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福清少林寺的歷史文化價值與保護利用

2019-11-12 10:55翁偉志
閩臺文化研究 2019年4期

翁偉志 薛 菁 楊 琮

(閩江學院 人文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清少林寺,位于福清東張鎮(zhèn)西北部的少林自然村,古時這里為長東鄉(xiāng)新寧里轄境。寺院遺址在上世紀90年代被發(fā)現(xiàn),一時成為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關(guān)于福清少林寺的討論文章多包含在有關(guān)福建“南少林”的討論和考證福清少林寺歷史的兩個主題之下,從文化遺產(chǎn)保護利用角度進行論述的較少。

一、福清少林寺的沿革

(一)文獻記載

關(guān)于福清少林寺的由來,民間相傳是河南少林寺于唐代派(或逃來)武僧南下創(chuàng)建的,也有一說認為是外來移民所帶來的,“當移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遷往新的定居點時,由于懷念故土,往往以家鄉(xiāng)地名命新土。這是農(nóng)耕文明孕育下的漢民族常習?!币虼擞袑W人認為福清少林寺的建立緣自晉唐時期“以河南中州人為主體”的移民潮中,移民或僧侶對故土景物的眷戀。但此二說因無明文記載而無法確證。

關(guān)于福清少林寺的記載,方志中僅有以下3條。

宋《三山志》載:“東林院,新寧里,舊產(chǎn)錢一貫一百四文;龍溪院,同里,舊產(chǎn)錢二百二十文;少林院,同里,舊產(chǎn)錢一百七十七文?!?/p>

明《八閩通志》載:“方樂寺、東林寺、后塘寺、龍溪寺、招福寺、龍居寺、少林寺、大仵寺?!辈㈦p行小字注:“以上八寺在新寧里……通上凡七十七寺,俱洪武間并入報慈寺”。

明《福州府志》載“方樂寺、東林寺、后塘寺、龍溪寺、招福寺龍居寺、少林寺、大仵寺”等寺廟的記錄,后以小字注:“以上一百四十三寺今廢?!?/p>

從上述記載看,福清少林寺的始建年代無法知曉,其存續(xù)時間主要在明以前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因朱元璋對全國佛教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福清少林寺遂被并入報慈寺,隨后不復見于史籍記載。

(二)考古發(fā)掘

1995年至1998年,福建省博物館考古部和福州市考古隊聯(lián)合對東張鎮(zhèn)少林寺遺址,先后進行了三次的考古發(fā)掘??脊抨犜趶浝丈胶突⒁яR山2處地點,清理出兩組保存較好的古代寺廟建筑基址,出土了大批珍貴的古代文物。

位于彌勒山麓的宋代建筑群遺址是當時寺廟的主體建筑遺址,雖然局部受到元、明之后的修改和打破,但是整個建筑的布局結(jié)構(gòu)仍然比較嚴整清楚。主體建筑是古代傳統(tǒng)的山門、前后殿堂與前后院的廟堂結(jié)構(gòu);有著中軸線的四合圍院式的布局。在彌勒山遺址中的不同遺跡可細分為五期,時間最早的建筑可以達到五代時期,其后是兩宋時期的大型建筑,元明時期也有部分建筑,最晚可到清初。其中,南宋時期是規(guī)模最大、結(jié)構(gòu)最嚴整的殿堂、院落寺廟建筑群。之后的元、明時期僅局部地方進行了再建和改建。

在寺廟建筑遺址的考古發(fā)掘中還出土了許多歷史文物,主要是建筑材料、構(gòu)件和日常生活遺物等。在遺址中出土的203枚金屬錢幣,質(zhì)地為銅、鐵兩種。其中有106枚錢幣可辨認錢文,其中78枚為北宋錢幣,17枚為南宋錢幣;建筑材料中的數(shù)十件瓦當基本為宋元時期的產(chǎn)品;在寺廟周邊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記錄少林僧人信息的橋梁、石盂和石碾等,上書“大觀”“慶元”“紹定”等字樣,也是兩宋時期皇帝的年號。

上述考古發(fā)掘資料,確證了福清少林院的存在,并可推斷其活躍期為兩宋,該寺可能存續(xù)到清初。在清初之后,寺院徹底毀廢。

(三)與河南少林寺的淵源

從考古發(fā)掘的文物來看,歷史上福清確實存在以“少林”為名的寺院。在地面橋梁和出土的文物中,多處可見“少林”的信息。如在寺廟遺址附近少林下洋橋石板上刻有文字“少林院沙門……”,在馬洋亭下橋的石板上刻有行楷“少林院僧……”;同時期的另一塊亦刻有“少林院”字樣。陶瓷器是這個遺址中的主要出土遺物,其品種十分豐富,除少量明清瓷片外,大部分是宋元時期,其中一部分瓷器的底部、口沿,寫有“少林”字樣,共計“少林院用”1件、“少林”7件、“少林會司”2件、“少林常住”1件等。

從稱謂上看,福清的“少林院”與河南“少林寺”之間應(yīng)有一定的淵源。雖然在文獻中不見記載,按一些學者的主張,唐時,一些名僧尊宿酷愛舊山,外地道俗迎請說法,每每將說法之地以其舊山名之,以示尊重。比如希運禪師最初在福清黃檗山出家,后在安徽宣城講法時,“酷愛舊山,還以黃檗名之”。由此看來應(yīng)有高僧從河南將少林文化帶至福清的可能。

從形勝來看,兩寺的所在及周邊地貌也極為相像。河南少林寺的選址有獨特的標準。據(jù)《續(xù)高僧傳》 載:“當年天竺高僧佛陀從西域跋涉東來,看到幽邃的嵩山很像一朵蓮花,便有意在‘花’中建少林寺?!庇墒沁x擇嵩岳林谷,并帶有蓮花寶座的佳境建寺院,成了少林寺的獨特風韻。福清少林寺的四周有石壁山、竹馬山、東坑山、尼庵山、驢路山、虎咬馬山、寺塘山和彌勒山九座山頭,簇擁成圓形,其狀似蓮花,統(tǒng)稱九蓮山。該寺的建設(shè)依山起勢、背倚著五老峰(也名“嵩山”),并坐落在九蓮山中,這種地形格局山環(huán)水抱、藏風聚氣,正是風水吉地。1996年11月23日《光明日報》頭版發(fā)表的《福清發(fā)現(xiàn)南少林遺址》文章中有這么一段引述——登封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三代法師釋永壽日前在福清少林寺對記者說:“這里的各種文物都體現(xiàn)是少林的文物。這里的山川地貌,與嵩山的五乳峰、少林溪相像……這是當年少林寺和尚效仿北少林祖庭苦心選擇的結(jié)果?!?/p>

二、福清少林寺文化基因的培育與傳續(xù)

(一)通過高僧的人際交往培育福清“少林”文化的基因

福清少林寺,只活躍于宋朝,但這個階段是佛教興盛、世俗化的時期,同時又是儒家復興的時代。兩宋基本都對佛教實行保護政策,毀佛排佛的事件極少發(fā)生。正因如此,寺內(nèi)高僧與地方文人之間互動密切,使“少林”文化基因透過文學得以培育。

南宋時福清少林寺的高僧最有代表性的是德誠禪師。德誠禪師(1203~1254)俗姓鄭,福清人。十五歲時出家,從允韶禪師剃度后,住福清少林院二十五年;允韶禪師被蘇州太守禮請去蘇州后,德誠禪師繼席為少林長老。此后德誠禪師也前往其他多處寺院交流。據(jù)載,德誠四十一歲時,到汀州武平縣南安巖。不久即回,“坐草庵、翁陂庵各三載”,四十七歲時往浙江“凈普、蒙堂者六年”。他坐化時,當?shù)貎羝账?、靈隱寺、徑山寺等大叢林,有一百六十多人為他作《三不壞偈》??梢娖浞饘W修為極為深厚。

在德誠禪師的朋友圈里,來往最密切的的文人莫過于林公遇、林公選和劉克莊3人。

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以蔭入仕,淳祐六年(1246)賜進士出身。官至工部尚書兼侍讀。詩詞多感慨時事之作,是南宋江湖詩人和辛派詞人的重要作家。劉克莊視德誠為“方外友”,對他極為推崇。劉克莊說,“誠有三異,叢林交贊”,又賦詩說自己“懶訪曹溪問少林”?!安芟敝傅氖巧倭侄U宗六祖慧能,“少林”指“誠少林”,把德誠禪師視若慧能,并形容“(德)誠如達摩,不立文字;……。余聞道淺,不如誠之深也”。

林公遇、林公選兩兄弟世居福清石塘(今瑞亭),其家族是福清當時之望族。林公遇字養(yǎng)正,號寒齋,曾任寧化縣尉、建州戶曹,但不久即辭歸,筑一室曰“寒齋”。此后終身不仕,“絕意干榮,杜門樂道”。林公遇深受佛學影響,“其學邃于性理,貫儒釋,兼朱陸,晚益精詣”,未出家,卻象僧人,“自四十以后,蕭然單棲”,人稱隱士。他與德誠禪師之間交情深厚,1246年林公遇死后葬翁陂山西壟。1254年德誠過世,其部分骸骨就葬在林公遇墓旁,劉克莊感嘆兩人的情誼,說德誠“死生林下伴寒齋”。公選字養(yǎng)直,也不重名利,“田園所入,多予施舍”,劉克莊形容他“隱約倜儻,與兄同德”,在學問上,“至言妙義,不緣師授,亦非文字可傳者,庶幾兩忘孔門之口耳,兼得少林之骨髓”。由此也可見林公選跟其兄一樣,與德誠也有所往來,深受其影響。

在與3位文人交際中,德誠禪師還結(jié)識了祖日禪師并成為摯友。祖日禪師曾住在福清靈石寺七年,后才前往仙游九座太平禪院。祖日禪師死后選擇葬于德誠同一處地方,可見兩人交情非同一般。

正因為德誠的影響,在南宋福清地方文化中可以看到較多與“少林”有關(guān)的詩文。劉克莊在與福清人林希逸(竹溪)的往來詩《生日再和竹溪二首》中有句云:“吾今會得逍遙義,懶訪曹溪問少林?!庇秩纭蹲x竹溪詩》有句云:“參他少林髓,饒得奕秋先?!备G迦肆窒R萁o福清黃檗山照禪師的《己巳生日回檗山照老啟》詩云:“七言雖妙,不入半山之宗;五葉相傳,獨得少林之髓?!薄侗栈厥亮肿诱鎲ⅰ穭t是寫給福清石塘高士林公遇之子林同(字子真)的,文中又論及少林之髓,略云:“屏案上之楞枷,占筆端而游戲;味少林之髓,入矣杜門;弘清廟之音,時乎應(yīng)世?!薄逗涂律接裆先恕吩娭袆t有句云:“我老學禪無長進,相逢卻講少林宗?!?/p>

(二)通過僧人的善舉種下少林“行善”的基因

從《三山志》的“產(chǎn)錢”記錄來看,與同時期的福清寺院相比,宋代少林寺的規(guī)模不算大。但宋代的福清正處在大開發(fā)時期,諸如水利、交通、聚落等生活生產(chǎn)的建設(shè)尚不完善,僧人以及信佛者積極參與地方的開發(fā)建設(shè),將“行善”文化基因深深的種在福清的歷史文化之中。

少林寺位于群峰聳立、溪流交錯之中,交通不便。但是,僧人以少林寺為起點在崇山峻嶺中開辟4條對外交通道路。(一)向東通東張鎮(zhèn),沿途經(jīng)黃侖坪、泗洲底、橋頭、溪柄等村,全長12公里;(二)向東南通道橋村,沿途經(jīng)漈溪、蘆嶺、石碑等村,全長10公里;(三)向西通莆田縣,越五里侖山谷,過拱橋進入莆田縣境,全長1。5公里;(四)向北通永泰縣,翻石壁嶺,經(jīng)印斗、吳畬坑、善山等村,全長13公里。上述四條道路,其路面均以不規(guī)整的平面雜石鋪設(shè),寬度一般在0.9~1.2米之間。這些道路的修建費用多來自少林寺,特別是僧人的捐舍,如在前往東張的路上,就發(fā)現(xiàn)了2塊有關(guān)的石碑,一塊上刻“僧景軍、景起、元琛、元智……”等文字。另一塊上刻“景永、元翼、元章三貫”。顯然有少林寺“景”字輩及“元”字輩二代僧人參加筑路。

在四條道路的沿線還建造了十幾座橋梁,分別有:少林橋(又稱少林下洋橋,距少林寺約300米)、少林石橋、坑仔底橋(因道路改造而廢棄)、泗洲佛橋(原為舟墩形雙門橋,因新修公路,原橋之石板被拆建新橋)、華美堂橋(因新建公路,石橋被毀棄)、觀音橋(距寺6公里,已圮)、通仙橋(又稱橋頭橋,距寺7公里)、薇洋亭橋(距寺9公里)、薇洋亭嶺橋、犁壁橋等。這些橋梁結(jié)構(gòu)風格大體相同,但依據(jù)地形的差異與溪流的大小,其造形和規(guī)模各異,有單門石板橋、舟墩形雙門橋等。這些橋梁多是宋代建筑物,而且在橋面的石板上均鐫刻有建橋的銘文,表明橋主要也是由少林寺僧人捐款倡修的。以少林橋例:

石梁板上陰刻有:“少林院沙門謹募眾緣,共發(fā)心德,舍銀造下洋石橋一間,具芳德在沙門顯言舍錢三貫,僧顯希、顯甘各四百,顯□三百貫,子□舍三貫□貫弟一貫眾親各五百□圣□用□諸積□照□朱□”的文字。北側(cè)一塊石板上陰刻有:“□□時歲次戊午冬月題□□都勸首沙門顯言□勸首周傳善推□□□□伏恭實明后因滿和沈□□鄉(xiāng)□□□居貴”。

要注意的是,這十余座橋梁中有的橋距少林寺達9公里,已不只是為方便僧人的出行使用,更是為了方便普通百姓往來而修。同時期在同一地區(qū)還存在多所的寺院,現(xiàn)存的橋梁中卻以少林寺的信息保存最多,也可推見少林寺在地方公益事業(yè)中處于核心地位。

(三)引領(lǐng)地方習武風氣光大武學基因

河南少林寺開武學之風,世人皆知。而福清南少林的武學傳統(tǒng),也有悠久的歷史。南宋劉克莊在為僧德誠所作行狀中記載,“誠(德)得法于鐵鞭韶師”?!拌F鞭韶”即宋代僧釋允韶,鐵鞭為其字、俗姓劉,為現(xiàn)今新厝鎮(zhèn)棉亭村人。他是一位武林高手,《福清縣志續(xù)略》卷十二的“僧寶”類“宋”以下有“光孝允韶禪師”之傳。略云:“師字鐵鞭,邑之綿亭劉氏子。為人剛正孤掣,直諒不規(guī)……鉤鎖連環(huán),盛水不漏……青天轟霹靂,看者不容眨眼?!贝送饽纤吾寛A悟的《枯崖漫錄》一書也有多段記載“鐵鞭韶”的文字。鐵鞭是古代的一種武器,也是少林武學的一種,以鐵鞭為字,極可能允韶禪師是一位禪武雙修的高僧。

福清少林寺重視武學修行,從考古遺址上也見之一斑。少林寺現(xiàn)存的遺址上有一平地約3000平方米,且有筑臺,似為少林武僧的練功場。在寺院西南角約百米處,有一塊占地約800平方米的馬廄,相傳系當年和尚圈馬之地,至今村民仍稱該處為“馬房”。另外,在南少林寺南面約300米處有一小山坡,為當年和尚放馬的地方,因馬群常遭虎豹傷害,稱為“虎咬馬山坡”。這些遺存反映了福清少林寺僧眾習武之眾和武風之盛。另處還發(fā)現(xiàn)刻有“慶元乙卯”字樣的南宋船形石碾,長100厘米以上寬30多厘米,高約50厘米,用來碾制中草藥,足見少林寺對中藥的需求量大,其中可能包括為練武受傷者治療的藥。

新中國成立以后,人們不再以武功高強為榮,于是鄉(xiāng)村的武術(shù)文化日漸衰落。但福清南少林武術(shù)研究會已整理出屬于福清的禪宗拳術(shù)共有套路75種、器械47種,還有硬氣功11種及點穴等技藝。不僅如此,在民間還發(fā)現(xiàn)100多名南少林老拳師。其中張本利,武藝高強,在1936年就獲得福清縣第二屆運動會個人武術(shù)總優(yōu)勝,后擔任福清國術(shù)館館長兼總教練。他會南少林拳、劍、刀、槍等20多種套路,被稱為福建南少林拳的“活化石”。他的師父傅異華是南少林高僧林如的嫡傳弟子。

(四)宋之后福清“少林文化”基因的傳續(xù)

宋之后福清少林寺文化仍在省內(nèi)寺廟中產(chǎn)生影響。福清靈石寺監(jiān)院曇現(xiàn)于清康熙四年(1665)編輯《靈石山寺志》,其中《僧寶志》亦論曰:“使學者見賢思齊,躍然興起,發(fā)少林之枯枝,續(xù)祖燈之將盡,豈惟茲山之幸,抑亦法門之幸?!痹凇饵S檗山寺志》也有相關(guān)內(nèi)容,書中卷四”法”類條目中記述了心然禪師的事跡,其文最后一段說心然禪師“寂乾隆壬申年(1752)三月初四日酉時,世壽六十有五,臘六十一,辛卯年(1771)葬嵩山祖塔”。此處的心然禪師與其他黃檗禪師不一樣,是葬于“嵩山祖塔”,較為特別。福清少林寺、黃蘗寺,宋明時期皆屬于楊岐派虎丘系下法脈。而且在佛教界,僧人圓寂,多數(shù)歸葬原寺院祖塔或(祖山)基于這樣的一種淵源,心然禪師極有可能是從福清少林寺前來黃檗寺當主持。另據(jù)學者考證,福清少林寺法脈還有可能傳播到福建的更多寺院,共傳播脈胳如下:由福清少林寺傳至仙游九座寺再傳至東山苦菜寺、古來寺、長林寺,后伴隨天地會的發(fā)展而傳播開來。

福清少林寺的文化基因還在地名文化中得以傳承。福清東張鎮(zhèn)原寺廟周邊產(chǎn)生諸多以“少林”命名的道路、山丘、溪流、石橋、庵舍、水田等,如少林路、少林丘、少林境、少林尾、少林洋、少林溪、少林橋、少林庵等等,特別還形成以“少林”為名的村落——少林村。在少林寺遺址西側(cè)五里侖山坡上有一清代墳墓,墓碑的正中部陰刻有“少林高峰吳公之墓”,左上方刻有“乾隆乙卯年(1759)”。這是當?shù)貐鞘弦皇雷娴膲災?,乾隆時期其子孫在刻墓碑時,就是以“少林”做為地理標志。

可見雖然少林寺的建筑已不在,但“少林村”成為地方百姓心中的認同標志,成為后世對少林文化長久的記憶。少林村的地名亦見于清末和民國年間出版的福清縣地圖,一直沿續(xù)到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年政府頒發(fā)的土地房屋證上還有“少林村”字樣。1956年后一段時間內(nèi)“少林村”的名稱被改變,但當?shù)仃P(guān)于“少林村”的記憶仍被傳承下來,1989年在福清編寫的《地名補查和資料更新成果表》里,有一記錄,“少林村因村后有一古剎,相傳是嵩山少林寺分寺,也名少林寺。吳氏于清初擇此而居,村以寺名”,另在東張鎮(zhèn)地方道士手中保存的《請神簿》手抄本上,仍然記載著“少林寺伽藍、土地、庫司大王”等神祇之名的記錄。1995年后當?shù)鼗謴褪褂谩吧倭执濉钡拿Q。

三、福清少林寺院遺址的保護意義與方式

(一)保護意義

首先,福清少林寺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意義與作用,將其作為新時期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chuàng)造和延續(xù)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chǔ)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chǔ)、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其次,福清的少林寺文化是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與福建地方文化共同凝結(jié)而成的文化遺產(chǎn);其中包含的武術(shù)文化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閩臺兩地認同的人文基礎(chǔ)。面對自己祖先創(chuàng)造的文化,亟需做好遺址保護工作,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

再次,福清少林寺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對福清少林寺文化的研究有助佛教界認識了解少林文化到達南方的時間地點,傳播的路徑,以及寺廟建筑文化的發(fā)展變化;也有利于學術(shù)界進行深入研究宗教思想文化的傳播、發(fā)展和變化,對研究傳統(tǒng)武術(shù)和武術(shù)史也有一定價值。

最后,福清少林寺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旅游價值。福清少林寺建筑群遺址和出土文物,已經(jīng)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跡。為了更好地利用遺址,應(yīng)遵循習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科學的規(guī)劃,突出少林寺文化特色,將其建成福清的一大文化名片。

(二)保護方式

目前國內(nèi)外對這類較大型的古代建筑基址的保護,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回填保護。即考古發(fā)掘清理和提取資料結(jié)束后,又用沙或土進行回填,使被發(fā)掘出的遺跡又能夠回到原來的保存狀態(tài)中,免去遭受風吹雨打日曬而逐步毀壞。第二種方法,在遺跡上蓋房或搭棚保護,使露天遺址封閉或半封閉起來,也免去遭受風吹雨打日曬,又能供人們參觀和研究。第三種方法是介于兩者之間,一部分遺跡用沙土回填后,在上面復制主要遺跡;在另一部分典型遺跡上采用玻璃或透明的防護體保護,既免遭破壞又能供人參觀原狀遺跡。

這三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都無法一勞永逸,都需要加強后續(xù)的管理和控制。就福清少林寺院遺址保護而言,我們建議要按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原則,把新建的寺廟建筑建在周邊沒有地下遺跡的空地上,以免破壞了地下已發(fā)掘和未發(fā)掘的遺址遺跡。這樣既能便于遺址的保護,有助日后的繼續(xù)研究,也能開放供游人參觀,擴大影響力。

由于對古代福清少林寺的建筑遺址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發(fā)掘出保存較完整的宋代寺廟建筑基址,出土了大批歷史文物。無論是從遺址保護的角度,還是從歷史文化研究、宣傳、教育和傳承的角度考慮,設(shè)置“福清少林寺遺址博物館”很有必要。

當然建設(shè)遺址博物館要量力而行,并不一定要貪大求洋?!案G迳倭炙逻z址博物館”建立的功能主要是保護、管理和展示這座十分難得的古少林寺遺址;陳列遺址中出土的珍貴文物;發(fā)揮博物館的文化教育,使之能服務(wù)社會和大眾。這方面可參照法門寺景區(qū)的做法,該景區(qū)特色就是將法門寺塔地宮遺址、法門寺博物館、法門寺新廟三處融為一體。福清少林寺院雖然非皇家寺院,但在民間影響巨大,又有形制完整的古寺廟建筑基址,所以保護、展示、文化教育的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我們建議,應(yīng)規(guī)劃建設(shè)融合福清少林寺遺址、少林寺博物館以及新少林寺建筑三位一體的完善宗教文化旅游景區(qū)。

注釋:

[1]主要成果體現(xiàn)在《福清少林寺》(1996)和《福清少林院》(2005)兩書中。

[2]郭裔編:《晚清民國時期的廣東武術(shù)》,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20頁。

[3]周偉良:《福建少林寺史料辯證——兼論南少林的歷史緣起》,《中華武術(shù)(研究)》2018年第7期。

[4](宋)《三山志》卷36《寺觀類四·僧寺》。按:寺和院皆為佛教廟宇,通??梢杂卸N解釋:一為,寺比院大,院是別舍,是寺的一部分;二為,二者同義,可連稱,如寺院。此處及下文關(guān)于“少林院”和“少林寺”的不同書寫,乃年代不同而稱呼各異。換言之,少林院就是少林寺。參見,林蔭生主編:《中國南少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頁。本文以下若非特別指出,統(tǒng)一用“少林寺”。

[5](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七十五《寺觀·福州府福清縣》。

[6](明)正德《福州府志》卷四十《外志·寺觀·福清縣》。

[7]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福清市文化體育局編:《福清少林院》,福州:海潮攝影藝術(shù)出版社,2005年,第167~169頁。

[8]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福清市文化體育局編:《福清少林院》,福州:海潮攝影藝術(shù)出版社,2005年,第160~166頁。

[9]福清少林寺重建委員會等編:《福清少林寺》,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96年,第134頁。

[10]楊憲萍主編:《宜春禪宗志》,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02頁。

[11](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成都:成都古籍書店,2000年,第145頁。

[12]陳華光:《福清南少林寺舉證》,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編:《閩都文化研究》(下),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6年,第479頁。

[13](宋)劉克莊:《誠少林日九座》,《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九,四部叢刊初編1327第39冊。

[14]劉福鑄、陳長珠:《也談福清發(fā)現(xiàn)的“少林院”——與溫玉成先生商榷》,福州晚報社編:《鳳鳴三山(第5輯)》,福州:福州晚報社,1997年,第178頁。

[15](宋)劉克莊:《林寒齋墓志銘》,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31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9頁。

[16](宋)劉克莊:《林養(yǎng)直墓志銘》,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31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8頁。

[17](宋)劉克莊:《誠少林日九座》,《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九,四部叢刊初編1327第39冊。

[18]劉福鑄:《玉融詩文多少林》,福清少林寺重建委員會等編:《福清少林寺》,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96年,第34~37頁

[19]福清少林寺重建委員會等編:《福清少林寺》,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96年,第15頁。

[20](宋)劉克莊:《誠少林日九座》,《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九,四部叢刊初編1327第39冊。

[21]轉(zhuǎn)引自,林蔭生、孫宇:《唐宋南少林武術(shù)歷史跡象探微》,《體育科學研究》,2010年第1期。

[22](宋)釋圓悟:《枯崖和尚漫錄》(簡稱《枯崖漫錄》),藍吉福:《禪宗全書》,第3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第575、588~589、591頁。

[23]劉福鑄:《福建嵩山少林寺在福清考》,《福清文史資料》,第13輯,1994年,第162頁。

[24]林蔭生主編:《中國南少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頁。

[25]林秋明編著:《文化福清·非遺福清》,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07頁。

[26]馬兆鋒編著:《燃燒的黃龍旗》,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343頁。

[27](清)曇現(xiàn)、俞達珠集校:《靈石山志》,1997年重刊,第23頁。

[28]陳進國:《禪林抑或武林——福建“南少林寺”疊合記憶探微》,《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29]余長通:《福清有嵩山嵩山有少林》,福清少林寺重建委員會等編:《福清少林寺》,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96年,第21頁。

[30]王伯余,林蔭生:《福建少林寺的興廢及傳承脈絡(luò)考論》,《蘭臺世界》2015年第27期。

[31]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福清市文化體育局編:《福清少林院》,福州:海潮出版社,2005年,第6頁。

[32]福清少林寺重建委員會等編:《福清少林寺》,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96年,彩圖。

昌乐县| 福贡县| 白山市| 盐城市| 涿鹿县| 高青县| 建昌县| 乌鲁木齐市| 安塞县| 峡江县| 雷波县| 呼伦贝尔市| 贵德县| 诸暨市| 常德市| 墨竹工卡县| 西丰县| 阜城县| 江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石首市| 乐平市| 青冈县| 迭部县| 聊城市| 交口县| 吐鲁番市| 东明县| 彰武县| 武威市| 宁强县| 安丘市| 府谷县| 柳河县| 炉霍县| 手机| 四子王旗| 即墨市| 德兴市| 太和县|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