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慧媛
毛澤東1949年在新華社發(fā)表的評論《別了,司徒雷登》入選中學語文課本,讓司徒雷登幾乎成為那個年代中國人最熟悉的美國人。而作為“美國侵略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征”,司徒雷登的形象也在一代代學生的腦海中被定了型。
其實,《別了,司徒雷登》是毛澤東一夜揮就的,并非完全針對司徒雷登,而是批評白宮的對華政策??擅珴蓶|的文章從來就這么通俗易懂、抓人眼球,所以只好委屈一下“老朋友”了。
《別了,司徒雷登》雖是一篇政論文,卻也是生動、潑辣、有趣的。記者于2015年專門訪問了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原所長成一。成一(1927——2016)曾參加過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和抗美援朝報道,參與編輯過《毛澤東新聞作品集》和《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第一版,又是修訂版的提議者、推動者。
在訪問現(xiàn)場,成一給記者念了文章的兩段話,一是“美國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灑了些救濟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彎腰拾起來。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边€有文章的結尾“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來了,很好,很好,這兩件事都是值得慶祝的?!边@兩段話,都有很濃的口語味道,正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典范。
另一方面,成一又點出,文章中還引用了不少典故,增加了渲染效果,讓文章妙趣橫生。比如“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么?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以及毛澤東寫美國對華政策的破產(chǎn):“總之是沒有人去理他,使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沒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边@里用了中國古典散文名篇《陳情表》里的句子,讓司徒雷登那個孤立、無奈、可憐的樣子,永遠定格在中國人的記憶中。
□毛澤東同志撰寫的新華社稿件手稿
更為重要的,成一認為,作為當之無愧的“宣傳大師”,毛澤東所寫的《別了,司徒雷登》要放到“六評白皮書”的整個宣傳戰(zhàn)役中去體味。
1949年,當美國政府了解到毛澤東“一邊倒”地倒向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時,決定將其在亞洲的工作中心放到日本,并于7月2日召回司徒雷登回國述職,在司徒雷登到達美軍太平洋基地時,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fā)表了題為《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的白皮書。在這之前,7月30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還給杜魯門總統(tǒng)寫了一封信,白皮書和艾奇遜的信公開暴露了美國政府“出錢出槍”幫助蔣介石打內(nèi)戰(zhàn)、“借以變中國為美國的殖民地”的陰謀。
毛澤東對此十分重視,認為這是用來教育中國人民的一次極好機會。8月12日至9月16日,毛澤東在北京香山為新華社修改、撰寫了六篇社論,包括《無可奈何的供狀——評美國關于中國問題的白皮書》《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別了,司徒雷登》《四評白皮書——為什么要討論白皮書》《五評白皮書——“友誼”還是侵略》《六評白皮書——唯心歷史觀的破產(chǎn)》。
這些社論揭露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帝國主義本質(zhì),指出白皮書“是一部顛倒黑白的‘杰作’”“是美帝國主義反動政策在中國慘敗的史冊”,批評了國內(nèi)一部分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對美帝國主義的幻想,號召他們“丟掉幻想,準備斗爭”。社論還論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chǎn),對中國近代革命的發(fā)生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了理論上的說明。這些社論發(fā)表后,引起了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報社、各學校以及各界人士的關注和討論,掀起了譴責美國白皮書的熱潮。
成一認為,《別了,司徒雷登》等社論充分發(fā)揮了新聞報道作為輿論工具、戰(zhàn)斗武器的作用,一方面正告帝國主義不要干涉中國內(nèi)政,另一方面也打掉了國內(nèi)“恐美、崇美、羨美”等對美國懷有的各種各樣的幻想,堅定大眾對革命事業(yè)的信心立場。可以說,《別了,司徒雷登》系列評論,不僅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獨立發(fā)展奠定了思想基礎,甚至為之后的抗美援朝做好了輿論準備。
□高級中學課本語文第四冊196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