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張 燕
瑞典哥德堡大學教育學院 Susanne Garvis
在瑞典的學前教育體系中,1~5歲幼兒入讀幼兒園(preschool),6歲幼兒入讀學前班。瑞典國家教育局于2018年完成了對兩個不同階段學前教育課程的修訂,《幼兒園課程》和《義務教育、學前班和學齡兒童保教課程》,并于2019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新的《幼兒園課程》。兩個新的學前教育課程,仍然延續(xù)原有課程中倡導的“理解和同情他人,客觀、全面和平等教育”的基本價值觀,并對此做出詳盡的解釋和制定了相應的教育目標,以保持課程目的與瑞典《教育法》中規(guī)定的“教育應傳達和建立對瑞典社會所依據(jù)的人權和基本民主價值觀的尊重”相一致。
今年5月初,筆者有幸參觀了瑞典哥德堡市當?shù)氐膬伤變簣@。兩所幼兒園均位于哥德堡市區(qū)以外20公里左右的地方,是政府在當?shù)厣鐓^(qū)撥款、開辦的市政幼兒園。在參觀的兩所幼兒園中,斯果涅拉學校是附近社區(qū)最大的公立學校,其中設立學前班,學前班是為入讀小學做準備的階段,因此教室環(huán)境和布局與小學相似。那里擺放適合孩子們的課桌椅,每天的一日活動中分別安排了兩次瑞典語學習時間,包括字母拼讀、書寫等,顯示著入學前語言讀寫能力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弗蓋斯迪安斯幼兒園位于這個公立學校不遠處,招收1~5歲的孩子,全部孩子可以混齡分組(班)。為了方便管理,該幼兒園還是按年齡分組(班),教室環(huán)境也進行分區(qū)、分室布局,包括閱讀角、建構區(qū)、美工室、圖書室等。每日活動計劃里只是大致劃分了入園、游戲時間、戶外活動時間、午餐時間和午睡時間?;顒有问揭院⒆优d趣自發(fā)的游戲為主,有時是自主游戲,有時是教師帶領小組一起游戲,有很大的靈活性。進入兩所幼兒園內仔細觀察和了解,才會發(fā)現(xiàn)瑞典學前教育課程中倡導的平等、客觀和全面的價值觀無處不在。
在瑞典學前課程中,專門對“平等”的價值觀做出詳細的解釋:“在幼兒園工作的每一個人都應該促進所有人的平等價值,男女平等,男孩與女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幼兒園的任何兒童都不應該因性別、變性身份或言論、種族、宗教或其他信仰、殘疾、性取向或年齡歧視他人和受到歧視,無論這個人是兒童或與兒童有關的任何人或被暴力對待的其他人。應積極抵制所有這些傾向?!边@種“人人平等”的價值觀體現(xiàn)在瑞典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活動材料、環(huán)境布置和師資聘用等各個方面。
比如,在斯果涅拉學校學前班的上午零食時間,孩子們拿出自己從家里帶來的、家長為其提前準備好的零食,圍坐在一塊大大的墊子上吃。由于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孩子,所以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有的吃水果,有的吃雞蛋,有的吃三明治,盡管吃的東西和數(shù)量不一樣,但是孩子們都安靜、快樂地吃著自己的食物,沒有對他人不同食物的任何議論和猜測,就連午餐時候也可以選擇吃或者拒絕任何一種食物。平等地對待每個人的飲食要求和習慣是幼兒園每日活動中的日常。另外,在教室入口處擺放衣服、書包的區(qū)域,筆者看到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擺放在那。后來經過詢問才知道,學校里孩子們使用由學校提供的同樣的學習用具,學校以外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任何文具用品。但是個人的文具是不允許帶進教室里的,這會被視為不公平、不平等,畢竟不是其他孩子也擁有或者有能力擁有同樣的文具。由于家庭經濟狀況和資源不平等可能會帶來的影響,在這里盡量被弱化了。
還有,在弗蓋斯迪安斯幼兒園的室內空間中,設有兩個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里都專門設置了適合孩子使用的馬桶和洗手臺,門上沒有任何男女性別標志,就是說不管男孩和女孩的所有孩子,都共用這兩個衛(wèi)生間。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讓孩子們能夠身處在一個性別平等的環(huán)境里,潛移默化地懂得性別平等。除了性別平等,筆者還在這個幼兒園中看到,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的幼兒教師帶著幼兒進行游戲和玩耍。瑞典幼兒園對于幼兒教師的入職要求主要是學歷、語言能力和工作經驗等,性別、種族、宗教和信仰都不會影響入職,教師被給予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平等,不同背景的教師在一起工作,還能讓幼兒對“平等”一詞有更為多元的理解。
另外,瑞典學前教育課程中的“平等教育”還有其他的含義:“教育不能在任何地方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幼兒園的資源不應該平等分配”,這意味著幼兒園應該考慮到兒童的不同條件、興趣、經驗和需求,以此提供相應的教育滿足所有兒童,教育不會對所有人都一樣。在斯果涅拉學校學前班,筆者了解到,只要家長提前申請,孩子一旦過了6歲生日就直接進入到學前班學習。即使孩子不是在開學時統(tǒng)一入學,教師也會根據(jù)這個孩子各方面的基礎和經驗進行一對一的教育指導。比如在4月剛入學的孩子完全不認識瑞典語中的字母,那么教師就會在瑞典語學習時間單獨給這個孩子提供不一樣進度的、針對新生的學習手冊和練習指導,并對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行檔案記錄,以適時調整個別化的教育策略,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和發(fā)展。一個教室里允許有針對多個孩子的多個教育計劃和進度,不但是“平等教育”的實施,也是對幼兒個體學習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尊重和順應。
幼兒園里孩子們的涂鴉作品
瑞典學前課程中,針對“客觀和全面”是這樣解釋的:“幼兒園的兒童不應單方面受到一種或另一種觀點的影響。因此,教育應該是客觀,全面和非教派的。幼兒園應該對不同的看法持開放態(tài)度,應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并為此創(chuàng)造條件。應將兒童的意見納入教育,并應給予他們形成自己觀點的機會,并根據(jù)自己的先決條件做出選擇?!?/p>
例如,筆者在斯果涅拉學校學前班參觀時,孩子們圍坐成一個圈,老師首先用不太熟練的英語向大家問好并介紹自己,然后鼓勵孩子們用英語依次向參訪者打招呼。有的孩子不會說英語,老師就走到旁邊小聲告訴這個孩子“就說自己名字也好”。所有孩子都依次介紹了一遍自己,并學著說“Hello”和中文的“你好”。這是為孩子表達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每個孩子充分地表達自己,并學習接納不同文化的問好方式。在弗蓋斯迪安斯幼兒園中,有專門給需要午睡的幼兒準備了一間午睡室。1~5歲的所有孩子可以選擇在吃完午餐過后午睡或者自由活動,午睡不做強制規(guī)定。這是對孩子自由選擇創(chuàng)造條件,給予機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形成初步認知并做出是否午睡的選擇。同時,在戶外活動時間里,孩子們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到戶外活動,還是繼續(xù)待在室內玩耍。午餐時間里,孩子也可以選擇不吃午餐,或者是選擇只吃午餐中的某一種食物。這些都是由孩子自己選擇決定的,不是教師主觀和單方面的決定。幼兒園對孩子不同選擇和看法持有的態(tài)度,是踐行“客觀和全面”這一價值觀的體現(xiàn)。
另外,在弗蓋斯迪安斯幼兒園的一個柜子上,陳列著每個孩子參與了主題為“刺猬”的美工活動以后的手工作品。教師在孩子們剛剛完成時在作品底部和紙上記錄下每個作品的作者名字,然后把這些作品放進類似烤箱的機器里烤干,最后陳列在柜子上。整個過程中教師對每個作品都小心翼翼,即使這個作品看上去只是一團插著牙簽的面團,教師也認真地陳列出來。這是教師對孩子表達和創(chuàng)造持有的開放態(tài)度,是對每一個孩子不同想法的接納和鼓勵。
這個幼兒園主要的活動室中央擺放著一個正方體的“私密空間”,是老師幫忙用木條和各種材質、顏色的廢舊布料做成的。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隨時進入到里面不被他人打擾,而這個“私密空間”的擺放位置居然是由孩子們討論決定的。孩子們認為這個“小屋子”必須要擺在“重要的位置”。孩子們的意見成了最主要的建議,幼兒園因此對活動室的空間進行了調整,把“私密空間”放置在了活動室中央,孩子們的決定影響了教育,孩子們也真正參與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