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琴
白族
1
暮色蒼茫,水波粼粼,從洱海公園盛開的三角梅和隨風輕舞的垂柳絲間望去,一條鯨魚在遠處的霞光中安靜地游著。鯨魚的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就它所處的位置凹了下去,讓它身處一片彩霞之中,讓我能清晰地看到它是一條鯨魚,還有它游在洱海上空的重要性和特別性。
當然是重要的,要是沒有這條鯨魚,這幅精美的自然畫作就缺少了點什么,任憑柳絲怎么柔軟,海水怎么蔚藍,它都只是遠處的一片晚霞,一片將要沉入暮色中的晚霞,只會讓我徒生一些感慨。特別就在于,這條鯨魚是云做的,它本身就是晚霞的一部分,只是被晚霞以另一種形式分離出來。它就那樣在暮色中靜靜游著,讓一個暮春的夜晚變得爛漫可愛起來。
這就是洱海云,除了鯨魚,它有時還會以騰龍、雄獅、金魚、飛碟、螺旋、烈火、扇面、條帆、玉帶以及望夫女等等形態(tài)逼真的形象出現(xiàn)在洱海上空,讓人驚嘆世間還有這種不用人為的魔術(shù)。
此時暮春月末,洱海無月。若是中秋月夜,天上的金月亮倒映在海中,和天光、云彩、和海水相融相應(yīng),讓人流連忘返。
夜晚過去便迎來清晨。曙光中,洱海又變了顏色,那霞光不在遠處,也不躲在山后,而是直接滲入海水中,把海水染得金光燦燦,令人心曠神怡,充滿希望和激情。走進洱海公園門口的湖心亭,只見溫暖的霞光中有紅色的鴛鴦,有黑褐色的秧雞,有白色的海鷗。平滑的海面上有鴛鴦出沒水中蕩起的圓紋圈,有秧雞劃出來的平行線,有船帆桿拼接的菱形圖,一片柔美祥和的晨光美景。要是冬季,這里還有大量西伯利亞的紅嘴鷗在此過冬,那是另一種壯美的風景。
伴著這美景的,是海邊一個個清掃浮藻的的紅色身影。
洱海的一天開始了。
洱海的一天開始,我們的一天也開始。
洱海承接著我們的深情目光,我們了解著洱海的大理時光。
2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是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理市飲用水源地……”隨著磁性渾厚的男中音,我們面前的電子顯示屏上出現(xiàn)了巍峨雄壯的蒼山十九峰和蔚藍的洱海。
在大理,蒼山洱海一直是相濡以沫的一家人,十八條碧溪從緊密相連十九座山峰之間奔跑下來,流經(jīng)山麓一個個村莊,奔入洱海的懷抱。那十八條溪水流經(jīng)的地方,常年長著水稻、麥苗、油菜、山櫻、山茶、杜鵑、玉蘭、桃李、玫瑰……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冬天氣溫一降,蒼山頂一夜之間就白雪皚皚,銀妝素裹,經(jīng)久不消,成為大理久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也為洱海儲備新的水源。待到春風吹起,洱海邊的桃花、油菜花都盛開了,那山頂上的積雪才慢慢融化,為十八條溪水壯大力量,為洱海注入更多的水源。洱海有了蒼山流下來的水,越發(fā)壯美,用清凈透明的原色映照著巍峨雄壯的蒼山,調(diào)節(jié)著周邊的氣候土壤,滋養(yǎng)著萬千大理子民,讓這片土地水美草肥、牛羊成群,讓一個個大理子民在一山一湖之間,在一個個村莊的炊煙里繁衍生息、安居樂業(yè)。夏秋雨過天晴,山下的暖空氣便沿著山坡徐徐上升,在蒼山腰部凝結(jié)成潔白無瑕的云,這些白云或以花朵的形式在山頂開放,或用玉帶纏繞著蒼山,讓蒼山的風光更加俊美,也讓蒼山洱海之間的百姓感到更加幸福。
在這種幸福感中,洱海人織網(wǎng)、修船、出海、捕魚,盡情地享受著洱海帶給他們的豐富資源,他們夫唱婦隨漁舟唱晚,看金月亮從海邊升起,看月光把銀子灑在海面上,恬靜地過著一個個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日子。在洱??破战逃行囊粡埨险掌?,我看到了數(shù)年之前的洱海一角:數(shù)百張漁船??吭诤0?,鱗次櫛比,非常壯觀。而那些捕魚工具,則是以實物的形式被收藏了掛起來。依次看,分別是圍網(wǎng)、拖網(wǎng)、張網(wǎng)、大拉網(wǎng)、鱔魚籠、蝦籠、海螺籠,以及用來晾曬魚蝦的簸箕等,它們用另一種形式為我們講述洱海的歷史,讓我知道了洱海不僅有30 多種土著魚類,50 多種禽鳥,還有150 多種浮游植物。也讓我知道了上世紀80年代之前,洱海水質(zhì)良好,不僅可以淘米洗菜,而且還可以直接飲用。同時,我也知道了導致洱海出現(xiàn)生態(tài)危機的原因除了污染負荷增加,還有外來物種的入侵等導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
從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zhuǎn)型發(fā)展指揮部的電子顯示屏上看,洱海只是形似人耳朵狀的一個高原湖泊。要繞海一圈,沒個三五天七八天也是不能瀏覽全部的。我不是年年都去大理,我見過的洱海一直是蔚藍清澈的。看過洱海的日出日落,乘鐵船到金梭島體驗白族風情,也多次在各個方向與海水親密接觸,每次都會被水天一色的遼闊景象所震撼。但從眼前的電子顯示屏上,我直觀地看到了洱海1996年和2003年曾暴發(fā)的藍藻,那是一個讓人看了比較堵心的畫面,海水都被染成墨綠色,沒有讓我們心情愉悅的清澈透明。我是一個承受力不高的普通人,如果我親眼見到洱海的病態(tài),我想我也會生無名之病,好在洱海這種狀況沒有持續(xù)多久,大理州及時采取了取消網(wǎng)箱養(yǎng)魚、取消機動船等措施,開展退耕還林、退塘還湖、退房還濕地工作,在流域內(nèi)實施禁白、禁磷和禁牧,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讓我避免了生這種無名之病的可能。在兩張對比照片上,我清晰地看到了2003年的洱海和2014年的洱海。2003年10月,洱海西北部湖灣的洱海水面上像是漂浮著一層綠油,洱海東部的波浪也都是綠色的。到了2014年10月,洱海西北部湖灣的洱海水和天空一樣碧藍,海水中入駐的是那些天空中的云朵,讓人有些分不清是天在海里還是海在天上。而洱海東部的綠波浪早已變成了透明的清波,即便浪花一波一波涌過來,海里的沙石都清晰可見。
作為大理人民的母親湖,洱海像是一面鏡子,深刻反映著大理人民對她的種種態(tài)度。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大理州就對洱海進行了保護,進行了水污染防治、洱海流域保護治理、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等,讓洱海大多時間呈現(xiàn)出我們常見到的那種“水天一色,碧波蕩漾”美景,很多次去大理,我們都特意到洱海邊拍照留影,翻看那些泛黃的照片,還真沒有一張是水質(zhì)不清的,這讓我們總是生出身為大理人的驕傲之心,尤其是2015年1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洱海邊視察調(diào)研,更是讓我們大理人深感自豪。那日陽光燦爛,蒼山頂縈繞著一朵朵潔白的祥瑞之云,洱海水清澈見底,習總書記仔細察看了大理市灣橋鎮(zhèn)古生村的洱海生態(tài)濕地,聽取了洱海保護情況介紹后欣然與當?shù)馗刹亢嫌?,并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習總書記還說:“經(jīng)濟要發(fā)展,但不能以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代價。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wù),要久久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绷暱倳浀膰诟澜o了大理人民莫大的鼓勵,2015年以來,大理州更是強化了對洱海的保護治理工作。從“三清潔”到“四治一網(wǎng)”,從“七大行動”到“八大攻堅戰(zhàn)”,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全力保護治理洱海,實現(xiàn)了洱海水質(zhì)不斷變好,實現(xiàn)了流域有序發(fā)展,實現(xiàn)了清水入湖,也讓我們在她的懷抱中找到治愈自己的方式,找到了往前的方向。
除了蒼山十八溪,注入洱海的還有洱源縣境內(nèi)的鳳羽河彌宜河等河流,近幾年,我們劍川縣也在為洱海積極籌備水庫建設(shè)。不久的將來,滇西北老君山清冽甘甜的生態(tài)水也將成為洱海的重要水源。
1
樹木蔥蘢,白鷺紛飛。從鄧川收費站出來不久,我就在乘坐的中巴車上觀賞洱海邊的美景了。很多時候,我并不期望師傅走這條路線,它七繞八繞,遠沒有三塔公園旁邊那條路線好走,好幾次還遇到路況不好,到下關(guān)都比預計的時間慢了一個多小時。但這一次車子拐進洱海邊時我是高興的,甚至希望師傅開得慢一點,我可以多看看洱海邊的風景。當然,這些都由不得我左右,車子總是按它的習慣和速度在路上行駛著,讓一些柳樹、水鳥、船只、湖面進入我的視線,在我看清它們之后又再退出我的視線。潔凈的濕地,翠綠的柳枝……那些綠樹水草不斷滋養(yǎng)著我困倦的眼睛,讓我愉悅地欣賞了一大段海邊的風景。
相對于一片樹木一片水域,一些事物容易進入人的視線,又及其容易被忽略,看到和忽略,似乎只是眨個眼睛的事情?!疤以创濉薄?仁里邑村”“ 洱海漁村”…… 繼柳樹和水草之后,進入視野的又是一個個村莊的名字。汽車行駛的速度讓刻著這些字樣的大石頭迅速出現(xiàn)在眼前,又讓它們所代表的一個個村莊很快甩在了身后……然后,我就看到了大麗公路旁邊的鮮花、草莓、油菜、青稞和一些看不出品種的果木,我的精神一下子振奮起來,這些田里以往生長的是大蒜,這段時間已經(jīng)是它們的成熟期,沒有這般繽紛色彩,也沒有這般宜人景致。它們也不是東一塊西一塊生長在各家各戶的農(nóng)田里,而是以花海、基地、果園等成片成林的氣勢沖擊著人的視野,讓一個個頭戴遮陽帽、身穿各色裙裝的女孩子跑到里面去搔首弄姿,拍照留影。我留意著路邊的牌子,在一個個寫著“保護洱海人人有責”“保護洱海保護母親湖”“發(fā)展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減少面源污染”的牌子中間找尋,終于用手機抓拍了一個油菜旁邊的小牌子,放大細看,上面寫著:古生村綠色生態(tài)油菜種植示范基地,中間商標兩邊分別是“洱海”和“環(huán)?!保旅媸窃颇享橈L洱海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
原來這些是古生村的田地。我已經(jīng)快到古生村了。
2
“古生白族話叫‘稿赫’,是放生的意思?!蔽疫@是第三次來古生村,但卻是第一次聽這句白族話。和前兩次(2015年和2017年)一樣,我此次也是從大麗公路拐進平坦的通村路進入古生,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村莊青瓦白墻的白族民居。不同的是,前兩次村里進行進村路主干道和污水綜合管網(wǎng)建設(shè)工程,我們都是在村口停車后再慢慢來到中心廣場的。而這次這些設(shè)施都建設(shè)好了,村里子已然沒有了橫七豎八的各種電桿電線,干凈整潔,我走在石板路上的腳步自然是輕快了很多。
要是沒有“稿赫”這個白族話在里面,我肯定也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古生兩字就是放生了。但有了“稿赫”這個叫法,我內(nèi)心忽然激動起來。我曾經(jīng)對古生兩字譯過來就是放生感到不透徹,“赫”音在白族話中是生的意思沒錯,但“稿”這個音,我們從來都是疼愛、愛護的意思。我忽然意識到“古生”這兩字的重大意義,把我之前對這兩個字的認識作了總結(jié):疼愛生命。泥鰍具有生命,洱海具有生命,洱海邊的一切都具有生命。疼愛包含行為更具思想,救生,放生,護生,尊重和護佑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那么,有了這個原則,古生不只是一種放生行為,古生的意義遠在放生之上。
正值春光明媚,和風融融,村心廣場中300 多年的大青樹發(fā)出了片片嫩葉,西面福海寺和本主廟水晶宮的花木正在正午的陽光下蓬勃地生長著。不是節(jié)日,大青樹東面的古戲臺上沒有上演戲劇,戲臺下也沒有群眾在打《霸王鞭》,而是有一槽一槽盛開著的小花。那五顏六色的小花同在一個木槽里盛開,就像旁邊民居上壁畫的各民族同胞,穿著鮮艷、明亮的民族服裝,在春風中歡快歌舞。寂靜是暫時的。要是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三,這里就不是如此安靜了,一年一次的原生態(tài)傳統(tǒng)民間大型接本主活動在此舉行,村中各家長者拿出精心準備的貢品來叩敬本主,敲鑼打鼓迎接本主,用最傳統(tǒng)的儀式來叩敬他們心中崇拜的英雄本主,并在古戲臺前進行已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繞三靈”演出。那“繞三靈”演出具有非常的吸引力,由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一男一女領(lǐng)銜主演,男子頭纏大白包頭,身穿雪白對襟衣黑領(lǐng)褂和彩色綢褲,腳穿綴有紅絨球的彩線涼鞋,臉上涂著胭脂,打扮得十分風趣,女子也身穿鮮艷的白族服裝。表演時兩人都帶著圓圓的墨鏡,各用一只手共扶掛著葫蘆、彩綢楊柳枝,另一只手分別執(zhí)拂塵和綠色綢扇,二人邊舞邊唱,唱詞幽默詼諧,逗得人群不時開懷大笑。
沒有戲劇上演,倒是可以對古戲臺近觀細賞,古戲臺精妙絕倫的雕梁畫棟和飛檐翹角是我家鄉(xiāng)多見的,但戲臺兩側(cè)短照壁上栩栩如生的青龍白虎雕塑卻是只有在此才能見到。有140多年歷史,幾經(jīng)修復,臺上不知上演過多少戲劇。人生如戲,看額枋兩邊雕刻的“忠”“ 孝”兩個大字及青龍白虎雕塑兩旁詩“飛潛知用舍,龍靈豈水深;虎武其文柄,變化展經(jīng)論”,那由村民扮演的戲劇中,一定有他們對生活的真情實感和質(zhì)樸愿望,那村民跳霸王鞭的場子,也一定撒過不少幸福的淚珠和汗水吧。
古戲臺邊小溪流清澈見底,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順著小溪流東行不遠便是古生村洱海之濱回春閣觀景臺。這里是古生村村民在洱海邊休閑的主要場地,也是古生村民的重要放生場所,還沒進來,便見到有人在用毛巾擦拭古生村路線示意圖。往前,是競相綻放的海棠、黃金菊、木茼蒿等鮮花以及石欄邊觀景的游人。觀景棧道邊的濕地里,長著蘆葦、茨菇和楊柳。村中老人每天見幾回此情此景,陽光熱烈的時候他們就坐到樹蔭下休閑,要是有人問古生村的歷史或洱海的保護治理情況,他們便滔滔不絕如數(shù)家珍:“這可是國家主席來過的地方哩!”“總書記就是在那石欄邊觀看洱海的,近些年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咐,家家戶戶自覺保護洱海,早就不到洱海里洗菜洗衣物了。洱海水清了,我們的心情非常愉快,感覺日子過得越來越幸福了。”
此時水少,回春閣前洱海邊的石頭沒有被海水淹沒,一些泉眼正從明晃晃的石頭間涌上來,我原以為那是和我們劍湖里一樣的自涌泉,一問才知是那些水來自蒼山十八溪之一的“陽溪”,它們長年不絕地從蒼山奔騰而下,穿村而來,隱沒在龍王廟下,然后又以此種方式從龍王廟前涌出來,匯入洱海之中。真是別出心裁。
白族人敬愛山水,各地都有龍王廟。但古生村的龍王廟里除了供奉著威風凜凜的四海龍王,還在兩旁供奉著唐代高僧玄奘和徒弟豬八戒、沙僧的塑像。這是以前見過的所有龍王廟中沒有的組合方式,常常令初來者忍不住要探究一番。當然,那一定是有故事的。相傳,唐僧師徒到西天取得真經(jīng)返回東土廣傳佛經(jīng)途中,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三這天,準備從古生村渡過洱海。船剛起航,海邊棕樹上一只烏鴉突然怪叫,龍馬受驚,腳下一滑,唐僧師徒、白馬和經(jīng)書紛紛落入水中。下沉的經(jīng)書有的被魚吞吃,有的沉入海底,沉入海底的經(jīng)書被泥鰍發(fā)現(xiàn),它們便齊心協(xié)力把經(jīng)書由海底拱到海面,讓唐僧師徒得以收回經(jīng)書。佛祖知道此事,就在每年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三這天,讓佛家子弟到洱海邊敲打木魚,讓魚把吞食的經(jīng)書吐出來,以明因果報應(yīng)之理,而為了表彰泥鰍搶救經(jīng)書有功,在這天放生泥鰍,以揚佛祖好生之德。后來,眾信徒在古生海邊修建龍王廟,把此地作為“放生”場所。每年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三也成為約定俗成的“放生日”。這天,附近村寨的人們都會來到這里設(shè)壇祭拜,完成一個個敬香、誦經(jīng)的儀式,并虔誠地將泥鰍等放歸洱海。有一年我也想來參加古生村的放生活動,但因種種原因沒有來成,倒是從一位博友博客里看到了他拍攝的完整過程。放生當日,洱海邊人流擠擠,老奶奶們?nèi)耸忠粋€放滿祭品的竹籃祭貢唐僧師徒,又點香誦經(jīng)敲木魚祭洱海,最后把一桶桶泥鰍放歸洱海,場面非常壯觀。
關(guān)于對放生的執(zhí)著,我有切身的體驗。有一春干之年這個時間的晚飯后去散步,路過田邊一個水溝,溝里剛流過水,但已經(jīng)停止,很多的泥鰍和小魚便擠到幾個還沒有干的水窩里,有些就露在草面上奄奄一息。當時天色已晚,看到旁邊菜地里有個澆水用的小小池塘,便把那些個小魚兒小泥鰍捉拿進去,想著第二天再來把它們撈出來放生到劍湖。第二天我們?nèi)プ呱阶吡私?,回來已是腰酸腿疼,但念著那些小魚兒小泥鰍便拿著水桶、笊籬、鉗夾等工具去找那些小魚。那天大曬,不經(jīng)水的溝已經(jīng)被陽光烤干,但那些小魚兒還在小池塘游來游去,它們不知道身處的小池塘只是菜農(nóng)用來澆水的,并不愿意配合我們,花斑魚竄來竄去,泥鰍鉆到塘底,我們用笊籬和鉗夾把它們撈的撈捉的捉,天快黑了才把看得到的那些全部整到水桶里。已經(jīng)走不到劍湖邊了,沒辦法在暮色中找到一個大水塘把它們?nèi)胚M去。由此我非常敬佩古生村的放生活動,我知道那絕不是一個形式,而是一個村莊骨子里對生靈的愛護疼惜之心。
從觀景棧道走過,迎面就碰上各種游人。我們想在棧道中間一塊四方的觀景點上拍照留影,不料被一對新人和幾個攝影師占據(jù)拍婚紗照,只好走開向前。四處看,遠處蒼山頂上白雪閃閃,眼前洱海碧波蕩漾,沙洲綠樹,海鷗嬉戲,玉洱銀蒼特別美麗,穿婚紗的年輕人們正在攝影師的指揮下,以蒼山洱海為背景,定格他們的種種幸福表情。我到前面也留下了最喜歡的畫面:面朝洱海大聲呼喊的我,把洱海中間原本離我很遠那一樹枯木寶貝一樣抓在了手中。
3
鳳鳴橋橫跨在村莊北邊的雞鳴江上,干凈的青石板有被河邊樹枝篩落的斑駁光影,呈現(xiàn)一種別樣之美。橋上有一塊和別的石板大小差不多但石質(zhì)顏色不一樣的石板,若不是橋頭納涼的老人提醒告知,我們都不知道那塊石板叫鎮(zhèn)橋石。單孔的石拱古橋下,一河清水正潺潺東流。
“莫看此橋不大,它是我們古生的龍頭,是古時南北通行的主要橋梁哩!”
“龍身指哪里?”
“就是你們從水晶宮來這里這條路,它是我們村從古至今的重要通道?!?/p>
“為何橋叫鳳鳴橋,河卻叫雞鳴江?”
“呵呵~那是因為雞不夠好聽嘛!橋就稱鳳鳴橋嘍。雞鳴江現(xiàn)在也不叫江了,改稱作陽溪哩?!?/p>
“鳳鳴橋有故事嗎?”
“咋個不有!橋已有500 多年歷史了,是明代白族學者楊黼先生所建,都說那楊黼先生還是個仙人,修建鳳鳴橋時洪水爆發(fā),都靠他用仙術(shù)退去洪水,橋才順利建成。若不是楊黼先生會仙術(shù),我們古生恐怕就被洪水沖嘍!”
……
一老一少,一問一答,干脆利落。我算是聽明白了,陽溪是蒼山十八溪中汛期水量最大的一條溪流,舊時防汛特別緊張。鳳鳴橋已有500 多年歷史,清嘉慶(1804年)經(jīng)村人重修并立橋名碑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邑人兩次重修,多少年來,村人就是靠這座橋過往南北的。作為洱海較為重大的水源流,已經(jīng)得到了綜合性的整治?,F(xiàn)在,從陽溪上游箐口至下游環(huán)湖公路,河床已經(jīng)拓寬,河堤、河底都進行了生態(tài)修復和改造,不僅入湖口濕地得到恢復,建設(shè)了生態(tài)廊道、景觀游憩道路等,沿河也進行了農(nóng)田低污染水處理,而鳳鳴橋北的那大片農(nóng)田,已經(jīng)在2017年實施保護洱海“七大行動”以來流轉(zhuǎn)給了云南順風洱海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镜三堫^企業(yè),種植有機水稻、生態(tài)油菜,有效控制了洱海的面源污染。
那一口一個“先生”,也讓我深深記住了楊黼這個名字。
從鳳鳴橋下來,我們沿著村中的石板路向海邊走去,看到一個院子的大門開著,里面的水龍頭下面有兩盆衣物,我產(chǎn)生了進去看看的念頭,我們用白族話在門口打了招呼,院子里的李大媽便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去。進去一看,院子干凈整潔,里面有紅艷艷的三角梅,有結(jié)滿黃果的橘子樹,還有各種各樣的盆栽,很是清爽舒適,那宜人的花香也緩解了我們在陽光下行走的疲乏。最讓我感到親切的是房屋的裝修風格跟我們劍川白族沒有差異,木質(zhì)的門窗,雕花的格扇門,中堂格扇門前還有五六個高腳椅子,我一看便認定81 歲的李大媽是好客之人,那些高腳椅子是她跟其他老人聊天時坐的。李大媽也不否認,她除了熱心地給我們介紹他們用水排污的情況,還關(guān)心地跟我們說可以上她家的衛(wèi)生間,說他們的衛(wèi)生間都是水沖式的,干凈得很。我們都沒有上她家的衛(wèi)生間,但這貼心的關(guān)愛讓我很是感動。私家空間,在別的地方是難得有這種照顧的。在她細心的介紹下,我不僅知道了村里人的生活污水都從那些黑色的小管道通往村里的主管道,再到污水處理廠,經(jīng)處理后出來再進入觀景棧道邊的濕地,最后清凈地進入洱海。
李大媽除了熱心,記性也很好,她準確地記住了1996年和2003年洱海爆發(fā)藍藻的情景:一片片濃綠色的物體覆蓋在水面上,像是干凈的水盆里倒了綠色油漆,看了之后令人驚懼不安,一顆心像被頑石壓住,總是透不過氣。我非常能體會李大媽這種心情,我分別在不同年齡段不同季節(jié)與洱海親密接觸,但沒有見過洱海大面積爆發(fā)藍藻的情景,但在家鄉(xiāng)田間地頭有泉眼的池塘水井見過綠色藻物,那些綠色藻物先是生于池塘或淺水井的邊緣,和水交融在一起,很難把它們徹底分開。鄉(xiāng)村人少,這些池塘和水井里有泉眼流的是活水,那些綠色藻物也沒有把它們?nèi)扛采w,要是有人挑水喝水看到把它們舀出去或把水井清洗一遍,水井也能干凈一些日子,要是五六天七八天沒有人來挑水,它們又出現(xiàn)在水里了。綠色藻物少的時候大多人不以為然,但多了水便帶著一股腥味,即使很淡,偶爾喝一次,也令人心里很不舒服。像洱海這么大的湖泊發(fā)生藍藻,在周邊生活的人們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洱海邊生活了一輩子的李大媽知道,洱海水受污染生病了。這污染來自于洱海邊日益增長的游客,來自于他們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跟古生村很多老年人一樣,她最直接的方式到洱海邊的龍王廟上香跪拜。用最誠摯的方式和心意祈禱,祈愿風調(diào)雨順,洱海萬古長清。祈禱之余,見過了幾次藍藻爆發(fā)的李大媽也知道,祈禱只是她對藍藻的最初反應(yīng),要讓眼前的海水回歸清澈,需要科學的引導和治理措施,更多的是需要他們這些居住在洱海邊、靠著洱海滋養(yǎng)的人們自省自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配合黨委政府做好分內(nèi)之事。他們?nèi)∠司W(wǎng)箱養(yǎng)魚,不再開機動船出海,把不該占的田地池塘退還給了森林和洱海,把不該建的房屋面積退還給了濕地。
跟李大媽相比,坐在我身邊51 歲的古生村村民楊八科每天都要順著陽溪巡查好幾次。30年前。和村里的很多人一樣,楊八科也沒有保護洱海的意識,什么都往水里倒,看到藍藻發(fā)生后他心里感到十分害怕,下意識地用自己的言行減少和引導別人減少對洱海的損害。當上古生村十一社社長后,他積極參與洱海保護治理工作,發(fā)現(xiàn)有人在河里或洱海邊洗菜、洗衣服等有損洱海的行為就毫不留情地制止和教育,成了洱海的鐵面保護使者。
“過去我們也配合村上做,但沒有近幾年這么自覺自愿和積極,現(xiàn)在全村人都把保護洱海當成自己的重大事情來做了!”我一點也不懷疑此話的真實性,如果我聽到的是標榜之言,我可能還會有些遺憾。身為普通百姓,我知道生存立足的艱難,也知道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古生不是洱海周邊最典型的漁村,但自古以來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古村也是一直靠海吃海,他們一直循規(guī)蹈矩放生救生,但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有時也與他們內(nèi)心的愿望有所沖突。家住洱海邊,這些相互作用是明顯而直接的,比如我第一次來古生村時在海邊看到的死魚也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比如他們看到污水進洱海后心里的矛盾和不安。但此刻我聽到的是自省之言,這自省中的誠意和愧疚讓我感到溫暖而踏實。
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隨著時光的流逝,洱海人都深切地知道,只有洱海水清,日子才能過得舒心自在,子孫后代才能興旺發(fā)達。近年來,他們不僅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也深切地懂得了保護洱海的重大意義。和洱海邊的眾多村寨一樣,他們積極響應(yīng)各級黨委政府的號召引領(lǐng),配合政府取消了魚塘或網(wǎng)箱養(yǎng)魚,收回了偷偷放進洱海的“地龍”,關(guān)停或拆除了經(jīng)營不錯的客棧,積極自覺參與和自我開展 “三清潔”活動,開展村民自治,發(fā)展生態(tài)種植,相互監(jiān)督相互學習,主動放棄長久以來的禽畜養(yǎng)殖,用昔日捕魚的小船來清運洱海垃圾……把洱海還原成游客爭相進來的模樣。
保護治理任重道遠,就在我來古生村之前,在大麗路邊,我還見到了很多工作人員正在安裝的各種粗大的排污管道。有領(lǐng)頭雁帶領(lǐng)著,有城鄉(xiāng)一體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體系,有群眾的自覺意識,洱海將永遠是最好的洱海,古生也將永遠是最好的古生。
4
鄉(xiāng)愁小院就在村東的環(huán)海路邊,除了墻壁上進門即見的刻有“記得住鄉(xiāng)愁”的匾牌,院子里有鮮艷的三角梅、茶花、杜鵑花,各種各樣的小春花、小小的觀賞漁船……就像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工作期間來到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態(tài)保護情況時看到的一樣,房子雕梁畫棟,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
那天不是節(jié)假日,但來鄉(xiāng)愁小院參觀的人不少,原以為進門要先探問一下主人打個招呼,但看到大家進出鄉(xiāng)愁小院就像進出自家一樣自由自在,那些穿各色衣服,各種打扮的游客進去一個個房間參觀、拍照,又圍著坐在院子中間鋪了藍色扎染桌布的桌子邊喝茶、合影,可見鄉(xiāng)愁小院早就對游客開放,小院的主人李德昌今天也對人講了不少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家跟他們一家及村里的鄉(xiāng)親們圍坐在一起拉家常,叮囑當?shù)馗刹咳罕娨欢ㄒWo好洱海的情景。身為大理人,我們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在比較正式和嚴肅的場合聽講學習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的情況,記住了總書記對干部群眾和全村人“一定要保護好洱?!钡膰谕?,一次次向往著未來,也是這里有讓人放不下的鄉(xiāng)愁。
堂屋里有總書記視察古生村時的留影和《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左右兩邊房間一間放著印有“鄉(xiāng)愁小院”的茶餅和洱寶話梅等本地特產(chǎn),一間展示鶴慶新華村手工打造的銀器。時隔四年多,李德昌和古生村人都清楚地記得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時的點點滴滴。那天看完洱海,習總書記就沿著海邊的小道信步來到李德昌家里,他走進廚房揭老土灶上的鍋蓋詢問他家的生活情況,稱贊他家堂屋格子門雕工精湛、家里整潔美觀、保持著良好家風,并念了一遍李德昌孫子的“取名帖”說帖子文氣名字取得好,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在李德昌家的小院里,總書記和鄉(xiāng)親們圍坐在一起,跟他們拉家常,關(guān)切地問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和收入情況,聽他們介紹村里開展“三清潔”的情況,夸贊他們“很重視生態(tài),把環(huán)境和生產(chǎn)結(jié)合得很好,人與自然結(jié)合得很好,污水垃圾處理得很好,符合遵循自然的生活方式?!备麄冋f:“這里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xiāng)愁。”總書記還說:“看到你們的生活,我頗為羨慕,舍不得離開。”習總書記親切、和藹的音容笑貌深深地銘刻在了李德昌和鄉(xiāng)親們的腦海中。也就從那一刻起,這位從年輕時候起就從事各種經(jīng)營的耿直白族漢子便決定: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帶頭宣傳洱海保護,帶頭講大理鄉(xiāng)愁故事。他停掉了收入可觀的經(jīng)營,把習近平總書記把自己的家打造成白族文化特色突出的“鄉(xiāng)愁小院”,敞開大門歡迎參觀來訪者,給客人燒水倒茶,一心一意向來家里觀光的游客宣傳洱海保護和黨的方針政策。四年來,他的鄉(xiāng)愁小院已經(jīng)接待過20 多萬人次的游客,2016年有4000 多人次來參觀那一天,他家里的燒水器一刻都沒停歇,他自己更是忙得不亦樂乎、顧此失彼。
保護洱海需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鄉(xiāng)愁故事也要大家共同來講。老伴因病去世后,李德昌叫回了在外經(jīng)商的兒子兒媳,騰出幾間房子擺上了貨真價實、具有白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在院子里辦起了家庭小商店……平均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李德昌的“鄉(xiāng)愁小院”已經(jīng)成為古生村和大理的一個著名旅游景點。
鄉(xiāng)愁小院門口這一段是洱海沙灘地,有各種綠樹遮擋,我們走上去沒有覺得灼熱晃眼,而是清涼舒適。樹蔭下,有一些小孩子在開心地玩著沙子,隔了數(shù)十米的海水中有兩對樹樁,像是在海里昂首暢游的一對灰鵝。海水送來一陣陣歡快的浪花,也送來一些漂亮的螺絲貝殼。我在水邊撿了一個大的貝殼,欣賞完又把它放入了清凈透明的海水中。這一片灘地,還是舊時的鴛鴦洲。古時洱海有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的自然美景,古生村的灘地就是四洲里的鴛鴦洲。此刻沒有鴛鴦只見海鷗,但若時光回到舊時,沙洲上棲息的是一群群一對對的鴛鴦。每天旭日東升陽光把水面染成橘黃色,它們就出雙入對在水面戲水,吸引不少才子佳人吟詩作賦,成為洱海的著名景點。本地青年男女更是喜歡來此談情說愛,他們唱民歌、賽才藝,留下不少故事與佳話。
不覺間太陽偏西,水面起了陣陣波紋,海風把一群聚集到這里嘻戲的海鷗和一只白鷺秋千一樣蕩來蕩去。這也是李德昌每天來回的地方,小時候去洱??诳柿司团跗鹚鹊乃麑Χ5母星榉浅I詈?。四年來,他牢記習總書記關(guān)于保護洱海的囑托,把守護洱海作為己任,用心用情守護這個高原湖泊,立志和古生人一起把水變得比以前更好。他每天清晨到洱海邊走一走,記錄著洱海的變化。就在那一天,我還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了看到了他拍的洱海視頻,跟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分享他家門前的洱海清韻。
四年來,他家門前的洱海水質(zhì)一年年變好,2015年還保持著6 個月二類水質(zhì)的洱海,2018年已經(jīng)有7 個月保持了二類水質(zhì)。同樣地,他生長的古生村變化也一樣大。2015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的古生村,于2017年實施了民族團結(jié)進步示范村建設(shè)項目,并在同年榮獲“‘九康杯’2016年中國美麗鄉(xiāng)村百佳范例”,還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經(jīng)過保護建設(shè)的古生村保持著古村的自然格局和民族特色,讓我們在村中就望得見山、看得見水,一次次離開之后,又一次次地回來。
2018年,古生村已作為大理州首批鄉(xiāng)村振興試點啟動了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隨著一年年春風的吹拂,這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白族古村,正和喜洲、才村、桃源、雙廊、挖色等其他分布在洱海周圍的十多個美麗鄉(xiāng)村一樣,煥發(fā)著新的光彩。下一次來,海水應(yīng)該更清,古生也應(yīng)該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