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靈
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叫云安廠?!皬S”為舊稱,因鎮(zhèn)上有一個大鹽廠,清代實行“以廠統(tǒng)井”的鹽監(jiān)建制得名。
來鎮(zhèn)上做生意的下江人十分羨慕這個地方,說云安廠是金窩窩,這里的鹽鹵水像一股股銀水流淌。這話有童謠印證:“女娃子,快快長,長大嫁到云安廠,三天一個牙祭,五天一個膀,半個月關回餉?!?/p>
有一天,我爺爺來云安廠“走人戶”(走親戚),姑爺和他一邊裹葉子煙抽,一邊擺龍門陣:“老漢,你信不信?外面再劣的煙葉子,進了云安廠,要不了幾天,味就醇和了。”在當地人看來,云安廠的空氣里彌漫著鹽蒸汽,滋潤了煙葉。
我常聽姑媽念叨:“精香百味,沒得鹽有味兒?!惫脣屵€給我擺過一個龍門陣。她說,從前有個皇帝問廚子:“世上什么東西最好吃?”廚子回答:“鹽?!被实酆苌鷼獾卣f:“天天吃的鹽有什么好吃的!”他認為廚子欺騙了他,便殺了廚子。后來,其他廚子都不敢給皇帝的菜里放鹽,皇帝吃了幾天,就再也吃不下了。
過去貴州人吃鹽,流傳著一句話——斗米換斤鹽,是說鹽的金貴。斗,古代量器,雖然各個年代的換算標準不一,但一斗米起碼有十幾斤重。而實際上,貴州很多地方50斤大米才換得一斤鹽,最多時要70斤大米才能換到。他們在菜里不放鹽,做湯的時候,才把鹽放在鍋中滾幾下,再拿出來。這種吃法叫“牛滾凼”,有的地方叫“洗澡鹽”“涮涮鹽”。
買不起鹽,又買不到鹽,很多人家只能吃悍椒代替,那是一種又小又辣的辣椒。在黔東南山區(qū),據說有的村民30年沒吃過鹽,他們以酸菜湯代替,甚至用稻草灰泡了水煮菜吃。因為稻草灰含鈉、鉀成分,有咸味。
河南有個老作家,在小說里也寫了一個親身經歷的鹽故事。河南西部深山里,一住戶家里來了客人,主婦會弄一碗鹽開水,放入小卵石,擺在桌子中間。吃飯的時候,客人夾起石子,用嘴抿一下味兒,又放進鹽水碗里。吃幾口飯菜后,客人會再抿一下石子。
這些吃鹽故事我都相信,只是不解貴州人的吃法。鹽為粉狀物,在湯里一“滾”,不就化了么?還能拿起來?
有一次,我和謝老夫子擺龍門陣,才解開了疑惑。20世紀60年代初,謝老夫子在貴州修鐵路,看到當地人煮湯,提著一塊像石塊的東西。“石塊”中間鑿有一個小孔,用細繩拴起,順著鍋邊涮幾圈后,馬上提出來。謝老夫子以為這有什么講究,便問“石塊”是什么,對方回答是鹽。謝老夫子進一步弄清這叫“炭巴鹽”,為堅硬的塊狀。川鹽入黔路程時間長,先沿烏江船運,起岸后由人背馬馱,又因山區(qū)雨霧天氣較多,“炭巴鹽”在運輸途中可減少受潮損失。
熬制炭巴鹽,從點火、注鹵到煎干、冷卻,大概需要四天四夜才能成形。我以為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形如炭塊,又是黑色。謝老夫子卻說,炭巴鹽是米白色的。老鹽工“笑羅漢”告訴我,炭巴鹽是燒煤熬出來的,所以才叫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