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濤 臺曉玲 徐俊龍 申燕
一、背景介紹
2018年全國I卷高考化學第28題廣東省的難度系數(shù)0.2l,區(qū)分度O.59,是全卷化學試題中難度最大、區(qū)分度較好的題目。當年考生倍感不適,高考后,全國各地的化學教師對此題的討論此起彼伏、經(jīng)久不衰。2019年全國卷I中化學必考大題仍然是28題最難,因此有必要再將近兩年反應原理大題涉及相關(guān)問題再討論。筆者針對此題進行文獻調(diào)研和深入分析,并結(jié)合本人于2018年10月在廣東省2019屆一輪復習備考會上所做的專題講座及交流分享,提出自己觀點和思考,并以此形成備考建議,以供2020屆高考有關(guān)反應原理大題備考時參考。
二、試題分析與思考
近兩年全國卷I第28題的試題與答案,限于篇幅,本文不再重復呈現(xiàn),讀者自行查閱。
1.近兩年卷I第28題的整體評價
近兩年試題的共同點:選材源于化學史,設(shè)問貼近實際,能很好地考查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等化學學科素養(yǎng)。化學反應原理中熱力學和動力學知識對學生認識物質(zhì)的視角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利用化學熱力學和動力學綜合考查學生對化學反應原理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動力學部分的考查更為精妙,將考試說明中最新修訂成果:反應歷程、活化能、有效碰撞等新增考點考查得淋漓盡致。就能力層面而言,本題對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下面筆者分別從作答及拓展反思等幾個角度分小題進行闡述。
2.近兩年關(guān)于計算分析與思考
三、淺談高考復習備考啟示
作為一名長期堅持在高三化學教師,筆者一直在思考備考的方向與對策,特別是面對2018年、2019年這樣的高考題反應原理題,感慨頗多,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一些粗淺反思。
1.需要明白高考試題所承載的功能
縱觀恢復高考制度至今40余年的化學試題特點,不難看出高考化學試題總體經(jīng)歷了:從知識立意,強調(diào)知識理解、分析推理、簡單應用,到能力立意,關(guān)注信息遷移、類比推理、自主學習,再到近兩年的素養(yǎng)立意,突出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等分析、證據(jù)推理和創(chuàng)新意識。突出了高考獨特的育人功能與價值導向,聚焦關(guān)鍵能力考查,引導學生從“解題”到“解決問題”,從“做題”到“做人做事”,彰顯了素質(zhì)教育鮮明導向。高考題通過“攻擊”學生群體性“軟肋”來突出“選拔性”。換句話說就是那些讓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為難的題目恰恰抓住了多數(shù)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的短板,而其目的正是讓優(yōu)秀的學生脫穎而出(例如本文所分析的這道高考題就是個典例)。高考題原則上不出怪題、偏題,更不回避“必考點”,但卻在命題視角、方法、背景信息上下功夫(讀題、審題上下苦工),落實了“基礎(chǔ)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考查要求,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2.如何看待高考題,個人格局如何的思考
高考反應原理的命題技術(shù)高超,中學教師少有能望其項背的,就像有教師曾說到:“高考命題者站的高、格局大,命題絕非簡單的知識點拼湊,也絕非一味的求難、求深,而是從真實歷史與實踐出發(fā)考查學生的學科知識應用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從這一點上看,絕大部分模擬題是遠遠比不上高考真題的,所以說把高考真題精做、細做、小題做大、大題做小、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真的很有必要”。其實命制一道高考題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過程,看似信手拈來,其實需要命題人的厚積薄發(fā)。是否需要對知識有些敬畏?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高三教師和學生真正能靜下心來反思者甚少。
3.對待化學考試成績的一些反思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績分層,便于高校挑選。平時的測驗或模擬基本上是測試性考試,目的是檢測掌握知識的程度,查缺補漏。因此,沒有深刻領(lǐng)悟、精做與高考平行的選拔性試卷,就常常會在高考中丟“不該丟”的分。例如在高三的理綜模擬考試中或真實的高考理綜,化學成績能達到90分以上或95分以上的考生寥寥無幾,這說明很大一個問題,尖子生(乃至化競生)為何惜敗化學(物理有考110分的)?一直在強調(diào)所謂化學核心素養(yǎng),真正到了考試時。某些考點考查的細致程度讓人始料未及(考試有時過分注重細節(jié),評分細則嚴苛,是核心素養(yǎng)所指嗎?化學得滿分幾率太小,尖子生都對化學得分情況都感到無可奈何,很多化學教師也無法得滿分)。這到底是培養(yǎng)人才方向錯了還是命題方向有待商榷,一直是困擾本人的一個問題。一個方面說明現(xiàn)在的高考題是靈活度高而不是專業(yè)知識深,學生不能沉陷題海中,教師講題也不能就題論題,要舉一反三,防止形成消極的思維定勢。特別是對于尖子生的培養(yǎng)比較棘手,例如試卷講評時,個人覺得需要做好學情分析,制定講解計劃、確定講評思路,講試題編制意圖和特點、評學生審題和理解能力;講審題、規(guī)范、采分點,評價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重視學生“想不到”的處理,解決“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問題;歸類講解、究因精講,講變式、講他解、講誤區(qū),促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的發(fā)展,由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發(fā)展。如何處理必備知識與關(guān)鍵能力的關(guān)系,還需在以后實踐中需要不斷摸索。個人覺得必要時可應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guān)理論,當認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便會豁然開朗。
4.關(guān)于化學試題編制問題的思考
教師可將一些經(jīng)典題目進行適當改編,例如1992年冬令營試題第7題節(jié)選,“在300 K,鮮牛奶5小時后即變酸,但在275 K的冰箱里可保存50小時,牛奶變酸反應的活化能是多少?”這道題雖然切合近兩年高頻考點活化能,但要求較高,涉及阿倫尼烏斯公式及一級反應的變化關(guān)系特點遠超出高考范圍??沙浞纸o出必要信息,將題目改編為:
某些反應,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用阿倫尼烏斯(Arrhenius)公式的一種形式表示:
①現(xiàn)知在300 K,鮮牛奶5小時后即變酸,但在275 K的冰箱里可保存50小時,牛奶變酸反應的活化能是多少?
②若鮮牛奶存放2.5小時后即變酸,則此時溫度為多少?這樣在信息充足的情況下,對大多數(shù)學生均可做答,不失為一種嘗試。經(jīng)研究很多年前的競賽題,若干年后改編就可能變成了高考題。高三復習選題是一門學問,教師跳入題海,選擇適合學生的,幫助學生跳出題海,做一些有價值的題目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提升,不少教師在這方面成績卓越,例如新安中學的蘭建祥老師典型代表作《例談高三復習教學中對“題”材的利用》中提出,建立認知模型,幫助形成知識體系,然后深度學習,考試時知能合一,即:學精、練透、用活、考好。
5.關(guān)于化學教師化學學科知識水平提升的思考
曾看過鄭長龍教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個觀點:“在目前的中學化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兩退化現(xiàn)象,即一名初中化學教師如果長期教初中化學,那么,他的化學水平就退化到初中化學水平,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如果長期教高中化學,那么,他的化學水平就退化到高中化學水平。新課程實施以來,很多化學教師在情景創(chuàng)設(shè)、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化學知識的學科駕馭方面卻出現(xiàn)了滑坡”,個人覺得這段描述直擊一些高中化學教師的痛處,筆者教了十幾年高中化學,對大學的四大基礎(chǔ)化學遺忘甚多,化學學科專業(yè)水平嚴重下滑,解答高考題時有些都覺得沒把握,更不用說競賽題[這道28題其實也有競賽題背景,與1997年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冬令營)理論試題第5題素材雷同],這樣長此以往,教師不能站在一定高度,對學生的引導是缺乏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因此在研究高考題時,還應關(guān)注競賽題及大學化學專業(yè)的學科知識,這樣才能做到常教常更新,厚積薄發(fā)。以上這些是筆者一些粗淺看法,高三復習備考一直在路上,向各位同行多學習,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