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不曾見太陽的影子,沉悶包圍了她的心。今早從夢中醒來,睜開眼,一線耀眼的陽光已映射在紅色的壁上。她連忙披衣起來,走到窗前,把灑著花影的素幔拉開。前幾天種的素心蘭,已經(jīng)開了幾朵,淡綠色的瓣兒,襯了一顆朱紅色的花心。風致真特別,即所謂“冰潔花叢艷小蓮,紅心一縷更嫣然”了。同時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噴鼻醒腦,平板的周遭,立刻涌起波動,春神的薄翼,似乎已扇動了全世界凝滯的靈魂。
說不出是喜悅還是惆悵,但是一顆心漲得滿滿的——莫非是滿園春色關不住——不,這連她自己都不能相信,然而僅僅是為了一些過去的眷戀,而使這顆心不能安定吧!本來人生如夢。在她過去的生活中,有多少夢影已經(jīng)模糊了,就是從前曾使她惆悵過,甚至流淚的那種情緒,現(xiàn)在也差不多消逝盡了,就是不曾消逝的,在她心頭的意義上,也已經(jīng)變了色調(diào),那就是說從前以為嚴重得了不得的事,現(xiàn)在看來,也許僅僅是一些幼稚的可笑罷了!
蘭花的清香,又是一陣濃厚地包襲過來,幾只蜜蜂嗡嗡地在花旁兜著圈子,她深切地意識到,窗外已充滿了春光:同時二十年前的一個夢影,從那深埋的心底復活了。
一個僅僅十來歲的孩子,因為脾氣的古怪,不被家人了解,于是被送到一所囚牢似的教會學校去寄宿。那學校的校長是美國人——一個五十歲的老處女,對孩子們管得異常嚴厲,整月整年不許孩子走出那所建筑莊嚴的樓房;四圍的環(huán)境又是異樣地枯燥,院子是一片沙土地;在角落里時時可以發(fā)現(xiàn)被孩子們踏陷的深坑,坑里縱橫著人體的骨骼,沒有樹也沒有花,所以也永遠聽不見鳥兒的歌曲。
春風有時也許可憐孩子們的寂寞吧!在那灑過春雨的土地上,吹出一些青草來——有一種名叫“辣辣棍棍”的,那草根有些甜辣的味兒,孩子們常常伏在地上,尋找這種草根,放在口里細細地咀嚼;這可算是春給她們特別的恩惠了!
那個孤零零的孩子,處在這種陰森冷漠的環(huán)境里,更是倔強。沒有朋友。在她那小小的心靈中,雖然還不曾認識什么是世界,也不會給這個世界一個估價,但她總覺得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是有些乏味的,她追求另一個世界。在春風吹得最起勁的時候,她的心也燃燒著更熱烈的希冀,但是這所囚牢似的學校,那一對黑漆的大門仍然嚴嚴地關著,就連從門縫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只是一個夢想。于是在下課后,她獨自跑到地窖里去,那是一個更森嚴可怕的地方,四圍是石板墻,房頂也是冷冰冰的大石板,走進去便有一股冷氣襲上來,可是在她的心里,總覺得比那死氣沉沉的校舍,多少有些神秘性吧。最能引誘她的當然還是那幾扇矮小的窗子,因為窗子外就是一座花園。這一天她忽然看見窗前一叢蝴蝶蘭和金鐘罩,已經(jīng)盛開了,這算給了她一個大誘惑,自從發(fā)現(xiàn)了這窗外的春光后,這個孤零零的孩子,在她生命上,也開了一朵光明的花。她每天像一只貓兒般,只要有工夫,便蜷伏在那地窖的窗子上,默然地幻想著窗外神秘的世界。
她沒有哲學家那種富有根據(jù)的想象,也沒有科學家那種理智的頭腦,她小小的心。只是被一種天所賦予的熱情緊咬著。她覺得自己所坐著的這個地窖,就是所謂人間吧——一切都是冷硬淡漠的,而那窗子外的世界卻不一樣了。那里一切都是美麗的、和諧的、自由的吧!她欣羨著那外面的神秘世界,于是那小小的靈魂,每每跟著春風。一同飛翔了。她覺得自己變成一只蝴蝶,在那盛開著美麗的花叢中翱翔著;有時她覺得自己是一只小鳥,直撲天空,伏在柔軟的白云間甜睡著。她整日支頤不動不響地盡量陶醉,直到夕陽逃到山背后,大地垂下黑幕時,她才怏快地離開那靈魂的休憩地,回到陌生的校舍里去。
她每日每日照例地到地窖里來——一直過完了整個的春天。忽然她看見蝴蝶蘭殘了,金鐘罩也倒了頭,只剩下一叢深碧的葉子,蒼茂地在熏風里撼動著,那時她竟莫名其妙地流下眼淚來。這孩子真古怪得可以。十來歲的孩子前途正遠大著呢。這春老花殘。綠肥紅瘦,怎能惹起她那么深切的悲感呢?!但是孩子從小就是這樣古怪,因此她為家人所摒棄,同時也為社會所摒棄。在她的童年里,便只能在夢境里尋求安慰和快樂,一直到她否認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她終成了一個疏狂孤介的人。在她三十年的歲月里,只有這些片段的夢境,維系著她的生命。
陽光漸漸地已移到那素心蘭上,這目前的窗外春光,撩撥起她童年的眷戀,她深深地嘆息了:“唉,多缺陷的現(xiàn)實的世界呵!在這春神努力地創(chuàng)造美麗的剎那間。你也想遮飾起你的丑惡嗎?人類假使連這些夢影般的安慰也沒有,我真不知道人們怎能延續(xù)他們的生命喲!”
但愿這窗外的春光,永駐人間吧!她這樣虔誠地默祝著,素心蘭像是解意般地向她點著頭。
(選自《廬隱散文》,西苑出版社2006年版,有校改,該文原載于《人世間》雜志1934年第1期,點評/王連明)
(插圖/倫鵬博)
“一線”有表現(xiàn)力。第一次寫窗外的春光:素心蘭開放。從色彩、香味、作者內(nèi)心感受三方面寫,內(nèi)容生動具體。
重點寫窗外的春光引發(fā)的內(nèi)心感觸。活用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自然巧妙。
第二次寫窗外的春光,過渡,引出回憶。
寫學校環(huán)境的枯燥、陰森、冷漠。對孩子的壓抑,為下文寫窗外的春光做鋪墊。
孩子不滿眼前乏味的世界??释巴饷娴氖澜纭薄_@是一個內(nèi)心有希冀、有夢想、有追求的孩子。
描寫地窖,襯托人物內(nèi)心的孤寂、壓抑。以及對“外面的世界”的強烈向往,也襯托出窗外春光的可貴。
第三次寫窗外的春光,表現(xiàn)出孩子對春天、對自由的渴望,對“外面的世界”的向往,也表現(xiàn)出孩子內(nèi)心的孤寂。
把地窖比作人間。拓展了文意。文中所說的“外面的世界”。不僅指學校外面的世界,還指與整個現(xiàn)實世界相對應的理想世界:美麗、和諧、自由。
第四次寫窗外的春光。春光消失,花朵萎謝,孩子流淚,表現(xiàn)出孩子內(nèi)心的孤寂,對春天、自由的熱愛和向往?!按豪匣垺薄熬G肥紅瘦”,引用名句自然。
第五次寫窗外的春光,由回憶轉到現(xiàn)實。作者的感嘆。進一步表達了對“多缺陷的現(xiàn)實的世界”的不滿。對美麗、和諧、自由的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