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孔柱
說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么?但要學(xué)會好好說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我就遇到過這么三個人。
第一位是個“話嘮”。話特別多,特別能講、特別喜歡講。朋友們都說他表達(dá)欲特別強(qiáng)。特別是在一些公共場合,在大庭廣眾面前,話嘮就更來勁了,旁若無人,滔滔不絕,沒完沒了。若好好講,一字一句講,正正規(guī)規(guī)講,那講就講唄??伤麉s搖頭晃腦,手舞足蹈,一嘴湯圓,囫圇吞棗。時不時夾雜一些晦澀怪癖的字、詞、句,叫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講到興奮處,話嘮還喜歡背誦一段古文古詩,什么之乎者也、來兮去兮,人家聽得一愣一愣的,伸長脖子聽卻怎么也不甚明白。愈如此,話嘮就愈得意,以為自己講得多么精彩。
后來,有朋友當(dāng)面懟他:你能不能好好講話,起碼要讓人家聽得懂、聽得清、聽得明白。懟得話嘮一臉慚愧,打那以后改了許多。
第二位是個“杠人”。杠人喜歡與人抬杠,爭高論低,強(qiáng)詞奪理。比如你說要好好讀書、多讀書,他卻說讀書要分清好壞,好書有益,壞書有害。你說娛樂界有陰陽合同、偷稅漏稅,他卻說那也不能把娛樂界說得一團(tuán)漆黑,正像有一個作家抄襲,你不能說整個作家隊伍都會抄襲。杠人這些“理論”,聽起來言之有理,實際上多是偷換概念。
后來有人告誡他,要好好說話,是什么問題就講什么問題,直接講清問題就行了,不要人家說這個你說那個,更不要鉆牛角尖,把人往溝里帶。據(jù)說杠人后來自學(xué)修辭邏輯,與人交談大有改進(jìn)。
第三位是個“牛人”。牛人自稱“孺子?!保ι磉吶苏f,我是你們的服務(wù)人,做不到的地方請批評。這話聽起來很謙卑,然而一到正規(guī)場合或坐在臺上,牛人講起話來就牛了,有時還擺個譜,派頭十足,頤指氣使,完全是一種教訓(xùn)人、命令人的口氣。
人們便在背后議論,有話好好說嘛,為什么不能以商量的口氣、平等的態(tài)度對人說話呢?這些議論后來傳到牛人的耳朵里,對牛人震動很大,從此說話不再那么裝腔作勢、盛氣凌人了。
好好說話不僅與一個人的脾氣性格、文化水平有關(guān),更與個人修養(yǎng)、文明程度有關(guān)。簡單來說,好好說話其實同好好做人一樣,道理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