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東
(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8)
鉀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元素之一,有促進果實膨大、果實著色和保護葉片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光譜法的普及應用,復混肥中鉀元素的測定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包括火焰光度計法[1]、原子吸收光譜法[2]、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ICP-OES)[3]、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法[4]等。雖然各種更精密的光譜檢測方法被越來越多地采用,但四苯硼酸鉀重量法[5]依然是檢測化肥中K2O含量的仲裁法,而該方法中的沉淀劑加入環(huán)節(jié)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關鍵步驟。為此,采用2種方式加入沉淀劑,考查了沉淀劑加入方式的不同對分析結果的影響。
主要儀器:電子天平,BSA224S,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干燥箱,F(xiàn)X101-2,上海樹立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磁力攪拌器,Jan-79,上海浦東物理光學儀器廠;電陶爐,ET-20T10,中山市伊萊特電器有限公司。
主要試劑:四苯硼酸鈉,分析純,質量分數(shù)≥98%,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氯化鉀,基準試劑,質量分數(shù)≥99.95%,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稱取一定量的試樣置于錐形瓶中,加水煮沸30 min后轉移至容量瓶中,冷卻,稀釋至刻度,再混勻干過濾,棄去最初前濾液。吸取一定體積濾液于燒杯中,加入EDTA溶液和指示劑酚酞,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試樣溶液出現(xiàn)紅色并過量,緩慢加熱煮沸,冷卻,若紅色消失,再用氫氧化鈉溶液調至紅色。
方式A:在不斷用玻璃棒攪拌的同時,向試樣溶液中逐滴加入四苯硼酸鈉溶液,采用傾瀉法過濾溶液后得到的沉淀置于干燥箱恒重,記錄干燥恒重后的沉淀物凈質量。
方式B:將試樣溶液置于磁力攪拌器上,放入轉子,在磁力攪拌器工作的狀態(tài)下,使用分液漏斗逐滴加入四苯硼酸鈉溶液,采用傾瀉法過濾溶液后得到的沉淀置于干燥箱恒重,記錄干燥恒重后的沉淀物凈質量。
選取3個復混肥料樣品,樣品1、樣品2和樣品3含K2O質量分數(shù)約為8%、14%和22%,分別按照2種方式進行沉淀處理,得到的3組精密度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精密度試驗數(shù)據(jù) %
表2 加標回收率試驗結果
樣品沉淀方式w(K2O)/%加入w(K2O)%w(K2O)測定值/%回收率/%平均回收率/%樣品1方式A8.62方式B8.561.009.4698.322.1310.2795.525.2512.6891.421.009.5099.432.0810.2296.075.2812.7492.0395.0995.84樣品2方式A14.09方式B14.001.5015.3098.113.3916.4894.328.4820.5991.231.4915.2898.663.3716.5795.378.5821.0893.3394.5595.79樣品3方式A22.52方式B22.432.3624.2697.515.2025.5792.2313.3431.6488.232.3524.3098.065.1125.7093.3113.2431.9489.5392.6693.63
由表1數(shù)據(jù)可知:試驗結果的絕對誤差均能滿足實際檢測要求;樣品1、樣品2和樣品3采用方式B的測定結果的極差和標準偏差均比采用方式A小,即方式B的精密度更高。試驗結果表明,方式B更加穩(wěn)定可靠,且可節(jié)省分析測定時間和勞動力。
以0.6 g/L氯化鉀溶液為標液,分別加入5、10和20 mL,對復混肥料樣品1、樣品2和樣品3分別采用2種沉淀方式進行加標回收率試驗,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看出,方式A的回收率為88.23%~98.32%,方式B的回收率為89.53%~99.43%,方式B的回收率穩(wěn)定性更高。
通過試驗對比,結果表明2種沉淀劑加入方式在實際檢驗檢測中均能滿足要求,但是方式B在精確度和回收率上均較方式A更穩(wěn)定,且操作上更為省時、省力,有助于降低測定成本和工作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