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德福
有個朋友,總埋怨世道不公:詩詞楹聯(lián)學(xué)會周年慶典,無人知道他是常務(wù)理事;從部隊復(fù)員后戰(zhàn)友聚會,許多戰(zhàn)友都想不起他是誰。因此,他十分懊喪。一次翻看影集,發(fā)現(xiàn)每次合影留念,自己總站在后排邊上,目光呆滯躲閃,仿佛要逃離鏡頭……頓悟:自己一直在壓抑個性,怯懦地以一種模糊不清的面目存活于世。原來,不是別人記不得自己,而是他把自己給弄丟了。
每個人都想找到對的自己,這沒錯。其實,別把自己活丟了,這更重要。
荷蘭《小約翰》里面有個故事:兩個蘑菇在那兒說話,一個小孩過來插嘴說:“你們是有毒的蘑菇!”兩個蘑菇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人想吃掉它們,才會出現(xiàn)“有毒”這個問題;而對于蘑菇來說,若人不去招惹它們,它們就會活得好好的,始終是美麗、漂亮、可愛的蘑菇。我們有多少人就是自己的“蘑菇”?我們本來擁有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可往往因為別人的目光,而輕易把自己丟失了。
有的人,總愛打探別人的事情,一聽別人有什么事了,就來精神,特別興奮。有些人,愛攀比,只要看見利益就想爭,但凡看到別人的好,流出的哈喇子里都帶著恨。這樣的人每天看到的是別人,想到的是利益,無形之中,就把自己弄丟了。
把自己弄丟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丟失了自己,就是丟掉了自己的靈魂。
靈魂的缺失會導(dǎo)致自我的混亂,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自己能夠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這些問題一旦想不明白了,整個人也就陷入了混沌的狀態(tài),也就是內(nèi)在的自我與外在的環(huán)境的不平衡狀態(tài)。
理智的人會時常鞭策自己,要珍惜并保持一個完整、獨立、有個性的自己。
羅素說:“整個人類的生命,宛如一道壯闊的洪流,從不可知的過去,洶涌地沖向不可知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只是這道洪流中的一粒水滴、一個泡沫?!?/p>
看看東坡居士,因“烏臺詩案”受到致命打擊,然而他堅守生命之塔,直面慘淡人生,從不忘為官本職,積極為民,豁達(dá)于世。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在這個星球上,我們都是匆匆過客,轉(zhuǎn)瞬即逝的獨立過客。
人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如此短暫的人生,既然擁有了,為什么不去好好把握,好好享受呢?有些事情,既然你選擇了,那就不要輕言放棄!無論遭遇什么,哪怕結(jié)果會失望,也坦然無所畏懼。畢竟,努力了,也盡力了,輸贏又如何!沒有必要讓別人的評價遮蔽了自我,更不要讓別人的目光盯沒了自我。
無論生活如何,都是一天一天地過,千萬別把自己活丟了,做人要大度淡定和開懷坦然。凡事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不為金錢所奴役,不為美色所誘惑,不為浮名所羈絆,不為世俗所牽制,不為細(xì)枝末節(jié)而糾纏不休,不為蠅頭小利而斤斤計較,不為暫時困難而怨天尤人,不為細(xì)小挫折而心灰意冷,從而讓自己活得灑脫、輕松、自在、滋潤。
(摘自《悅讀》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