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斌
在蒙山之麓,在一個朋友的小院落里。
堂屋門前的月季花開得紅艷艷的,院中青石的桌上,擺放著茶具,淡淡的茶香,飄在秋夜里。
沒有月亮,滿天的星星在頭頂,仿佛一伸手,就可摘下一顆星,放在石桌上,以作照明。
不遠處小河里的流水聲,叮咚作響。
草叢中,時有蟲鳴聲傳出。
朋友如數(shù)家珍,介紹著風(fēng)物,問我愿意看哪里,“平邑可看的地方很多,得多住幾天!”
老萊子“耕于蒙山之陽”,做了“東蒙客”,咱去尋尋隱士的足跡?
鬼谷子在蒙山修煉,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是他的徒弟,去探探鬼谷子洞?
蒙山在山東是排名第二的高山,海拔1156米,咱去登主峰龜蒙頂?
咱去看看九間棚風(fēng)景區(qū),那里是紅色教育基地?
還有自然博物館,里面很多化石很震撼,看吧?
“哪里也不去,就在您這看星星!”
星星閃著明白,峰巒揣著朦朧,天空沒有一絲云彩。
“這里多好!”
“天上星,亮晶晶,多住幾晚上,任您看?!?/p>
一
朋友又換了壺茶:“我弟弟在蒙山里,在庵子那地方種了茶,海拔近800米,煙霧繚繞的,跟仙境樣。這茶,好喝!”
他走進廚房,不一會,變魔術(shù)似的,就端出了小菜。
黃花菜。
這里懸崖的縫隙里,喜歡長出好看的黃花。我這黃花是從掛心橛子的峭壁上采的,那山峰海拔1000多米。您要看星星,這菜也叫七星菜。還有個名忘憂草,不知吃了能忘憂吧。
辣椒炒笨蛋。
“這蒙山真是無奇不有,還有能吃的笨蛋?”
“在山上散養(yǎng)的笨雞下的蛋,簡稱笨蛋。”
“我再給您個驚喜……”說著,他從櫥子里邊找出了曾子圣酒,“存放20多年了!”這種包裝世面上已經(jīng)沒有,我確實很驚喜。
平邑是宗圣曾子的故里。當年平邑酒廠,發(fā)不出工資,我策劃了這個產(chǎn)品,使企業(yè)煥發(fā)生機。我找畫家李兆虬設(shè)計了盒子,曾子圣酒這幾個字也是他寫的。
曾子圣酒供不應(yīng)求的時候,廠長問我:“這酒受歡迎,怎樣暢銷不衰,長長久久?”
“誠則久,信則長!對消費者不誠,產(chǎn)品提升跟不上,失去信任,就丟市場?!?/p>
“參也魯!”
這是孔子對曾子的評價。在老師的眼里,曾參是質(zhì)樸、誠實的人。
曾子殺豬的故事廣為流傳。
曾子的妻子趕集去,兒子哭泣著,要跟著去。
“你回去,好孩子!”妻子哄著,“娘回來,殺豬,弄好吃的?!?/p>
妻子去集上回來,看到曾子要殺豬,“你可別殺!”妻子急忙阻止,“只不過給孩子開個玩笑罷了?!?/p>
曾子一臉嚴肅:“不能給孩子開這個玩笑。孩子年幼無知,正是向父母學(xué)習(xí),聽父母教導(dǎo)的時候。您現(xiàn)在欺騙他,是教孩子騙人??!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不能這么教育孩子!”
于是,曾子把豬殺了,給孩子煮肉吃。
誠哉,曾子!
這就是平邑人!
這樣的曾子還怕自己不誠,“吾日三省吾身”中,有兩“省”是:“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是時時反省自己的忠誠??!
曾子的《大學(xué)》中有這樣的句子:“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p>
王陽明認為誠為《大學(xué)》之根本。
這王陽明對誠也情有獨鐘。
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林典卿要離京回老家。用現(xiàn)在的話說,林氏是王陽明的粉絲,以前聽過陽明子講“立誠”,那年月沒高鐵、沒飛機,這一別,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面,得討教點通天地古今、終生受益的奧旨。
不料,王陽明一字一頓,只說了兩字:“立誠”!
林典卿瞪大了眼睛,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難道就這個!
王陽明的眼睛直視著林氏,那堅定的眼光,閃出不容置疑——就是這個!
不甘心的林典卿,還是禁不住地問。以天地之大、星辰之麗、日月之明、四時之行,引類而言,不可窮盡;人物之富、草木之蕃、禽獸之群、華夏之辨,引類而言,亦不可窮盡;古之學(xué)者殫精竭智,尚莫能究其端緒,靡晝夜,極年歲,猶不能竟其說……
就這“立誠”二字,怎么能盡其窾要呢?
王陽明擲地有聲:“立誠盡之矣!”
朋友又換了壺茶,摸起瓢,舀一旁缸里的水。
明凈的夜空映在水缸里,星星在水中閃耀。
“小心點,別把星星舀到水壺里!”
星,各循其軌,各守其時。星星“明明德”,星星遵其道。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斯言善哉!
“勾勾嘍,喔……”
雞叫頭遍了。這誠也是雞之道。守夜不失時,按點打鳴,是信德。
二
天上的星星,很精神。
我倆也星光般的精神著,好茶,好酒,好友,話自然就像小河里的流水“嘩啦啦”地淌起來。
朋友喝酒上臉,用雙手搓了把紅了的臉,點上煙吸著,講起了民間故事。
從前,這山上住著個采藥的老人,還有個童子。
老人出去采藥,就到遠處的林里,就到高處的山里。童子抓著柴門,看著老人走遠,走到云里,走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一天,來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子,找童子玩。
娃子戴了個紅兜兜,長著圓臉,很是可愛。
他說自己的家在后山。兩個孩子玩捉迷藏,玩剪子包袱錘……玩得很歡。每到下午,他總是趕在老人回來前走。
娃子一再囑咐:“不能給老人說,說了他告訴我家的大人,家里不放心,就不讓來玩了!”
娃子伸出小手,兩個孩子“拉勾”:“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說……”
這寂寞、孤單的“留守兒童”,有了伙伴來玩,臉上都閃著快樂之光。
采藥老人,看到家里的亂,就判斷有人來過,就問童子。童子一開始不說,但經(jīng)不住老人審問,就說了實話。
老人心花怒放:傳說蒙山上,有參娃子,這就是啊。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老人準備了一團紅線,一頭穿上針。告訴孩子,那娃子再來時,你偷偷把針別到他的紅兜兜上。
孩子不知道這什么用意,只是聽大人的話,就這么辦了。
老人順著紅線,找到了一個幽靜處,挖了出來。
躲著孩子洗干凈,悄悄放到鍋里,加上水泡著,蓋上鍋蓋,壓上一塊石頭。他明知道孩子掀不動,但還是大著聲音對童子說:“不準掀鍋蓋!”
老人急匆匆往山下趕,要喊一位老友來共享。
嚇傻了的參娃子,聽到老人出了門,才緩過神來,哭喊著:“你說話不算數(shù),你騙人,快放我出去……”
童子憋得臉通紅,就是搬不動壓鍋蓋的大石頭。
“快啊,快啊,老人回來,我就沒命啦,都是你說話不算數(shù)惹的禍,小騙子!”
童子急中生智,抱了塊小石頭,放大石頭旁,摸了根棍子,墊著小石頭,插到大石頭下,用杠桿原理,一點點地撬動……
獲救的參娃子,驚慌地跑回去,告訴了參王。參王知道大事不妙,緊急率領(lǐng)參子參孫大逃亡,都上東北去了。從此蒙山?jīng)]人參。
三
夜里,昂首觀天,
滿天的星星為何閃爍?
夜空這棵大樹,
掛滿了放光的守誠香果。
蒙山,常有一些大學(xué)的教授帶著學(xué)生來寫生。我的朋友認識了畫家,就跟著學(xué)。不僅學(xué)畫,文史哲的書也看了一些,就變化氣質(zhì),多了些雅氣。
今夜星光燦爛,蒙山一派靜好!
我們談天說地,講古論今。
平邑山,平邑水,平邑人……
“觀看畫室的時候,看到的那幅畫左寶貴的人物畫,線條很好!”
“是位畫家朋友畫了送給我的,左寶貴是平邑人?!?/p>
平邑縣地方鎮(zhèn)有左寶貴衣冠冢,墓表前面刻有兵部侍郎楊頤的挽聯(lián):“孤軍支拄窮邊,傷哉為國捐軀,萬里未能收戰(zhàn)骨;幾輩逍遙海上,恨不藁街懸首,九原何以謝忠魂?!蹦贡肀趁鏋閮?nèi)閣大學(xué)士禮部左侍郎尚賢的挽聯(lián):“經(jīng)百戰(zhàn),勇冠諸軍,常開平天下奇男子;守孤城,心拼一死,張雎陽古之偉丈夫?!?/p>
左寶貴(公元1837年-1894年),清末著名愛國將領(lǐng),字冠廷,回族。官至記名提督,廣東高州鎮(zhèn)總兵。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他奉命率部駐守朝鮮平壤,在玄武門戰(zhàn)斗中壯烈殉國。1895年,清廷撥款在其故里修建衣冠冢,墳中埋入馬童石玉林抱回的左寶貴生前穿過的一只靴子。從此,石玉林與墓相伴,他愿終生守護。
左寶貴犧牲時,石玉林只有17歲。止不住的淚水,傷不完的悲,那真是:“悲”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
石玉林在天津從軍,跟隨左寶貴。他見證了左寶貴的治軍嚴謹、英勇善戰(zhàn);他見證了左寶貴駐軍一處,就興利一方,設(shè)義學(xué),置賑災(zāi)粥廠、棲流所、育嬰堂等,大辦慈善;他見證了左寶貴多次為故里捐資建橋、辦學(xué)、整修清真寺。他更深切感受了左寶貴對他的關(guān)心愛護。他對左寶貴敬仰如山,他對左寶貴說過“愿意一輩子追隨”。
清風(fēng),明月,孤墳,一個守墓人。
霹靂,暴雨,孤墳,一個守墓人。
吟蛩,衰草,孤墳,一個守墓人。
寒鴉,大雪,孤墳,一個守墓人。
春夏秋冬四時更替,歲歲年年歲月更替,不更替的,一直不更替的——一個守墓人!
石玉林,不辭長做平邑人!
寒冬,刮大風(fēng)的晚上,石玉林抱著成捆的秫秸,往墳邊上擋一擋:“大人,天冷?。 ?/p>
這里是梨鄉(xiāng),梨花一開,山峪如雪似銀,石玉林將梨花撒滿墳頭:“大人,春天啦!”
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了,墳前供上菜,點上香,放上一掛炮仗,石玉林磕上三個頭:“大人,日本鬼子投降了!”
抗美援朝勝利了,墳前供上菜,點上香,放上一掛炮仗,石玉林磕上三個頭:“大人,把美國打敗了!”
說媒的找來了,要給石玉林介紹媳婦:“該有個家了,在這里成什么樣子!”他拒絕了,他一一拒絕了。他不想分身,他不愿分心,他這輩子不娶,全身心守墓。
慢慢地,石玉林老了。孤墳,老人,荒郊野外。風(fēng)燭殘年的石玉林,氣喘吁吁,擦著碑上塵土的手,滿是老年斑。
1959年,一個寒冷的夜晚,已經(jīng)兩天沒東西吃的石玉林,顫抖著跪到左寶貴墳前,深深地彎下腰,用微弱的聲音,吃力地說著:“大人,我去給您牽馬了……”這是他守望的絕唱。石玉林享年82歲,守墓64年,終身未娶。
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動人的守望?!昂娇請髧⒛!?、沈飛總經(jīng)理羅陽為航母累倒。他的靈車晚上要回來,員工早就在寒冷中等待在廠區(qū),排成長長的隊,悲天慟地守望,一任寒風(fēng)襲。羅總回來了,他經(jīng)過的試飛跑道太暗,1000多輛車開來了,都是員工自己的車,都打開車燈,這哪是燈光!這是靈光——靈魂深處閃現(xiàn)的感動之光;這是聚光——聚集大眾心力之光;這是在回家的路上,全世界最密集的“路燈”,最亮的強光。羅總走好——道路是光明的!
文明是只太陽鳥,只有舞動創(chuàng)新和堅守的雙翼,才能永續(xù)飛翔,才能恒放光芒,舍其一,則折其翼,人類只能聽到鳥之悲鳴。我們這個民族5000多年的持續(xù)燦爛,要歌唱廣大的創(chuàng)新者,要感恩無數(shù)的堅守者。
四
我們在蒙山望星空。
一顆,兩顆,三顆……人,哪能數(shù)得清星星!
無量無邊,這天空無邊,這星星無量。
燈泡用久了,得擦拭才亮;這星星也常擦拭塵埃嗎?要不,哪來這么星光瑩凈?
每個星都有顆心嗎?都做“致良知”的修持,“此心光明”,星就放光了嗎?
人們常說,地上一個人,天上一顆星。每顆星,光亮有大小,誠心閃光,就有了星光滿天;每個人,能力有大小,誠意出力,就有了力量無限。誠心誠意,就好!
平邑人,不論在本地,還是走四方,有誠在心,都能像星星樣閃亮。其實何止平邑人,天下人亦復(fù)如是!
五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看今夜天空多么清麗,大地多么寧靜!”
“我得一呢?”朋友問。
“您得一以靈!”
“哈哈,我連畫畫都不靈,您看我還能畫成嗎?”
“心誠則靈!您名叫希成,《中庸》上有句話‘誠者,自成’,這是需要記住的。誠者,成也,誠則成,不誠則不成!程頤說過:‘為事不以誠,則事敗?!?/p>
“大老遠的,您來一趟山里不易,進屋給我寫幅字吧?!?/p>
“秋夜一壺酒,蒙山萬世情。那就寫吧!”
鋪開四尺整張的宣紙,寫了荀子的“誠信如神”。
“不光個人要誠信,這世界大同,最需要的就是誠信,還是王陽明那句話‘立誠盡之矣’!”
今夜,茶香,酒香,墨香,仿佛連柔和的星光都透著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