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
垃圾分類第一站:為何要急著進行垃圾分類?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標識著“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戰(zhàn)打響。戰(zhàn)役由上海首先拉開戰(zhàn)線,北京、廣州、南寧等45個城市緊隨其后。條例一實施就“逼瘋了”很多上海人,嫌麻煩、不適應、太復雜,各種抱怨吐槽甚囂其上,許多人說:“垃圾分類沒錯,但是不應該急于一時。”真的不急嗎?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垃圾生產(chǎn)大國,全國生活垃圾年產(chǎn)量高達4億噸,且每年以約8%的速度遞增。如果一個星期沒有送垃圾到填埋場,所有的街道都會被垃圾填滿。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下面有將近100米,也就是30多層樓厚的垃圾,2007年到現(xiàn)在,那里已經(jīng)填埋了1700多萬噸垃圾。
這些垃圾需要多久時間降解呢?蘋果核的降解時間為2周,厚重的羊毛衣物為5年,易拉罐為200年,塑料制品為1000年,玻璃瓶達到了驚人的200萬年……垃圾填埋場的工作人員凌晨2點起床,3點鐘就上班了,365天不放假,處理填滿垃圾的速度依舊趕不及垃圾生產(chǎn)的速度。2010年,導演王久良拍了一部震驚世界的記錄片——《垃圾圍城》,這部紀錄片里,光鮮亮麗的北京被周圍大大小小的垃圾場包圍著,這些垃圾場組成了北京的“七環(huán)”。此外,土地、水資源的污染情況亦同樣觸目驚心。
人類曾經(jīng)面臨很多選擇,在經(jīng)濟和自然之間,精明的人類選擇了當下的舒適便捷,選擇了對自然視而不見。海洋探險家Robert Swan曾說,“對我們的地球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相信會有別人來拯救它?!?/p>
實施垃圾分類是希望通過科學的垃圾處理方式,將垃圾污染、水源污染、空氣污染降到最低,垃圾分類是一項全民行動,更是一場艱苦的“戰(zhàn)爭”,不要再等誰來拯救地球了,還是自己行動起來吧!
《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發(fā)表的一項最新科學研究顯示:塑料已經(jīng)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地球上已經(jīng)不存在未受過塑料污染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了。
每年都有7萬到10萬名游客涌向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當他們離開時會留下糞便及數(shù)不清的垃圾。僅2018年,西藏自治區(qū)清理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就達8.4噸,清理海拔5200米以下的垃圾更是高達335噸。
維也納大學研究員指出,目前估計全球一半以上的人,體內(nèi)都含有塑料微粒?!按篝~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淤泥是微生物聚集的地方。環(huán)環(huán)相扣下,不光是魚類,還有龜類、鯨類、鳥類等200多個物種,都不同程度地攝食了塑料微粒。從被我們隨手丟棄,到再次回到我們肚子里,塑料沿著生物鏈完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huán)。
廣東省東莞市遠豐村自1995年起,村后就豎立著一座垃圾山。劇毒的腐爛物和臟水滲透到地下,污染人們生活飲用的水源,村里的人都逃不開垃圾毒物對身體的侵蝕……于是,這個僅有400人的村莊,因在10年間有許多村民患癌癥死亡,而被包括央視在內(nèi)的眾多媒體冠名“癌癥村”。
一群瘦骨嶙峋的北極熊來到同一個垃圾場,尋找食物。北極熊并非群居動物,這樣一群聚在一起覓食,意味著他們在大自然里真的找不到任何食物了!北極熊即將成為傳說。
斯瓦爾巴德群島距離歐洲大陸數(shù)百千米,是一個人跡罕至的避世小島,這里修建了保存人類希望的“末日種子庫”,但依舊逃不過環(huán)境污染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