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在天
前段時間,好朋友邀我去她的機構講課,說馬上就把課酬轉賬給我。我卻大聲說,不要呀。朋友很好奇問我為什么不要。我坦誠說,怕自己有錢就花光了。
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擔心自己有錢就花光。這個念頭,也抑制了我賺錢的動力。
對于我這種情況,心理動力學的解釋是:我認為花光錢會窮,為了不讓自己花光錢,就避免手中有錢,結果是抑制了自己賺錢的動力。
“花了就再掙!”朋友說。是呀,很簡單的問題,而我陷入其中時,竟然忽略了自己是有賺錢能力的。
為什么我會忽略掉這個部分?哈佛教授穆萊納森說,這是因為我們處于“大腦稀缺模式”的思維中。因為對錢的追逐,阻隔了對發(fā)展的注意力,沒有足夠的智力和判斷力來考慮未來的發(fā)展。為金錢擔憂的人,大腦中很少有容量去關注其他事物。就好比一個餓著肚子的人去逛街,他不會去考慮衣服好不好看,更多的去想如何找點吃的。這個時候,智力和對未來的判斷力都會開始下降。
巴菲特曾說,你如果有一個節(jié)約錢的腦袋,你就沒法有一個賺錢的膽子。而心理學者曾奇峰對此給出了精神分析的解釋:你之所以節(jié)約錢,是因為你在潛意識里為自己若干年之后還是窮人做準備。
這是一種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
當內在的自我價值感不夠時,我們在外在世界的關系、行為,都會與內心世界產生呼應。如果你潛意識里認為自己不配擁有、不值得去享受金錢帶來的美好,那么,你在現實層面,可能會看重物品超過看重人。
有位讀者說,她玩新手機時,手機不小心掉下來,先砸到孩子的手,然后才掉落在地上。孩子哇哇大哭,但她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去看手機有沒有摔壞。之后她又覺得很自責,難道手機比孩子還重要嗎?她想起小時候,因為打爛了玻璃杯被媽媽罵的情景。她覺得很委屈,對媽媽哭訴說,為什么每次打壞東西,都不能得到關心,難道東西比人還重要嗎?直到這次的事情,她有了覺察,自己好像也變得跟媽媽一樣了。
小時候媽媽帶她逛超市,告訴她只能買特價商品,而且媽媽買東西也很糾結,總喜歡買打折的,動不動跟她抱怨東西太貴。在這種潛移默化下,她也變成了母親這樣的性格:賺了錢舍不得花,買點東西都要猶豫好久。
她的潛意識里,總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從小想買東西都會被父母否定,長大后,竟發(fā)現自己沒有什么喜好,一直都壓抑著欲望,已經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好像什么都可以,因此也過不了舒適的生活。
這些潛在的意識,壓抑了正當的欲望。正如這位讀者所說,賺錢都不知道為了什么。
賺錢為了什么?
有時,孩子可能向父母要零花錢,他想買玩具,買巧克力,或者和同學出去玩等等。其實,孩子要的不是錢,而是背后隱藏著需求。有對物品、食物的需求,以及對關系的需求等等。真正讓孩子開心的,是這些需求被滿足。而真正讓我們變得幸福,或者不幸的,都來自于我們的需求是否被滿足。錢只是一個工具,它讓我們的愿望需求變得具體,變得有實現的可能。但有時候,我們往往為了這個工具,看不到自己真實的需求,忽視了健康,忽略了關系。
錢是一種流動的能量。它經過你的手流轉。但有一些對金錢的信念是“我需要拼命地抓住”,以至于我們都忽略了,金錢是為人服務的。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可以和金錢有很好的關系,活得更豐盛,但很多人一生都仿佛是被錢操控。早年形成的自我價值感,會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影響我們和金錢、財富的關系,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如果我們不能了解自己對金錢的信念和態(tài)度,如果我們不能摒棄那些對金錢的拒絕和恐懼,那么即使是財神來到家門口,你也會莫名其妙地把門關上。
你不能發(fā)現自己真正的需求,你也就難以發(fā)掘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周星馳在電影《食神》里有句臺詞:“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食神,或者說,人人都是食神。”我想說,也許人人都是財神。你,就是自己的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