳統(tǒng)評價仍然在部分學校和教師教學中占據一定地位,選修課程評價也很容易沿襲傳統(tǒng)以學業(yè)成績?yōu)榭己藰藴实乃滋?,對學生參與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等缺乏重視,導致評價結果的單一性,不能實現新課改對評價結果科學化、多元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祁小榮.美國高中英語選修課程發(fā)展的經驗與借鑒[D].浙江師范大學,2013.
[2]索敏.高中英語選修課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3]宋海霞.普通高中英語選修課實施的現狀研究[D].2011.
[4]黃維強.開設高中英語校本選修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3(28):47-50.
[5]蔡曉紅.高中英語選修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22):79-80.
[6]張生昇.高中英語選修課教學[J].海外英語,2013(24):34-35.
[7]魏軍彥.高中英語選修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3(10):82-83.
[8]張生昇高中英語選修課教學[J].海外英語,2013(24):34-35.
[9]張成年.普通高中開設英語選修課的探索和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重慶市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