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在慢城

2019-11-13 17:25:26李登建
山東文學(xué) 2019年10期
關(guān)鍵詞:蓑衣茅草小木屋

李登建

我好像第一次與水挨得這么近。

我入住的小木屋就在這條無“岸”小河的岸邊,距離河水不足兩米。

客房主人把我?guī)У竭@里的時候,我的心一下子漾成了一泓碧水。盡管走了一天路,肢體僵得像木頭,但我沒有立刻進屋,我坐在門前的木臺階上,端詳這條小河。我發(fā)覺,它也在用吃驚而憐憫的目光,打量我這個沾了一身城市的灰塵、滿面倦容、心卻很浮躁的人。

稱它為河不是很準(zhǔn)確,它其實是用來游覽濕地景區(qū)的航道,曲曲彎彎地繞濕地景區(qū)一遭。水引自不遠處的黃河,但已沉淀為青綠色;不見流動,只有風(fēng)吹起的粼粼波光。航道這邊是蓑衣樊村,那邊是大片大片的蘆葦。這時節(jié)蘆葦正發(fā)身量,葉子脆生生、軟綿綿,可愛極了,我很想輕輕撫摸它們,可惜手臂太短,手掌也不夠大。

小河不語,我也沒有大發(fā)詩興“啊啊”兩聲。對視了好一會兒,我轉(zhuǎn)過身。小木屋木門、木窗、木地板、木沙發(fā),木墻壁上木頭花紋自然、樸素,但電燈不是木頭的,電視機、冰箱不是木頭的,我不希望小木屋里放這些東西,我是不動它們的。

走在路上我就注意到,小木屋屋頂有幾個角,造型酷似一顆星星,它是從天上落下來的?河邊有七座這樣的小木屋,恰好構(gòu)成了北斗七星的圖案,這使我確認(rèn)已經(jīng)遠離塵世了。

我早就向往這樣一個去處,像當(dāng)年的梭羅,在水邊開墾一塊荒地,種莊稼,種蔬菜,也養(yǎng)魚養(yǎng)蝦。干活累了,到小木屋里寫一段文字。那樣我會創(chuàng)作好多濕漉漉、沾著泥土的散文。但是到哪里弄這樣一個奢侈的地方呢?制約因素很多,首先是我不舍得在這方面花銀子。退而求其次,我想到故鄉(xiāng)的老宅。然而父母去世后,雨打風(fēng)吹,老屋坍塌,院子里荒草齊腰深,蚊蚋如狼似虎。過年過節(jié)回故鄉(xiāng),都是吃住在哥哥家。哥哥嫂子待我特親,嫂子做菜煎炸烹炒廚藝全用上,哥哥拿出他珍藏多年的好酒。我成了“貴客”,便不敢常回去。我離故鄉(xiāng)越來越遠,更離那個小木屋越來越遠。

沒想到,在這里與夢中的“小木屋”不期而遇。

可是,我只能住一晚,我不過是一個來采一點“風(fēng)”的人。

慢慢等待這個時刻的到來——夜色漸漸濃了,包圍了小木屋。我上床,打開全部感覺器官。

小河在我身旁,與我平行躺著,無聲無息。忙碌了一天,烏篷船、小溜子來往穿梭,歡聲笑語追逐、碰撞、凝結(jié)成塊,它承載了太多太多,也疲憊了吧?還是在想心事?原是一條小水溝,丑小鴨似的,“開發(fā)”將一些地段作了拓寬、取直,砌了石塊,它出落為一條美麗的河,可以說光彩煥發(fā)了,然而本色卻有所損失,再不是“野渡無人舟自橫”,至于以后會不會變得像城市那樣喧鬧,也未可知,不免幾分歡喜幾分憂慮。

小木屋里繚繞木頭的香氣,時濃時淡,浸潤肺腑,很有助睡眠,我卻毫無睡意。

窗口抹上一層蛋黃色,小木屋在往上浮,身子輕輕飄起來。

忽然,小河里響起撩水的聲音,嘩嘩啦啦,清亮亮的,這是什么?披衣下床,拉開窗簾一角,??!我驚訝得不得了:月亮從厚厚的烏云里跳下來,在小河里洗澡!像一只白天鵝一樣通體透明,十分迷人。它撲棱著翅膀,跳來跳去;夜里越發(fā)兇悍的風(fēng)掀起浪花掩埋它,可它一躍,滑滑的水就從那潔白的羽毛上滾落,一滴不沾。風(fēng)躬著背撅著屁股用盡力氣,但枉費心機徒勞無功,它一次次鉆進水里又一次次挺起秀頸。最終這場打鬧不分勝負(fù),玩耍夠了,月亮回到厚厚的云層,風(fēng)也小了,夜色如同一團墨,沉沉地壓在濕地上,一切都隱去形體,只有小河仿佛一匹抖開的黑綢緞,閃閃爍爍。

我揉揉繚亂的兩眼,卻恍恍惚惚看到,在小河的拐彎處,一排木棧上,有一位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蒼髯飄逸的長者,手執(zhí)長長的釣竿,將釣線拋入水中。他瞇著眼,一臉的悠閑自在。

功名利祿諸多煩勞,多年患失眠的我這一夜睡得真甜。

蓑衣樊的清晨,最早醒來的是鳥兒們。

我破例起了個“年五更”,向濕地走去,路上沒遇上一個人。農(nóng)人們已經(jīng)不用摸黑下地勞作了,但是那些鳥兒已早早起床,像歌唱家一樣,一個個躲在角落里吊嗓子。你看不見它們的臉,它們的叫聲卻藏不住。調(diào)門有高的,有低的,翻來轉(zhuǎn)去拐好多彎的,直溜溜拉得很長的。共同的特點是都很嫩、柔、輕,一聲聲,一陣陣,密密匝匝,掉進水里卻濺不起一絲波紋。

圍繞大塊水面長滿了樹,高高低低,團團簇簇,像一串翡翠項鏈。我最喜歡這個時候的樹,葉子沒有一片是黃的,上面沒有一粒塵埃,無論寬葉子、窄葉子、圓葉子、長葉子,一律明明亮亮,閃耀著青春的濃綠。它們中間的垂柳又尤其惹人愛,婀娜的身姿映在水里,搖曳翩舞,生動了湖水;美女秀發(fā)般長長的柳絲垂至水面,未洗濯已濕淋淋,滿湖都是芬芳。柳樹是與水最匹配的一種樹,是美人臨水,是瓊枝對碧玉。

我來到印月橋上。這是一座五拱石橋,橋下可行船,橋上鋪了青石板,裝著青石欄桿。橋頂是一個制高點,憑欄眺望,可以看清蘆蕩后面的九曲棧道,濼堤下的草棚,南大門口那高大的風(fēng)車,還可以遠望村北洶涌而來、奔騰而去的黃河,以及安瀾灣公園那頭鎮(zhèn)濤安瀾的雄健公牛的雕塑。民間傳說公牛張開鋒利的犄角,能牴退河妖,保佑一方平安。掠過這一景一物,我的目光投向村莊方向,村子里依然很靜,白墻青瓦的村子被薄薄的晨霧裹著,像大地的一塊胎記。街道、村頭空蕩蕩,村外荷香碼頭的畫舫默默地靠在岸邊,那幫小鴨子似的烏篷船還未歡叫著出“窩”。還不到上游客的時候,人們就不慌。千百年來祖祖輩輩養(yǎng)成的作息習(xí)慣好像在改變,但又好像沒有變。

昨天上午,來到蓑衣樊,從一下車我就不停地在村子里走,我在尋找什么?雖然是新村,還是嗅到一股古老的村莊的氣息,恨不得一頭撲上去;又為新的景象而欣喜:腦瓜兒靈活點的村民都鋤鐮锨镢入庫,做起了旅游業(yè)的事情。景點出入口,兩個老大爺在向游客出租雙人觀光車;一對對年輕夫妻支著鐵板魷魚、黃金雞柳、香油果子、蝦扯蛋的攤子。沿街插著一把太陽傘,一個中年漢子一邊出售自己編的草簟子、草箱子,一邊 “表演”給游客看;另一架涼棚下,擺著黃河大米、高青西瓜、大蘆湖鴨蛋等當(dāng)?shù)靥禺a(chǎn),沒人看守,人在院子里,吆喝一聲就出來。還有,不僅姑娘們手里拿著太陽帽、墨鏡和各種旅游紀(jì)念品叫賣,老婆婆也提著兜、挎著籃子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村東的戲臺子上在演文藝節(jié)目,為鄉(xiāng)村旅游助陣。演員都是村里的 “閑人”,他們無一不是鐵桿戲迷,工錢多少不在乎,就是沒有工錢也爭著干。村里一直保留著演戲的傳統(tǒng),每年冬天都排戲,春節(jié)演,多年下來也有了土生土長的老戲骨。老戲骨當(dāng)導(dǎo)演,年輕人呼啦啦圍著他??彀鍟?、相聲、通俗歌曲,節(jié)目很雜,壓軸戲是呂劇,這一帶是呂劇的發(fā)源地,男人幾乎人人都能來兩句“馬大保我喝醉了酒,忙把家還……”;女人則愛哼“李氏女在偏房淚如雨下……”平素土里爬泥里滾的莊稼人,化了妝,上了臺,也像模像樣,俊美的村姑一抹口紅并不亞于什么明星。而且他們淳樸,演戲動真情,一招一式就像侍弄莊稼一樣仔細(xì)。可是游客們也就是在臺下坐一會兒,或者在場子邊兒站一站,他們更樂于乘著小船在湖里漫游,抓拍立在荷葉上的蜻蜓,逗一幫憨頭憨腦的小魚兒,甚至歪在路旁連椅上看摩肩接踵的游人。真正的觀眾還是本村和鄰村的老人們,老人們吃了早飯就三三兩兩地來到戲臺子下,誰來得早誰能搶到好位置。他們也懂行,個個是業(yè)余評論家,你哪句臺詞錯了,哪個動作不到位,他們就指指點點。這當(dāng)兒正演呂劇《小姑賢》,臺上人又唱又哭,臺下人又嘆又恨,悲悲切切,稀里嘩啦,一塌糊涂了。

縣城的朋友邀我去城里大酒店吃午飯,我婉言謝絕,我要體驗體驗蓑衣樊的“農(nóng)家樂”。蓑衣樊的餐飲業(yè)很可觀了,這個只有187戶人家的小村,近兩年冒出了59家小旅館、小飯店。水鄉(xiāng)人家驛站,笠翁客棧,稻花香民宿,河岸居旅館,溪南野味飯館,一家親魚館,小胡同魚莊……小旅館小飯店們天天爆滿,在城市掙扎的人節(jié)假日自駕到這里休閑,享受慢節(jié)奏生活和田園風(fēng)光。我選中的這家飯店在村外,四根槐木棍子搭建的茅草棚,三面掛著葦簾子,下面擺著小方桌。魚是黃河鯉魚,蟹取自大蘆湖。而茅草棚一邊長著生菜,一邊是大蒜大蔥,顧客可隨意拔著吃。服務(wù)員是姐妹倆,姐姐叫水蓮,妹妹叫藕花,她們都很俊俏、利索,只是一口地道的高青話顯得有點“土”。不會喝酒的我,也要了一瓶本地產(chǎn)的扳倒井老窖,可沒喝兩口,就醉了……

蓑衣樊看上去衣著整潔、樸素、大方,房屋一色的青瓦頂,白灰墻,麥秸屋頂黃泥墻時代早已過去,只有村頭那個具有紀(jì)念碑意義的木柱長亭還是茅草苫頂。街道的寬闊、筆直是鄉(xiāng)村少見的——1990年代初期,為給引黃濟淄工程讓路,蓑衣樊村放棄故址,統(tǒng)一規(guī)劃整體搬遷到黃河水沉沙池以西。

饒有趣味的是,這個村北頭有條狗伸懶腰村南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巴掌大的小村子,街道的名字卻不一般,街上有指示牌,上面赫然寫著: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昆明路、濟南路……這又完全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小村莊所有的格局——我一點不懷疑它的前景非常廣闊。

走走停停,我被一個別出心裁的設(shè)計所吸引——在主街道北京路和天津路兩邊,每一面刷得雪白的墻壁上,都用紅漆寫著一位古人涉及到蓑衣的詩詞名句。

每一句詩詞名句都像一只小舟,把我渡到遙遠的古代,為我展開一片風(fēng)景,辟出一重境界……

在蓑衣樊村的“人民公社大食堂”——他們搞的一個“景點”,一口大屋里擺了七八十張飯桌,來吃飯的人熙熙攘攘,又說又笑,那情景讓人感慨。門口,我見到一個展覽用的真蓑衣,外表發(fā)了黑,散發(fā)著歲月深處的霉氣。

圍了一圈兒人,都在觀賞這件“寶物”,我也走上前摸了摸背面那不再柔軟的茅草,提起來,掂量一下,足有十多斤重。

它就是這個村子的魂嗎?

黃河與大海相親相愛億萬年,黃河帶著熾熱的渴望從天外飛來,大海敞開滾燙的胸懷迎接,擁抱依偎,大海不由得騰挪后退——造就了一塊新生的土地。這愛是甜蜜的,但也苦澀,退海之地留下很重的鹽分,黃須菜、蘆芽、檉柳才能生存,卻也蔓延著根須甜絲絲的茅草。

這就是厚土,什么生命皆養(yǎng)育。

生命就是這樣,什么土壤都扎得下根。

黃河兩岸,一叢叢、一片片的茅草,在風(fēng)中起伏翻滾,陽光在上面跳躍,霞彩點染它們的梢頭,仿佛一群紅駿馬長鬃飛揚,美不可言。細(xì)而高柔而韌的茅草還是草編的絕好材料,明末清初年間,有一樊姓人士在黃河南岸定居,白天開荒種田,晚上用茅草編織蓑衣。他勤勞、聰明、靈巧,編織的蓑衣遠近聞名,買家都友好地喊他“蓑衣樊”,后來“蓑衣樊”成了他的村名。小村就是這樣在廣袤的高苑平原上立起來、站穩(wěn)腳跟的。

我當(dāng)然沒有見過這位樊姓先賢,可是我卻想到了我祖父。我祖父就是一個會編織蓑衣的人。在高苑平原西南方向不過百里之遙的梁鄒平原上,有一個黑大漢,粗手大腳,一身力氣,他長工出身,家貧如洗,要養(yǎng)活一家人,偷學(xué)了多種手藝,編蓑衣是其中的一項。

祖父沉默寡言,但眼很尖,走在路上東瞅西瞧,哪里草豐茂,都裝在心里。從三伏天他就開始為編織蓑衣備料,生產(chǎn)隊集體勞動中間休息,別人在地頭抽袋煙,下土棋,枕著田壟打個盹兒,祖父卻悄悄溜走,到他看好的路邊、堰下或者塋地,專選葉片單細(xì)的“線茅子”“小茅子”,這樣的茅草編蓑衣好用,攏住一把,鐮刀貼著地皮“唰——”地割下來。對祖父來說這是最悅耳的聲音。收工,祖父額外地收獲了一筐茅草,回家爬到平屋頂上翻曬,誰也動不得。經(jīng)過兩個晌午頭就干了,用草繩子捆好,捋順扎煞的葉子,擱在虛棚上。

雨天是農(nóng)人的節(jié)日,下不了地,誰家大門過道寬敞,女人們聚來納鞋底,嘰嘰喳喳,像是一個喜鵲的沙龍;男人們也串門聊天,話年成,高興了三五好友湊一塊喝壺小酒,那是對多少日子流汗流血的補償。祖父卻從不往人堆里湊,他掃凈屋場子,攤開一捆茅草,均勻地噴灑清水,揮起木錘把茅草的根部砸軟,然后拿出事先搓好的布條雙股領(lǐng)帶,一頭系在門鼻子上,另一頭固定在腰間。這時,祖父的臉色陰沉下來,眉皺得很高,他取一撮茅草從雙股領(lǐng)中穿過來,在茅草根部向上一拃長的地方擰上勁兒,形成一股,再與第二股打結(jié)綁好,這就是一扣。

祖父又取一撮長茅草,卻不忙于接續(xù),在手中捋著、思量著,幾十年后他的孫子寫散文時也習(xí)慣這樣。我寫散文無論心潮怎樣激蕩,也不會下筆一瀉千里。我努力控制好節(jié)奏,文章里每個詞匯都再三斟酌?,F(xiàn)在想來,祖父也是在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啊,他在醞釀情緒,在進行藝術(shù)構(gòu)思,推敲每一個句子。

打好32個草扣,就完成了領(lǐng)子,接下來是編織蓑衣身。祖父把領(lǐng)子內(nèi)側(cè)朝上平鋪在地面,固定兩頭,抓過小馬扎坐下,不急不躁,從從容容,一縷一縷地擰。他的手比鐵鉗還狠,每個扣都打得很結(jié)實。一件蓑衣要結(jié)上千個草扣,那些天他除了吃飯就蹲在那里,埋頭編織,一縷長,一縷短;一縷甜,一縷苦;一縷樂,一縷憂,那是一篇傾注了他全部情感的大文章??!

祖父戴著自己編的斗笠,披著自己織的蓑衣出現(xiàn)在大街上,新蓑衣微綠中透著金黃,他昂著頭,身子一晃一晃。這個卑賤如草、從不被人多看一眼的漢子在“炫酷”。老天也有情,適時地來了一陣雨,別人被淋成了落湯雞,祖父卻毫發(fā)無損。雨水順著茅草葉往下流,最后綴在葉梢,根根茅草如同孔雀的羽毛??雌率匾梗娓敢才乃蛞?,乏了隨地躺下,那蓑衣能頂一床被子,隔寒祛濕。我小時候是祖父的跟腚狗,軟纏硬磨跟著祖父到大東洼護青,祖父在青紗帳里邁著大步,我追著追著看不見祖父的身影了,只看到田壟里有一只大刺猬(后來祖父一直披著一件很舊的蓑衣)。

我家里卻沒有一件蓑衣,祖父沒有送給我家一件。他和叔叔是一家,叔叔患了精神病,治病需要錢,祖父編好蓑衣就拿到集上賣。他五冬六夏、沒白沒黑地編,手指磨成一截草繩子,可那雙手就是磨爛了,掙來的錢也遠遠不夠用。我父親是村長,天天在村里跑,沒空待在家里,他沒學(xué)過什么手藝,不會編蓑衣。

祖父編蓑衣的手藝最終用不上了,油布、塑料布、塑料雨衣相繼出現(xiàn),蓑衣被取代,祖父成了一個無用的人。可他仍然拄著拐杖去坡里,呆呆地望著那一地綠油油的茅草,長長地嘆口氣,眼里含滿了混濁的淚水。

祖父沒有樊姓先賢那么幸運,他是個悲劇人物。

我深深懷念祖父和他的蓑衣,這是我心底一觸就痛的鄉(xiāng)愁!

蓑衣樊村和村東的濕地,還有一個名字:慢城。

溫馨,浪漫,詩意。

這個名字鋪在蓑衣樊村長的辦公桌上,印在一件件旅游紀(jì)念品上。

蓑衣樊的年輕人急急忙忙地把它掛上了公路兩側(cè)很高很高的交通標(biāo)志桿。

然而,從那里回來,我找來一張最新版的中國地圖,上面還沒有這個名字;我又趴在山東地圖上,戴上老花鏡,從各種顏色的線條縫隙里尋覓,也沒有覓見。

我想,這不僅僅因為這個名字是他們“私自”掛上去的,這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不說那些!我關(guān)切的是,什么時候能覓見它,什么時候,它、它們會像花朵一樣盛開在我們的版圖上……

猜你喜歡
蓑衣茅草小木屋
四月初八晴,蓑衣滿田埂
幼兒100(2024年18期)2024-05-29 07:35:28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坐在風(fēng)中
茅草和蘆葦
公民與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58
春穗奶奶的小木屋
趣味(語文)(2019年5期)2019-09-02 01:52:42
題蓑衣鶴育雛圖
蓑 衣
蓑衣龍樹之歌
民族音樂(2018年3期)2018-07-19 00:54:58
割茅草
牡丹(2018年31期)2018-01-03 12:33:26
茅草
天津詩人(2017年1期)2017-11-14 08:24:50
依安县| 英德市| 丹凤县| 阿图什市| 南安市| 香格里拉县| 长宁县| 阿拉善盟| 惠东县| 丰原市| 晋江市| 光泽县| 健康| 通榆县| 安吉县| 惠安县| 沾益县| 聂荣县| 贵德县| 新龙县| 邹城市| 田阳县| 宜黄县| 神池县| 蒲城县| 郑州市| 兴隆县| 吴旗县| 临泉县| 藁城市| 佛冈县| 高陵县| 常熟市| 沙洋县| 天津市| 九江县| 大竹县| 双流县| 贺州市| 武鸣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