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航
《白鹿原》的第一章里,有一段白嘉軒的心理敘述:“父親的死亡是他平生經(jīng)見的第一個由陽世轉(zhuǎn)入陰世的人。他的死亡給他留下了永久性的記憶,那種記憶非但不因年深日久而暗淡而磨滅,反像一塊銅鏡因不斷地擦拭而更明光可鑒?!?/p>
重翻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自己用藍(lán)墨水寫下一行小字:“死亡在正視中永遠(yuǎn)愈發(fā)明晰?!?/p>
之前閱讀時標(biāo)注的心得,現(xiàn)在看來卻不免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嫌。我又何曾真真切切地正視過血淋淋的死亡呢,便強作一位“哲學(xué)家”了。
唯一所見的“從陽世轉(zhuǎn)入陰世”,就是外公的離世吧。童年時,有一次留宿外婆家。那晚我沒有閉眼,豎起耳朵,仔細(xì)地聆聽著外公那張床上他孱弱的呼吸和又細(xì)又長的咳嗽聲。身邊外婆的鼾聲都被我屏蔽了,我的世界只剩下那咳嗽和呼吸。
那一刻,我如此貼近外公,他的呼吸極弱,卻能聲聲入耳。每次輕微呼吸的間隔,都仿佛要把他從我身邊抽離。我不敢閉眼,而是一次次地確認(rèn),確認(rèn),再確認(rèn)。直到另外一個聲音響起。
一直讓我納悶的是我為什么會對那聲音印象深刻——外公起床解手的聲音。那一刻,我終于感受到外公的存在了。
“存在”是一個多美好的詞語,生命的存在多么美麗而艱辛。年幼的我雖然不懂得思考這個美好到令人心痛的謎題,卻擁有獨屬于這個年齡的、超凡的敏感度。
孩童的眼睛,似乎格外喜愛探尋這樣的命題。外婆收養(yǎng)過流浪貓,時常把流浪貓養(yǎng)得白白胖胖,其中的一只,一身毛如雪般的白,最討我喜歡。有一天到了飯點,白貓出乎意料沒有回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我終于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問:“外婆,我們的貓去哪兒了?”
外婆:“不在了?!?/p>
“去哪兒?”
“就是不在了呀!”
我不再追問,外婆也不再回答。隱隱約約,我聽到她的嘀咕聲,“唔……吃貓肉的太缺德了?!?/p>
是何物能如此生殺予奪,殘忍地將一個可愛的生命從人世間抽離?
所以,“不在”到底是什么呢?
是看不見,摸不著,徒留某些殘損的片段于親者的夢中嗎?那我們又能竭力抓住什么,才能讓我們存在的印記停留得久一些?
在《一個人的朝圣》中,Harold Fry因一封信而擁有了新的人生支柱與夢想,但我很難想象我們垂垂老矣之時,我又能擁有幾分這樣的運氣?或許,我只能緊緊地?fù)ё阎械暮⑼?,就像多年前我的外公、外婆抱住我一般。這新生的一代便是老人的夢想,他們是來自太陽底下的,來自葳蕤新生的源泉和力量。以深深的擁抱和沉重的力量,近乎寬慰般地告訴自己,我仍存在,我的生命依然容光煥發(fā),生命之燈依然亮堂堂。
我總是耽于思考“不在”與“存在”的區(qū)別,卻未曾想過萬物皆有靈性,賦予意義的主動權(quán)并不在你我手中。在這個明媚的世間,我們既是講述者,亦是傾聽者,我們的行跡早已被悄悄埋藏?;蛟S是在一碗軟糯的紅豆沙中,抑或藏身于冬青樹的枝椏,化身成聲聲近且遠(yuǎn)的呢喃。又何苦不合時宜地揭穿生活殘忍的真相,固執(zhí)己見地存留某種存在的證明?無需提心吊膽地確證,終究鑄成對存在最大的“失敬”,只需,帶著你的心與手,走進(jìn)迎面而來的微風(fēng)中吧——
下一陣風(fēng)起時,撥通那串等待聯(lián)系的號碼,已然,彌足珍貴,赤誠美好。
(編輯:王瑩)
評點:李鳳成
文章由《白鹿原》中的一段心理描述切入,自然引出對于死亡與存在的思考,而作者思考的落腳點是在對“存在”產(chǎn)生的感悟上——不必固執(zhí)己見地存留某種存在的證明,用心、認(rèn)真地生活即是對“存在”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