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爾庫塞在《自然和革命》論文中,通過引證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論述,闡述了通過解放屬人的自然和解放外部的自然,實現(xiàn)自然的解放,進而實現(xiàn)人類的解放的觀點。他認為應該從感覺的解放、美的解放、性別解放三個方面探討人的解放這一人與自然解放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并且要認識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解放了人,人才能真正認識到自然界美的屬性特征,人才能合乎自然規(guī)律地按照美的原則來塑造自然。
關鍵詞:馬爾庫塞;人與自然;雙重解放
中圖分類號:B089?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2-0005-03
1972年馬爾庫塞首次公開了《自然和革命》這篇論文。在這篇文章中,馬爾庫塞通過引證馬克思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的許多論述,說明開展人的本能結(jié)構革命和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雙重解放的重要性。他提出《手稿》信奉的是一種“最激進的整體的社會主義思想”,這種社會主義思想把人的感覺的解放當作是“普遍解放的起點、基礎”,“自由社會植根于新的本能需求中”。他借用弗洛伊德的語言大談性欲解放和婦女解放運動。馬爾庫塞的解放自然是解放人的一種工具、解放人是人與自然解放的關鍵、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不可分割的觀點,對于我們今天正確處理“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問題”,仍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解放自然——解放人類的一種工具
在《自然和革命》這篇論文中,馬爾庫塞指出“解放自然主要是指:(1)解放屬人的自然,即作為人的合理性和經(jīng)驗的基礎的人的原始沖動和感覺;(2)解放外部的自然界,即人的存在的環(huán)境”。“解放自然意味著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建立和諧的伙伴關系”。因此,在馬爾庫塞看來,解放自然就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自然界是歷史的一部分,是歷史的客體。而當下的自然界,“使人不能從環(huán)境中得到性本能的凈化(和變革他的環(huán)境),使人不能在自然界中發(fā)現(xiàn)他自己,發(fā)現(xiàn)異化的那一邊和這一邊?!笨梢?,解放外部的自然界,解放人的存在環(huán)境刻不容緩?!白匀坏慕夥啪褪腔謴妥匀恢械幕钌南蛏系牧α?,恢復與生活相異的、消耗在無休止的競爭中的感性的美的特征,這些美的特性表示著自由的新的特性。”然而當下的資本主義是用一種作為損害手段的科學的方式對待自然界,目的只是為了“達到控制自然界,而拒絕和嘲弄解放自然界的思想,并把這一思想貶斥為詩的想象?!币虼?,馬爾庫塞把自然界的本質(zhì)理解為一種超越性、一種昂揚向上的狀態(tài),而我們所生活的外部世界卻是一種與自由相背離的競爭狀態(tài),它是和生活的本質(zhì)相異的?!白匀唤夥诺淖罡呔辰缡巧仙阶匀幻?,按照最放松的狀態(tài)下達到和諧的美,使得自然也獲得自由。而自由本身就是生命本能的表現(xiàn),是一種感性的需求。”所以馬爾庫塞贊同德國早期浪漫派學者們的思想,認為他們所采取的自然解放是尋求“詩意”,找尋“詩的想象”,把感性的美的特征都歸結(jié)到詩歌中去,而詩是自然的。馬爾庫塞認為在浪漫派學者們看來,詩不是人所創(chuàng)造的,是自然的產(chǎn)物,因此需要回歸到詩中去。也就是說要回歸到自然中去,而人也不過是自然這首詩的一部分罷了,這樣一種對自然的回歸勢在必行。當然,馬爾庫塞并沒有像浪漫派一樣借助“詩歌”這樣一個文學中介,他倒是直接提出了對自然的回歸,即從肉眼可見的生態(tài)危機開始,強調(diào)要把自然界改造成作為類的存在物的人服務的環(huán)境。
另一方面,在馬爾庫塞看來,由于現(xiàn)有的社會理論很少有把自然界和自由之間的關系論證清楚的,所以,要獲得自由,就必須解放屬人的自然。屬人的自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是有所不同的,它不關心從他們的感受性和他們的本能需求中,去尋找社會關系的基礎?!叭绻麑偃说淖匀粵]有被解放,在新的社會中將會重新產(chǎn)生出原罪,建設一個自由的社會,是與那種支離破碎的感受性的決裂為前提的?!庇捎诎l(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社會的嚴格控制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從政治上來說,完全有必要發(fā)展激進的、革命的感受性,以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態(tài)?!凹みM的感受性”強調(diào)人們的感覺在改變世界的范疇時起能動和構造的作用。因此,按照馬爾庫塞的觀點,解放屬人的自然、屬人的原始沖動和感覺,即解放人的本能,開展人的本能結(jié)構革命意義重大。
總之,解放自然包括解放屬人的自然和外部的自然兩個方面,解放屬人的自然,就是要改變過去人與自然關系嚴重失衡的狀態(tài),倡導人與自然友好合作、和諧相處;解放外部的自然,就是要改變“商品化了的自然界、被污染了的自然界”,主張自然也是有生命、靈魂和意識的,自然界也應是這個世界的主體,必須平等看待自然界與人類,自然與人類社會應該和諧共處,建立起友好合作的伙伴關系。
二、解放人類——人與自然解放的關鍵
在《自然和革命》這篇論文中,馬爾庫塞認為人的解放成了人與自然解放的關鍵。在馬爾庫塞眼中,正是因為屬人的自然未得到解放,人們的感覺被理性所綁架,創(chuàng)造性被接受性所替代造成了人與社會的異化,而性別所帶來的種種歧視,更加劇了女人的社會奴役,處于一種希求自由而不得的狀態(tài)中。因此,他提出應從感覺的解放、美的解放、性別解放三個方面實現(xiàn)人的解放。
(一)感覺的解放
在《自然和革命》這篇論文中,馬爾庫塞認為“馬克思把‘一切屬人的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作為社會主義的主要特征,認為只有這種解放才是‘私有財產(chǎn)的廢除”?!啊杏X的解放就是指,感覺成了一種對重建社會‘有實際作用的東西,就是指感覺遷就了新型的社會主義的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的關系。”解放了的感覺,即那些能感受人的快樂和確證自己是屬人的本質(zhì)力量的感覺,連同建立在這種感覺基礎之上的自然科學,將指導著對自然的“屬人的占有”。這樣,“自然界就有了一種生命力,是主體—客體。”這時,感覺“為了物而同物發(fā)生關系”,人則成為了一種有生命的客體。感覺的解放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人性的自然。在這個基礎上,馬爾庫塞提出人的能力的解放必須與自然界的解放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馬爾庫塞進一步指出,自由成了一種“理性的調(diào)節(jié)的概念”,它按照它的觀念使現(xiàn)實自由地達到真理。同弗洛伊德一樣,馬爾庫塞也認為“自由植根于男人和女人的原始的沖動之中,自由是為增強人們的生存本能而極其重要的需求。其先決條件是:感覺不僅僅是在認識論上構造現(xiàn)實的基礎,而且也是為了解放而對現(xiàn)實加以改革和顛覆的基礎?!边@樣,人的自由就植根于人的感受之中了,感覺的解放將可以得到現(xiàn)在尚未存在的自由,即達到感性的需求,達到生存本能(即愛洛斯)所追求的目標。因此,今天在反抗“消費社會”的斗爭中,感受性努力成為實踐的感受性,成為一種徹底重建生活開辟新的生活道路的工具。它已成為爭取政治斗爭中的一種力量?!斑@就表明:可以認為,個人的感覺的解放是普遍解放的起點,甚至是基礎,自由社會植根于新的本能需求。”馬爾庫塞將個人的感覺的解放作為普遍解放的起點,是對于直觀感受的一種強力支持,也是對于脫離實踐的抽象思維的一種鞭撻。而他認為當下的“消費社會”所營造出來的種種異化的社會現(xiàn)象,需要通過這樣一些直觀的感受性來破除“消費幻境”,將那些虛假的泡沫一個個戳破。而上述所有這種感受性被馬爾庫塞歸結(jié)到了人的本能之中。他認為人的感覺的解放是要恢復自己的原始沖動,這并不是號召人臣服于自己的本能,回到一種原初的動物狀態(tài)中去,而是要求人脫離一種被理性所異化掉的“真實的”世界中,再次通過直觀感覺來感知這個真實的世界。
(二)美的解放
在《自然和革命》中,馬爾庫塞認為“感覺的解放必然跟隨著意識的解放。因而這種解放就涉及到人的存在的整體性。假如人們想在聯(lián)合中建設一個性質(zhì)完全不同的社會,那他們自身必須改變他們的主要的本能及感受性。”因此,在這種重建過程中,就必須要強調(diào)美的需求、美的解放。關于這種美,在康德哲學中就出現(xiàn)了作為“道德的象征”的美,即將人和自然界在美的領域中進行調(diào)和。而“馬克思把‘按照美的規(guī)律塑造對象世界說成是自由的人的實踐的一個特征”。在馬爾庫塞看來,“美的屬性本質(zhì)上是非損害性的,并且是非盛氣凌人的?!彼衙雷鳛榱巳藢嵺`活動所遵循的規(guī)律,把康德的那種抽象的領域還原到現(xiàn)實中去,再一次表明了美的生命力來源于創(chuàng)造性。而“美的解放”實際上就是對“創(chuàng)造力的解放”。馬爾庫塞坦言,“革命就是要消除這種壓制性,恢復美的需求,使之成為一種顛覆的力量,成為一種能與那種造成了社會和自然界的居于支配地位的攻擊性相抗衡的力量?!爆F(xiàn)實的社會急需創(chuàng)造力的解放,需要這樣一種顛覆的力量。究其原因是因為人們“在把‘美的這一術語當作為專屬于升華的‘較高級文化加以壓制性的使用過程中,與社會現(xiàn)實、與‘實踐本身相脫節(jié)了”。所以對于美的認識就有了新的觀點,所謂的“審丑”風潮的出現(xiàn),也成為了另一種形式上的“審美”,因為“美”成為了一種創(chuàng)造,美的解放也就成為了人的解放的關鍵。
(三)性別的解放
在《自然和革命》這篇論文中,馬爾庫塞認為,“由于‘男性原則已成為一種統(tǒng)治的物質(zhì)力量和精神力量,所以一個自由的社會就得對這一原則加以‘確定的否定,它將是一個女性的社會?!币虼诵詣e的解放更應集中體現(xiàn)在婦女解放運動中。雖然馬爾庫塞進一步認為“婦女解放運動超越了整個的社會組織和職能分工”,是一個非常徹底且激進的運動。但是事實上,在馬爾庫塞的眼中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需要解放運動,事實倒是男性解放運動卻無人問津?!霸诂F(xiàn)存的結(jié)構內(nèi),男人和女人都是不自由的,并且,男人的喪失人性要比女人尤為嚴重,因為男人不僅僅要受生產(chǎn)中的裝配線和轉(zhuǎn)運帶的折磨,而且要受‘實業(yè)界的規(guī)范和‘倫理的折磨?!痹隈R克思的理論框架下,性欲的壓迫是原始的、最早的壓迫,而婦女解放運動的初心就是要反對把婦女貶低為只是一種“性欲的對象”。但是馬爾庫塞強調(diào),在資產(chǎn)階級作為主導的社會里,不僅僅是女性的肉體作為“一種具有較高的交換價值的使人垂涎三尺的商品”,“男性的肉體也成了性欲形象創(chuàng)造的對象”。所以馬爾庫塞認為,在這種性欲對象的肉體的“社會化”現(xiàn)狀下,將女性的肉體物化是為了男性而存在的這樣一種公開化的行為,并使得人們認為男性占據(jù)支配地位的這一手段是非常不人道的。馬爾庫塞再次強調(diào):“無論是在性關系上還是在生產(chǎn)關系中,男女都應當是平等的”,“他們都同時既是主體又是客體”。而這種平等在馬爾庫塞眼中則是“一種從不平等再回轉(zhuǎn)來的平等化:這種平等將是一種女性服從男性原則的新形式?!笨梢?,這種平等同資本主義的男女之間的抽象平等,即機器面前人人平等這一虛偽的平等不同,它是一種充分發(fā)揮性別特性的平等。
三、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不可分割的
在《自然和革命》這篇論文中,馬爾庫塞贊同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要把自然界和人當作解放的對象領域,要把自然界視為人的解放的手段和工具。在馬爾庫塞看來,解放自然首先是“感覺的解放”,即“人道的占有”,即“把自然界改造成為符合人的本質(zhì)(作為類的存在物)的環(huán)境世界”,使自然成為像人類一樣的具有獨立生命力的主體—客體。
但是,馬爾庫塞認為馬克思提出的對自然的“人道的占有”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人道的占有”始終還是秉持人類中心主義理念,自然界仍然是掠取資源的對象,人與自然仍處于主客二元對立的不可調(diào)和的狀況中。因此,馬爾庫塞認為解放自然的關鍵是要否定人類中心主義,真正讓自然與人類平等和諧相處。馬爾庫塞還進一步分析指出,應承認自然的主客體屬性,承認自然既是主體,又是客體,也正是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提出“人要解放他們的人的能力就必須與自然界的解放聯(lián)系在一起”。于是,馬爾庫塞指出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不可分割的,人與自然之間須建立起一種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和諧共處的關系。與此同時,馬爾庫塞主張,只有解放了人,人才能真正認識到自然界的美的屬性特征,人才能遵從自然規(guī)律并按照自然美的原則來塑造自然,即人類在向自然索取資源時,要合乎自然規(guī)律,而不能違背自然界的規(guī)律去濫采、濫砍等;在索取資源的同時,人類務必要回報大自然,要按照“人化自然”的美的原則去美化大自然。總之,馬爾庫塞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不可分割的思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友好合作的思想,無疑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秀琴.馬爾庫塞對馬克思“巴黎手稿”解讀的貢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
[2]魏珍珍,王叢歌.馬爾庫塞自然解放思想研究[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6(11).
[3]王國豫,王夢穎.德國早期浪漫派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J].倫理學研究,2013(3).
[4]許俊達.評馬爾庫塞的自然解放論[J].安徽大學學報, 1995(1).
[5]復旦大學哲學系現(xiàn)代西方哲學研究室.西方學者論《一八四四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83.
[6](美)馬爾庫塞.反革命與造反[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7](德)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簡介:戴寧馨(1998—),女,漢族,江蘇南京人,單位為廈門大學哲學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哲學。
(責任編輯:馮小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