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沒有汽車、火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交通似乎不方便。不過,細讀古詩,則會發(fā)現(xiàn),古人的交通工具也別具趣味。
對于大多數(shù)古人來說,慢悠悠的牛車可能是最普遍的了。牛車速度雖慢,但負重能力強,最適合農(nóng)用。杜甫在《上兜率寺》中寫道:“兜率知名寺,真如會法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庾信哀雖久,何颙好不忘。白牛車遠近,且欲上慈航?!睋?jù)《法華經(jīng)》記載:“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體殊好,以駕寶車。”坐著白牛車,于悠悠路途中,并不耽誤賞景,可算是一大樂事了!
馬也是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孟郊在詩中寫道:“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泵辖?6歲進士及第,從此別開生面。因此,詩一開頭就直抒胸臆,說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再不值得一提,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眼前天宇高遠,大道空闊,騎馬疾馳,四蹄生風,詩人心中的抱負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牛車給人厚實的感覺,深得農(nóng)人們的喜愛;而騎馬則更顯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這兩種交通工具,顯然都不適合大家閨秀。深閨女子出門,一般都坐轎子。李白在《宮中行樂詞》中寫道:“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痹谠娭?,“步輦”即為轎子。不過,轎子也分為多種,有供大家閨秀乘坐的轎子,也有供爬山的游人們乘坐的轎子。另有首詩寫道:“絕壁臨江千尺余,上頭一徑過肩輿。舟人仰看瞻俱破,為問行人知得無?!痹娭械摹凹巛洝北闶强冈诩珙^上的小轎子,既可抬著轎子走一般的路,更可攀登險峰,可謂輕巧便利。
古人寫作詩文非常重視江山之助,詩人出游,需要腳力,最合適的就是毛驢。驢是一種極有耐力和韌性的動物,上山過河,樣樣都行,正適合放浪山水的浪漫壯游。詩人可以盤桓流連于林泉之下,自由而逍遙。在緩緩的驢背上,可以悠然而細致地欣賞風景,絕不會產(chǎn)生走馬觀花式的遺憾;可以從容而投入地構思詩文,推敲詞句,使作品更加精妙。因此,詩人要感受自然,尋找靈感,騎驢比騎馬、坐車要好得多。古代詩人有不少出身于寒門,經(jīng)濟上又困難,騎馬不合適更沒有條件。而買驢與買馬相比,要經(jīng)濟實惠得多,價錢不說,草料也吃得少,很適合寒士詩人豢養(yǎng)。詩人騎驢的形象屢屢出現(xiàn)在中晚唐詩人的筆下,元稹《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減粟偷兒憎未飽,騎驢詩客罵先行?!睆埣摹顿浺笊饺恕罚骸安咤壳飰m里,吟詩黃葉前。”南宋詩人陸游的詩作中多次出現(xiàn)詩人騎驢的形象,如《夜聞雨聲》中“我似騎驢孟浩然,帽邊隨意領山川”,以孟浩然的騎驢形象比況自己;而《謝王子林判院惠詩編》“騎驢上灞橋,買酒醉新豐”、《雪意復作》“灞橋策驢愁露手,新豐買酒聊軟腳”等詩,皆使用了鄭綮灞橋風雪的典故。
有牛、馬、轎,自然也少不了江南水鄉(xiāng)隨處可見的輕舟。柳宗元在那首膾炙人口的《江雪》中寫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孤舟獨釣,別有一番風趣,但也顯得凄涼無比。
古人的交通工具,主要分兩種,一為畜力,如牛車、馬車和驢車,以及“春風鸞鏡愁中影,明月羊車夢里聲”中的羊車;另一種則為人力,如轎子、人力車。如此看來,盡管今天的交通工具更為便利,但古代的車馬也別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