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形象”詩人伍禾

2019-11-15 03:04:57裴高才
長江叢刊 2019年5期
關鍵詞:胡風形象化形象

■裴高才

湖北黃陂自古以來是詩歌之鄉(xiāng)。黃陂武湖則因“武”得名,因“文”添彩。歷史上的武湖,原名黃漢湖,南通長江,北連灄水,煙波浩渺,是演練水軍的理想之所。據(jù)《廣輿》記載:東漢江夏太守黃祖常率領水軍到該湖中操練,遂將黃漢湖更名為演武湖。久而久之,人們就干脆叫它武湖了。

到了唐代,武湖又成了聞名遐邇的“文”湖。當年從邊塞回故鄉(xiāng)的河南才子崔顥,路過漢陽,小船停在黃鶴樓下,他乘興登樓,四面遙望,先看見了漢陽樹,又看見了“煙波灣”(武湖煙漲),不免一陣鄉(xiāng)愁涌上心來。于是,信手拈來《黃鶴樓》一律,表達了“煙波江上使人愁”的無限情思。這里的“煙波江”就是今天的武湖農(nóng)場。

也許是“文”湖的熏陶,1913年11月,當代詩人伍禾就出生于武湖沙口樓子墩。伍禾乃書香世家,其祖上曾出過胡瑞瀾、胡孚宸(字公度)兩位翰林。

胡瑞瀾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因任浙江學政時,以欽差銜審理“楊乃武與小白菜案”而名噪一時;胡孚宸乃光緒二年(1877年)進士,曾任監(jiān)察御史、廣西鄉(xiāng)試正考官。因在戊戌變法中上書《書局有益人才請飭籌設以裨時局》,被光緒采納而載入史冊。

伍禾的祖父也是前清的舉人,父親胡文叔飽讀詩書,既是一位遠近聞名的中醫(yī)師,也是中共早期領導人蕭楚女的好友。伍禾出生后父親給他取名胡德輝,意即德才兼?zhèn)?、交相輝映。

童年時,伍禾家道中落,僅靠父親在鄉(xiāng)間行醫(yī)維持生計。1933年,伍禾考入湖北省立師范學校。此時,正值戰(zhàn)火紛飛,為了避免戰(zhàn)難,胡文叔帶著全家人一起從黃陂武湖遷至武漢,借居在一個親戚家。親戚家的后門正對著盧家的前門,伍禾與盧家青年盧華北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常在一起交游。而在美專念書的盧華北又跟同學聶菊蓀莫逆于心。

于是,三個青年總是結(jié)伴而行,不是在盧家,就是在聶家。聶菊蓀有一個八九歲的妹妹聶碧蓮。在兄弟姐妹中,碧蓮跟二哥菊蓀最為親厚,每次,二哥在家招待一眾好友時,她總是在旁邊靜靜地傾聽他們高談闊論。

青春的熱血總在沸騰、燃燒。自幼就喜歡吟詩對句的伍禾,進入師范學校后受左翼文藝的影響,就與好友聶菊蓀、葉品林、盧華北一起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并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小碧蓮對伍禾更為仰慕。時光流逝,伍禾的身影在碧蓮的腦海中扎下根來。伍禾也把聶家當作自己的另一個家,跟聶氏兄妹親密無間。

那時,伍禾還與葉品林等一批詩歌愛好者,經(jīng)常在一起賞析、切磋新詩和各自的作品。伍禾先后在全國頗有影響的上?!渡陥蟆ぷ杂烧劇?、《現(xiàn)代》雜志及武漢地區(qū)出版的報刊上激揚文字。

伍禾發(fā)表于《現(xiàn)代》1934年第四期上的新作《旅人》,詩中“馳騁于曠野的天風”,不僅吹皺了上海文壇的一湖秋水,也吹遍大江南北。此詩因此成為伍禾的成名作。自此,他成為1930年代中國詩壇上的一顆新星。

1935年冬,伍禾投身到一二九學生運動之中,并運用手中的筆,為民族解放而歌。在《十二月的江邊》中,他以“憤怒的感情”斥責那些在敵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握著權柄的人”。緊接著,他發(fā)出了“我們從民間來,要回到民間去”的呼喊,要以“革命的熱情,把種子播下去”,要做“縱火者”,讓祖國的大地“七處冒火,八處冒煙”。

在舉國掀起抗戰(zhàn)高潮的1938年春,伍禾作為東道主,張羅著中國文壇精英齊聚于全國抗戰(zhàn)中心漢口,并于3月27日在此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在一次座談會上,協(xié)會詩歌組長方殷建議:將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jié)定為“詩人節(jié)”。大家一致?lián)碜o之余,推臧云遠隨即起草了《詩人節(jié)宣言》,經(jīng)郭沫若審閱后發(fā)表,從此每年的端陽即為詩人們的節(jié)日了。

此間的伍禾忙得不亦樂乎,他不僅供職于《新華日報》,還負責主編《四月》周刊、《新民報》副刊《空谷》、《華中日報》副刊《駝鳥》、《大光報》副刊《紫線》、詩歌雙周刊《詩小步》、《武漢日報》副刊《小品與詩》等多種文學報刊,“伍禾”的文名因此不脛而走。在伍禾的影響下,小碧蓮也成為進步學生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并秘密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的外圍組織。

與此同時,伍禾與詩人臧克家結(jié)為知音,他們一起到漢口青年會參加鄧穎超大姐的演講會,聽她分析抗戰(zhàn)的形勢;和老舍在酒店聚首,為“文協(xié)”的籌備分憂解難;參加文藝界舉辦的詩歌朗誦會、座談會,活躍于文苑詩壇。臧克家興奮地說:“抗戰(zhàn)的號聲一響,我瘋狂了,一肚子淤積得到了傾倒,一腔子熱情無遮攔地流瀉,看到什么寫什么,聽到什么寫什么?!彼谖洳龑懗?1行詩《武漢,我重見到你》:“武漢,抖一抖身子站起來!……放開你的喉嚨,喚起救亡的熱情,起來,給祖國再造一個新生!”

徐州會戰(zhàn)前后,臧克家則趕赴臺兒莊,在第三十軍第二十七師作戰(zhàn)地采訪,他的報告文學《津浦線血戰(zhàn)記》初稿完成翌晨,就搭乘火車趕回武漢,在生活書店組織編發(fā),繪制地圖,安排出版。在伍禾的襄助下,印刷精美的《津浦線血戰(zhàn)記》送到了抗戰(zhàn)前線。

由于伍禾出生于“楚劇之鄉(xiāng)”,自幼就能哼上幾曲。那時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敵演劇宣傳隊第二隊匯集了王若愚、李百川等名角,伍禾便隨隊一邊進行戰(zhàn)地采訪,一邊巡回演出于鄂西北、河南等戰(zhàn)區(qū),以后又南下,一直到香港。

接著,為了更好地為戰(zhàn)地服務,更廣地開展民眾宣傳,伍禾會同臧克家、鄒荻帆、田濤、田一文等14位頗有名氣的詩人,組成第五戰(zhàn)區(qū)文化工作團結(jié)伴走上戰(zhàn)場,成為“戰(zhàn)士詩人”。這支隊伍馳騁在大別山區(qū)村頭山寨,他們敲響鑼鼓,喊賣梨膏糖招徠觀眾;他們出刊墻報,刷寫標語,教唱救亡歌曲;他們自編自演《新小放牛》等抗戰(zhàn)戲劇,將抗日救亡的愛國精神傳播到各地。用臧克家的話說就是:“高唱戰(zhàn)歌赴疆場?!?/p>

1938年10月至1941年,廣州、武漢、香港等重要城市相繼淪陷后,時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于湘桂鐵路建成通車,桂林與內(nèi)地的交通變得便捷,加上抗戰(zhàn)初期廣西當局采取了較為開明的政策,積極地與中國共產(chǎn)黨合作,使得桂林的政治氣氛相對寬松,大批文化人士為桂林所吸引,紛紛來桂,使桂林成為大后方文化中心之一,被譽為“文化城”。這一時期,旅居桂林的著名文化人士多達千人。他們中的許多人,不但在業(yè)內(nèi)卓有聲望,就是在普通民眾中也有著廣泛影響。諸如文藝創(chuàng)作、學術研究、教學生涯等方面,打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伍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1940年初來到桂林的。他先在廣西省立藝術館工作,接著又在兩所中學里教書,并擔任中華全國抗敵協(xié)會桂林分會理事。在桂林5年,他除在《抗戰(zhàn)文藝》、《文藝生活》及當?shù)貓蠹埖母笨习l(fā)表作品外,還先后出版短詩集《寒傖的歌》和長篇敘事詩《蕭》,并和同在桂林的詩人、作家一起出版了《二十九人自選集》。其中《蕭》是他紀念父親的摯友、中共早期領導人蕭楚女的沉痛之作。表達了詩人崇拜烈士、歌頌烈士和決心繼承烈士遺志的情懷。

直到1941年端午節(jié),第一屆詩人節(jié)慶祝大會才在重慶召開。到會者400多人,于右任被推為主席,郭沫若在會上介紹了屈原的生平,馮玉祥將軍即席賦詩,老舍代為朗誦,胡風發(fā)表了演講,常任俠朗誦了《離騷》原文,光未然和高蘭兩人朗誦了郭沫若的《離騷》譯文。

此時的伍禾非常興奮,他一邊積極參加抗敵協(xié)會的活動,一邊努力創(chuàng)作,終于在次年詩人節(jié)完成了一部紀念屈原的清唱詩劇《汨羅江邊》,并由音樂家陸華柏譜曲演出,在大后方產(chǎn)生了強烈的影響。

1941年,廣西籠罩在一片白片恐怖之中。次年,心上人聶碧蓮高中畢業(yè)后,伍禾趕回武漢接她到廣西,安排她在自己任教的廣西平羅某中學任教。

作為現(xiàn)實主義文藝觀的信徒,從事過詩歌與詩劇創(chuàng)作有年,又身兼報刊、出版社文學編輯的伍禾,在這場“形象之爭”中,他根據(jù)自己的多年實踐作出理性思考:從詩歌創(chuàng)作過程、讀者反應、想象力、形象化的技術層面,層層剝脫,寫成了一篇詩論力作《詩的形象》,并于1942年10月發(fā)表在桂林的名刊《詩創(chuàng)作》上。

《詩的形象》的要義包括:詩人的生活要廣而深,觀察和體驗要敏銳而周密,這是“形象”構(gòu)成的前提;一切藝術皆是“形象”的創(chuàng)造,詩本來就是“活的形象的語言的排列”,無論敘事詩或抒情詩都離不開“形象”,詩若離開了“形象”就如同離開了“語言”一樣不可想象。

在詩的藝術元素中占據(jù)最重要位置的,是詩人的主觀真實,詩人的情感和詩人的戰(zhàn)斗意志,以及詩人的生活。不過,這只是建造詩之“房屋”的基礎,“形象”應是居此之上的高級存在:“沒有基礎,不可能建造房屋;有了基礎,建造房屋又不一定是詩的。它們相互的關系就在這里!”

在論述詩的形象與情感的關系時,伍禾明確指出:“形象化須以豐富的情感作底子。形象化的目的,不僅是在使詩不落入概念,而且要詩更有深度。所以非有豐富的情感來拌和形象不可?!苯又?,伍禾對何謂“形象化”以及“形象化”的目的進行了現(xiàn)實主義闡釋——

“為什么詩要求形象呢?因為它可以建立詩底深度,造成詩底效果。詩人用形象來埋葬自己底思想,感情,讓讀者通過活的形象來觸覺它,只要埋葬得不晦澀,使人可以一觸即得,而不在于要挖掘半天還莫明所以,我以為那是一定有助于詩的!所謂詩底形象,就是詩底具象化,把一切抽象的思想觀念和情感,用具體的,活生生的境界事物表達出來,我們姑且這么說:詩人底創(chuàng)作經(jīng)過是由抽象到具體,讀者底欣賞過程剛好反過來,由具象到抽象?!?/p>

“在詩底創(chuàng)作過程上,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寫作動機的觸發(fā)階段,在這一階段里,又可能有兩種情形:一種是由實生活所得來的直接的形象的觸發(fā);一種是由實生活升發(fā)出來的間接的,思想概念,感情意志的觸發(fā)。但這兩種情形并不是截然劃分的,只不過是一種情形的偏而已。因為它們總是雜糅起來,而以實生活為底子的;第二個階段,是形象底表達階段。這一階段,大體只有這一種情形,而實際上,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都是異常復雜微妙的。我們只不過為了敘說方便起見,來強作劃分而已?!?/p>

伍禾的《詩的形象》一出籠,在大后方文壇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中國詩壇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筆戰(zhàn)拉開了帷幕,大抵可分為正反兩個方陣:

正方以勞辛、臧克家等為代表應和,他們從文藝學角度普泛地提出詩的思想情感理“形象化”的必要性。諸如,穆木天主張塑造出“典型形象”以反映抗戰(zhàn)建國的精神,唐瑯訴諸于人類學知識以尋找“形象化”的歷史依據(jù),維山從一般美學的角度闡發(fā)“藝術形象”有洞見客觀現(xiàn)實和歷史真理的能力,艾青對“形象”表現(xiàn)出拳拳服膺和夸大其詞的傾向。祝實明則把詩的創(chuàng)作歷程,描述成一個主體感情從“雛形之詩”到“無聲之詩”再到“成形之詩”的發(fā)展過程。認為“具象化”(包括具體化和形象化)手法使誠摯純凈的感情對讀者變得具體可感,而主體感情的“形象化”目標則有寫景、詠物、詠史三種途徑。

反方則以胡風、周鋼鳴、黃藥眠、阿垅等人為代表,他們對“形象(化)”保持著懷疑、省察和批判的態(tài)度,他們從抒情主義的詩學立場出發(fā),反對把“形象化”化約為自然景物的客觀主義描寫,強調(diào)形象的衍生性和社會性、形象產(chǎn)生于情感、形象的“情感化”的必要性以及“主觀戰(zhàn)斗激情”的優(yōu)先性。他們駁斥伍禾關于“形象”是詩的生命和靈魂過于武斷。認為伍禾的論調(diào)無限拔高了形象的重要性,以形象統(tǒng)攝一切、凌駕一切、把形象規(guī)定為詩的唯一本質(zhì),有違事實。胡風、阿垅等人還指出,伍禾的“形象”說對于激情的認識不足,把形象化等同于“客觀主義”的景物描寫。

多年后,胡風回憶他與“形象思維”的關系時寫道:“1935年,我評介了蘇聯(lián)文學顧問會編出的《給初學寫作者的一封信》。我摘要說明的內(nèi)容之一,是‘形象的思維’這個觀點……我省悟到這個觀點的重要性,作了一些說明。但只是當作方法(作者的“本領”),沒有提到原則性的高度,也沒有引起理論批評家的注意。

“1942年,我又一次提到了它。我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正式采用了‘形象的思維’這個說法,但那是為了批評把這個觀點庸俗化地叫做‘形象化’的不正確的理解;而仍然是沒有正面對這個觀點本身做進一步的探討。”

是的。胡風此間炮轟伍禾的主要觀點,集中體現(xiàn)在他寫于1942年一篇詩論《關于“詩的形象化”》中。胡風在文中對“形象”、“形象思維”、“形象化”這三個概念之間做出甄別,論及它們與新詩的關系問題,從現(xiàn)實主義的“主觀論”文藝總綱出發(fā),診斷新詩之走向“形象化”的缺失。指出,伍禾《詩的形象》夸大了“形象化”與“情感化”的不相兼容,在回歸“抒情主義”的表象下,凸出現(xiàn)代性的“主觀戰(zhàn)斗激情”的優(yōu)勝地位。

按照胡風的觀察和描述,抗戰(zhàn)以來詩的發(fā)展經(jīng)過初期的熱情澎湃以后,漸漸走進低徊沉郁的階段,詩的主潮出現(xiàn)了兩個對立的特征:“一方面是詩人的情熱進向了潛伏的凝練階段,另一方面則是被生活所腐蝕,漸漸失去了情熱,終于只是在一寸一寸的生活現(xiàn)象上寄托自己。而一般地說來,正是后者淹沒了前者的?!焙我怨??胡風歸咎于詩人和理論家對“形象化”理論的執(zhí)迷,他以諷刺口吻提到形象化的一連串表現(xiàn),隨即總結(jié)了導致的后果:詩人的主觀精神、對人生的戰(zhàn)斗欲求和獻身精神在“形象化”的理論下面被輕輕遺忘了。

與此同時,詩人、文藝理論家阿垅也認為,“形象論”提出的初衷針對詩的概念化傾向,他把“客觀主義”和“自然主義”歸咎于“形象化”理論的流毒,阿垅在《形象片論》中區(qū)分觀念、形象、情感三者之于詩的等級序列,毫不含糊地把“情感”確認為詩的本質(zhì)和生命。

阿垅宣稱:“詩是強的、大的、高的、深的情感,這個情感對抗觀念也對抗形象。但是并不對抗思想力和形象力,當兩者在藝術的條件擁抱了它?!痹凇缎蜗笤僬摗分校^續(xù)從文類理論的角度貶評“形象”,上述論調(diào)得到進一步重申。

不過,此次“形象之爭”與1930年代的“口號之爭”不同,他們大都表現(xiàn)出君子風度。盡管雙方在論辯中各執(zhí)一詞,有的語言甚至不無尖刻,但他們彼此之間仍然是以心換心的好友。

1950年代后,胡風與伍禾當年論爭“形象化”問題,在中國大陸文壇再燃“烽火”——美學界、文藝理論界就“形象思維”問題展開過兩次大規(guī)模的論爭。第一次是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歷時十年左右;

第二次是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中期,持續(xù)了七八年時間。兩次論爭的時代背景、知識背景不同、論辯的主角也異同,但理論使命卻與胡風與伍禾當年論爭的相似:到底是“形象思維”還是“形象化”,依然是論爭中肯定論者與否定論者爭論的焦點問題。

回望抗戰(zhàn)期間新詩理論的“形象之爭”,伍禾與胡風等論者在現(xiàn)實主義文藝觀的大前提之下,從詩與形象、詩與情感、詩與觀念三個維度上展開探討、質(zhì)疑和辯駁,開中國新詩理論構(gòu)建之先河。今天,我們重新從社會史、思想史、文學史的多重夾縫中觀察新詩的“形象之爭”,對于新時期新詩理論建設,亦頗具借鑒意義。

伍禾在桂林工作的五年,也是桂林有史以來最為繁盛的歲月,文化名人云集,書店出版社林立,圖書報刊琳瑯滿目,文化團體如雨后春筍,文化活動高潮迭起,成了當時名滿全國的“文化城”。作為全國抗敵協(xié)會桂林分會理事,伍禾于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全程參與了在廣西桂林舉行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簡稱“西南劇展”)。

其實,會展籌備工作從1943年冬即開始。那時,廣大戲劇工作者為檢閱抗戰(zhàn)以來戲劇運動的成績,有意籌備一次戲劇盛會。于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支持下,由歐陽予倩、田漢等人提出了舉辦西南劇展的倡議。這年11月,伍禾會同歐陽予倩、田漢、熊佛西、瞿白音、丁西林等35人組成了大會籌委會,歐陽予倩任主任委員。

1944年2月15日,西南劇展在歐陽予倩籌建的廣西省藝術館正式開幕。來自廣東、湖南、廣西、江西、云南等省的32個文藝團隊,近千人參加了大會。開幕式上,歐陽予倩報告了大會籌備經(jīng)過,田漢回顧了抗戰(zhàn)以來中國戲劇工作者的戰(zhàn)斗歷程和所取得的成績。

西南劇展主要進行了“演出展覽”、“資料展覽”、“工作者大會”三項主題活動。2月16日至5月19日,舉行了戲劇演出展覽。廣西、湖南、江西、廣東4省的28個文藝團隊參加了演出。除京劇、桂劇、歌劇、民族舞蹈、傀儡戲、雜技、馬戲等節(jié)目外,有17個話劇團隊演出了21個大型話劇。一些戲劇團隊還聯(lián)合公演了一批活報劇和獨幕劇。

伍禾編劇、音樂家陸華柏譜曲的清唱詩劇《汨羅江邊》,在劇展期間成功演出,頗受好評。參加演出的主要劇目還有:田漢創(chuàng)立的新中國劇社的《戲劇春秋》、《大雷雨》,廣西省藝術館實驗劇團的《舊家》,第七戰(zhàn)區(qū)藝術宣傳大隊粵語演出的《洪宣嬌》、《蛻變》,中國藝聯(lián)劇團粵語演出的《茶花女》、《水鄉(xiāng)吟》,廣東藝?;浾Z演出的《百勝將軍》、《油漆未干》,中山大學劇團演出的《皮革馬林》,中國實驗劇社演出的《飛花曲》,復興劇社演出的《塞上風云》,祁陽被服廠劇教隊演出的《兩面人》,廣西大學青年劇社演出的《日出》,第四戰(zhàn)區(qū)藝術宣傳大隊演出的《鞭》等,反映了中國戲劇工作者在抗戰(zhàn)劇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演出期間,大會還組織了以田漢為首的10人評論團,對會演進行觀摩、指導。

3月17日至4月5日,大會舉辦了為期20天的戲劇運動資料展覽。展出內(nèi)容有中國話劇運動發(fā)展史料,劇作家的原稿、手札和創(chuàng)作資料。各戲劇團體的工作報告、團隊史、創(chuàng)作演出情況,外國朋友贈送的戲劇資料等。計有各團隊文獻375件,統(tǒng)計圖表56張,作家原稿、手札等25件,舞臺設計圖64張,舞臺模型62件,京劇及桂劇孤本79件,京劇臉譜163件,劇照、團體照、作家肖像205幀,總數(shù)達1029件。伍禾編劇的《汨羅江邊》手稿也在其中。所有這些,展示了中國戲劇的發(fā)展歷程,給廣大戲劇工作者進行了一次形象化的戲劇運動革命傳統(tǒng)教育。3月1日至3月17日大會舉行了戲劇工作者大會。會議報告分工作、專題、學術三部分。

為了紀念此次戲劇展盛會,伍禾與聶碧蓮在相識十年之后,于1944年4月在桂林一起走上了紅地毯?;楹髱讉€月,由于倭寇作最后的垂死掙扎,對湘桂進行狂轟濫炸,國民革命軍被迫大撤退。伍禾帶著已懷孕數(shù)月的妻子經(jīng)柳州、貴陽,在極其艱困、危險的情況下,于當年冬才抵達重慶。到了1945年春,伍禾伉儷的愛情結(jié)晶、第一個兒子胡堅于山城呱呱墜地了。

在從桂林到重慶的路上,伍禾與南天出版社的同人同行。伍禾知道,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胡風從香港回到桂林。在桂林的青年詩人朱谷忠、米軍、彭燕郊等正在籌辦一家出版社,得到了胡風的支持,定名為南天出版社,并推胡風為社長。那時,伍禾在“朋友圈”里有個外號叫“機械化”,意思是說,他做事踏實、認真,一絲不茍。

胡風到重慶后,成為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周恩來的“周公館”的常客,尤其與周恩來身邊才子陳家康、喬冠華等交往密切,無暇打理南天出版社事務。而胡風在與伍禾進行“形象之爭”之過程中,又看到了伍禾是一位頗有理論見地的詩人,所以在出版社從桂林搬遷重慶時,胡風就將出版社的一套印刷紙版委托給伍禾攜帶。

伍禾不負重托,完整地將紙版帶到了重慶。當南天出版社在重慶重新營業(yè)時,胡風就聘伍禾為出版社經(jīng)理。名義上是經(jīng)理,但整個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只有他一人,除了編輯之外,校對、跑印刷廠、發(fā)行……以至勤雜,他都須一一承擔。以后,他又在重慶鋼廠子弟學校任教和兼任《客觀》周刊校對。所以,伍禾的“機械化”雅號更是譽滿山城文壇。

剛到重慶,伍禾與神交已久的黃陂同鄉(xiāng)青年詩人曾卓見面了。早在桂林期間,伍禾就曾經(jīng)向遠在重慶的曾卓寫過約稿信,但他們直到1944年冬天才在重慶首次見面。曾卓后來回憶說:

“我當時住在重慶郊區(qū),每當進城時,就去看他。出版社在一個小小的木板樓上,而那里也就是他的家了。在堆滿書、紙型和雜物的空隙中,有一張床和一張破舊的三斗桌。他熱情地接待我,但難得安靜地坐下來,往往是一面和我談天,一面處理著出版社的工作或是家務。他的工作繁重,做每一件事又都極其認真,因而就異常忙碌。而生活是清苦的,他沒有時間寫稿,靠一點微薄的工資負擔一個家。有幾個友人認為他得到的待遇不大公平而憤憤。我卻從來沒有聽到過他的怨言。他說:‘一切為了事業(yè)……’他常常滿懷喜悅地將他們出的書給我看,贊揚著那些作品?!?/p>

來渝后,由于伍禾與胡風及其戰(zhàn)友馮雪峰過從甚密,而馮雪峰、胡風均是魯迅的親密戰(zhàn)友,在山城有眾多的“粉絲”,伍禾因此成為他們聯(lián)系的“二傳手”。

1946年夏初,伍禾脫離了南天出版社,從重慶經(jīng)川湘公路回到武漢。同年8月,接編《新湖北日報》副刊《長江》(直到1949年5月)。

1946年11月,《新湖北日報》創(chuàng)辦了《文藝青年》副刊,接下來為普及文化知識,推廣科學教育,又辦了《經(jīng)濟研究》、《學?!?、《長江》等綜合副刊??箲?zhàn)勝利后,于1945年10月遷回漢口,成為當時湖北地區(qū)的第三大報。

在此期間,伍禾所寫的新詩與政論性的雜文,均以“紀煙”、“蘇眉甥”、“勞人”、“上官來”等化名發(fā)表。由于他接編的《長江》副刊內(nèi)容豐富,不僅調(diào)劑了讀者口味,而且具有推動文學藝術發(fā)展的作用,以及追求報紙雜志化的特點。他因此通過主編副刊聯(lián)系了一批進步的青年作者。其中,他所寫的散文詩《無聲》,就表現(xiàn)了“從大處看,光明在望;從小處看,黑暗愈濃”的主旋律。

猜你喜歡
胡風形象化形象
用圖象法讓問題形象化
數(shù)形特征顯本質(zhì) 直觀形象化難點
量詞的形象化特征
北方文學(2017年23期)2017-09-02 05:12:51
論導演創(chuàng)作的指揮棒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02:00
《水滸傳》宋江形象探析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2:50
簡述中國戲劇語言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2:55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豬形象比較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4:59:29
重塑胡風的奇女子
雜文選刊(2015年8期)2015-07-23 13:39:45
胡風致喬冠華函
百年潮(2000年3期)2000-06-04 21:06:26
胡風丟失巨款真相
台东县| 房山区| 嘉鱼县| 迭部县| 昭平县| 旌德县| 巨鹿县| 沐川县| 许昌市| 大竹县| 廊坊市| 广水市| 木兰县| 铜梁县| 新宾| 依安县| 邵武市| 威海市| 防城港市| 涞水县| 台南市| 秦安县| 巢湖市| 万安县| 安溪县| 宝山区| 镇沅| 眉山市| 广丰县| 庄河市| 高清| 九龙县| 沈丘县| 安阳县| 运城市| 千阳县| 肃宁县| 泗阳县| 新泰市| 凯里市|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