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
鳳凰湖原稱鳳凰嶺水庫,地處江西省德興市新營街道小吳園村,離德興主城區(qū)1.5公里,三面環(huán)山,北面為鳳凰嶺水庫大壩口。從空中鳥瞰,鳳凰湖就如展翅飛翔的鳳凰飛入崇山峻嶺之中。鳳凰湖水域面積1000畝,有10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東面相對開闊,西面狹長,南面為盆地地形。鳳凰湖景區(qū)共有流域面積4.25平方公里,已規(guī)劃面積1.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0%以上,氣溫低于主城區(qū)3~4℃,是德興的城市后花園,百姓休閑養(yǎng)生的好去處。相傳八仙之一的鐵拐李云游此地,用他神奇的拐杖搗出一汪清泉,泉水涌聚成湖。看到這一湖清水,美麗的七仙女也慕戀而至,在此沐浴,因被路過的樵夫窺見,故含羞化為鳳凰飛去,鳳凰湖地名由此而來。
聚遠樓
聚遠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德興歷史文化瑰寶之一,它始建于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由德興人余仕隆集資興建,坐落在城北學館后的枕山之巔。當時德興縣令單錫與蘇東坡是同科進士,才華橫溢。余仕隆尊單錫才華,請為樓定名,單錫登樓遠眺,全城盡收眼底,故取樓名為聚遠樓。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蘇東坡送長子蘇邁到德興任縣尉時登上聚遠樓寫下了“云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閑人”的詩句。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高宗高度贊賞蘇東坡的詩,特賜聚遠樓金匾。有了皇帝的御墨,一些名士如黃庭堅、馬廷鸞、趙孟等都來德興登樓賦詩,由此,聚遠樓聞名遐邇,被世人譽為江南名樓。2003年,德興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弘揚德興歷史文化,加快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重建了聚遠樓?,F(xiàn)在的聚遠樓位于鳳凰湖西面海拔高160多米的古龍山頂,一條寬6米的水泥盤山公路直抵中心,它根據(jù)宋朝建筑風格設計,碧瓦丹柱,斗拱重檐,氣勢恢宏,高39米,外觀三疊層,內設三層,總占地面積639.87平方米,四周懸掛著八塊鍍金匾額,門前朱紅的柱子上掛著趙孟題寫的“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漢奎光聚此樓”的楹聯(lián),最頂層是宋高宗題寫的“聚遠樓”三個蒼勁鍍金大字,聚遠樓內裝飾四幅大型德興風情木雕。站在樓頂可覽全城,它是德興的一座標志性建筑。
名人雕像群
名人雕像群位于聚遠樓南面200米處,這些名人是從德興自唐朝至近代歷史上的眾多名人中評選出來的,有江西第一武進士舒賀,北宋濕法煉銅家、著有《浸銅要略》的張潛,三清山道教建筑創(chuàng)建者王祜,大革命時期協(xié)助方志敏成立“弋陽青年社”創(chuàng)辦《寸鐵》旬刊的祝炎。雕像或坐或立,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由青銅鑄成,高2米,最重達400余斤。周邊還建有景蘇堂、聚遠亭、敬一亭、長廊等配套建筑,供游人參觀瞻仰。
報德寺
報德寺位于鳳凰湖東面綠樹成蔭的山坳間,建于1999年,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內外三個建筑群體,最雄偉的是大雄寶殿,該殿磚木結構,雙重復檐,琉璃蓋頂,大殿內正中龕上塑有貼金大佛,四周排列十八羅漢,形態(tài)逼真,令人嘆為觀止。每月農歷初一、十五佛會,這里游人、香客絡繹不絕,香火頗盛。在青山翠竹的掩映下,讓人真切感受到報德寺的古老悠遠、神秘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