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
穆勒還是密爾?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么一個疑問。
初入經(jīng)濟學或社會學學科的學子,至少對其中之一非常熟悉。穆勒的著名作品《論自由》,在很多文章中,會被署名為密爾,以至于很多人心懷疑問:密爾和穆勒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還是說穆勒和密爾是兩個不同的人,恰巧都出版了名為《論自由》的著作。
其實這完全是一個誤會。從英文發(fā)音來看,Mill的讀音與密爾甚為相近,之所以翻譯為穆勒,是緣于嚴復在1903年把《論自由》(《群己權限論》)介紹到中國來時,就把作者名翻譯為穆勒,因此譯本流傳甚廣,穆勒之名也就深入人心了。
1949年之后,把Mill翻譯為密爾之風漸起。針對這個問題,李河先生翻譯威廉-托馬斯著《穆勒》傳記譯后記中提到,“在翻譯這本傳記時,首先遇到的是傳主名字的譯法問題。《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把這位英國思想家的名字譯為‘密爾,這與英文的發(fā)音顯然是接近的,近來一些學術譯著中也的確采取了這個譯法。但對于學術界內(nèi)外的許多人來說,這個新的譯名聽起來遠不如‘穆勒這一傳統(tǒng)譯名響亮,它很難讓人一下子聯(lián)想起該思想家就是那個老伯特蘭-羅素的教父,那個在19世紀中葉以來的英語世界中名氣極大的著名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邏輯學家,那個對清末民初乃至后來的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的《論自由》和《穆勒名學》的作者。因此,我們?nèi)匝赜谩吕者@個譯名。”
對穆勒影響最深的人之中,一定會有他父親詹姆斯·穆勒和著名經(jīng)濟學家邊沁的名字。1806年.穆勒出生于倫敦,是著名功利主義哲學家詹姆斯·穆勒的長子。詹姆斯來自蘇格蘭的一個貧困家庭,通過苦學,17歲便被選為約翰·斯圖爾特爵士之女的家庭教師,并被送往愛丁堡大學就讀。詹姆斯是功利主義代表邊沁的密友,其最著名的著作為《英屬印度史》。1805年,詹姆斯與布洛結婚,1806年產(chǎn)下一子,為感謝爵士之恩,以爵士之名約翰·斯圖爾特命名了長子。
不同于普羅大眾,詹姆斯對兒童教育有著自己的理解,其對于心靈的觀點受約翰·洛克的影響,認為心靈最初就如同一張白紙,而思想來自于感覺和經(jīng)驗的積累,毫無疑問,穆勒是詹姆斯手邊可操作性最強的一張白紙。
在父親的指導下,穆勒童年就學會希臘文和拉丁文,讀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不少古典歷史名著。8歲起攻讀幾何和代數(shù),12歲開始系統(tǒng)學習經(jīng)院派邏輯學。13歲時穆勒開始學習政治經(jīng)濟學。先后學習了李嘉圖的《政治經(jīng)濟學及賦稅原理》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4歲時,穆勒完成了他具有傳奇色彩的早期教育。他的知識水平達到了一個在正規(guī)教育環(huán)境接受了全部高等教育的人所達到的水平。父親對穆勒的一手培養(yǎng),不但在于從小博覽群書,更重要的是在于思維的訓練,他能夠思考出來的,父親絕不教他,只有在實在需要的時候才提點一下。終于,穆勒正像他父親所希望的那樣,成為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他的學識遠超他的年齡。穆勒從未上過一天學,所有的教育都來自于父親詹姆斯。
父親對穆勒的教育以功利主義為倫理學基底,很大原因在于詹姆斯與邊沁的良好關系。事實上,穆勒與邊沁也常有接觸,甚至邊沁死后,穆勒還擔負起整理他著作的任務。在如此的情況之下,穆勒有意無意地成為了功利主義學派的接班人。
總結穆勒的學習生涯:很少有玩伴、很少有游玩的時間,閱讀很多很廣以及父親的絕對權威。如此的狀態(tài)為穆勒后來的精神崩潰埋下了伏筆。1826年,穆勒開始無法控制地不斷思索人類價值的真正意義。穆勒一貫是理性的人,并且鄙棄用感情洋溢的正義語言來敘述思想,因為感情的基礎不在于思想,而是用感情來強加于讀者以便接受思想。理性給了他很多好處,包括能夠不受偏見的影響,能夠理清各種思路的源泉,以自然法則而不是以人的意愿為準,然而這種完全的理性也損害了感情,以及與此相聯(lián)的喜悅,危及了生命的趣味。穆勒感到自己的感情在已成習慣的理性當中枯萎了,沒有聯(lián)想,也不再有希望。這個似乎曾乘著理性的翅膀無所不能的有為青年就這樣郁悶了很久,忽然有一次他在讀一個回憶錄的時候被感動得哭了,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未麻木。
終于,穆勒在威廉·華滋華斯的詩中找回了自己,他的思想也因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并且開始大幅修正原來的功利主義思想觀。
穆勒為了補救他父親的心理力學中機械性的缺陷,提出了“化學心理學”這一思想,認為有些觀念的聯(lián)合好像氫和氧化合成水一樣,水具有新的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無論在氫或氧中都是沒有的,它是由氫和氧的化合物形成的新品質(zhì)。他還認為由觀念的聯(lián)合而形成的新品質(zhì)不能由原先觀念的性質(zhì)來預知,而必須通過實際經(jīng)驗才可以認識到。他從“心理混合”改為“心理化合”,用心理化學代替心理力學,這種看法似乎比較符合于心理事實。1865年穆勒提出了四條聯(lián)想律,即類似律、接近律、多次律和不可分律。其中刪去了1843年他所提出的強度律。約翰·穆勒和他父親詹姆士·穆勒都屬于唯心論的聯(lián)想主義心理學家,但他反對心理力學、倡導心理化學,強調(diào)心理學的獨立性,強調(diào)聯(lián)想的主動性和聯(lián)想律的共同基礎,這在當時屬于十分激進的觀點。
1823年,詹姆斯為穆勒在東印度公司的印度通訊檢察辦公室爭取到一個職位,與此同時,穆勒開始為報紙撰寫文章,在短暫地為《旅行者》晚報和《早晨記事報》撰寫一系列信件之后,穆勒開始為邊沁創(chuàng)辦的《威斯敏斯特評論》撰稿。
1830年,穆勒出版了屬于自己的論文集《論政治經(jīng)濟學中幾個未解決的問題》。1836年,穆勒的父親詹姆斯去世,其后的三四年里,穆勒發(fā)表了論邊沁和科勒律治的文章,薩拜因稱它們?yōu)槟吕彰撾x其父親的獨立宣言。1843年,穆勒的《邏輯學體系》出版,此書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長達七年,在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響,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相繼選用其為大學教科書。
1851年穆勒與多年的摯友哈麗雅特·泰勒夫人結婚。按照穆勒的說法,此后其作品就是兩人共同寫成的,“不但在我們婚后生活的幾年中,就是在此之前,自從我們建立起相互信任友誼的許多年份里,可以說我的全部作品中她的貢獻和我一般多,而且在我的作品中她的貢獻是與年俱進的”。
《論自由》發(fā)表以后,穆勒完成并出版了一本他多年以前就開始寫的小冊子——《議會改革觀感》。之后他又陸續(xù)出版了兩本重要著作《代議制政府》和《功用主義》。與此同時,他應哈麗雅特的女兒海倫·泰勒的要求寫了《論婦女的從屬地位》。但他一直不愿意發(fā)表此書,等待了八年之久,到1869年這個他認為合適的時間才出版。當代女權主義理論家蘇珊·奧金評價說這是“唯一一本在西方政治傳統(tǒng)中公認的偉大的男性理論家寫的女權主義的重要著作”。
1865年,在獲得保證會讓他嚴格遵循他個人立身處世之原則的條件下,穆勒作為威斯敏斯特選區(qū)的議員候選人參選,并當選為下院議員。他積極參與多項議會議題的辯論,比如1867年《改革法案》,1868年愛爾蘭土地租佃改革,婦女選舉權以及削減公債等。
1873年5月穆勒去世,彌留之際他對繼女海倫說:“我已經(jīng)做完了我的工作?!彼脑岫Y是悄悄舉行的,只有五人送葬。但是在其棺木到達墓地時,卻已有無數(shù)的人聚集等候。盡管有人努力想讓他的遺體進入威斯敏斯特教堂,盡管泰晤士河畔樹立起了他的銅像,但他還是長眠于阿維農(nóng),陪伴在他的妻子身旁。
值得注意的是,穆勒一生中多次給中國提出意見與批評。在穆勒看來,中國曾經(jīng)輝煌過,中華民族曾經(jīng)擁有過創(chuàng)造性,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強盛的民族,曾經(jīng)富庶文明并且精于多種生活藝術。穆勒認為,中國人富有才能,在某些方面甚至富有智慧,很早就有了一套非常好的習俗,而且能夠運用良好的機制來傳授知識,并且確保最有智慧的人獲得尊貴顯要的職位。但是,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穆勒指出,中國已經(jīng)變得靜止不前,陷入停滯,而且一停滯就是幾千年。
至于中國停滯不前的原因,穆勒斬釘截鐵地指出,是因為中國不再保有個性,陷入了習俗的專制統(tǒng)治之中。穆勒認為,習俗的專制在任何地方都是人類進步的持久障礙,它限制了人類的自由精神,限制了每一個人的個性,使得人的個性無法自由舒展。穆勒極為強調(diào)個性的重要性,認為它是人類福祉的要素之一。相反,穆勒對習俗極為警惕。在他看來,這個世界的大部分地區(qū)是沒有歷史的,還處于史前時期。為什么呢?因為在那些地方習俗的專制是完全的、徹底的。整個東方世界就是如此。在那里,習俗是所有事物的最高主宰;正義和正當?shù)囊馑季褪亲袷亓曀?如果以習俗為理由,沒有人會想到予以抗拒。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的理想就是使得每一個人都一模一樣,使所有人都用相同的格言和規(guī)則來規(guī)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根本就不允許個性的存在。
(John Stuart Mill,1806.05.20—1873.05.08),也譯作約翰·斯圖爾特·密爾,英國著名哲學家和經(jīng)濟學家,19世紀具有影響力的古典主義思想家,是繼邊沁后,功利主義最重要的代表人之一。穆勒同時代的英國自由黨領袖,曾經(jīng)兩次組閣的一代名相格拉斯頓,將他描述為“理性主義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