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麟
這天,與朋友去喝下午茶。我們點了一套松餅加飲料,等了20分鐘卻還沒來。朋友決定去問問究竟。她的臉色自然是不太好看,沒好氣地問服務生,她的套餐到底何時才能來。服務生說松餅要烤,還要等10分鐘呢!
朋友微怒:“意思是說,剛剛20分鐘都還沒烤?到現(xiàn)在還在打粉?”
服務生連聲說抱歉,回到廚房去催。朋友憤然地望向窗外。接下來的10分鐘,服務生在我們桌邊來來去去,送的竟然都是別桌的菜!朋友終于抓狂了,準備再“提醒”服務生一下,我自告奮勇地幫她跑到廚房。那服務生滿臉無奈地說:“已經在烤了,還要5分鐘!”
朋友真的火了,不給店家機會,仍然憤憤地拂袖而去。
我心里也一嘆,這件事,我們宣泄了心中的不滿,店家也得到了懲罰。但最后是誰被真正懲罰了呢?
還是我們??!店家繼續(xù)做生意,我們好好一個下午就這樣毀掉了,為了一個遲來半小時的松餅,毀掉一段快樂的時光,值得嗎?最后我們爭取到了什么?
許多人對我的個人印象是,在討論中不喜歡表達意見,更不喜歡表露情緒,總是微笑以對,好像什么都是OK的,相當于“好好先生”。
拿薪水來說好了。剛求職時,有人這樣建議我,喂喂,你是斯坦福畢業(yè)的,要有信心??!面試的時候,要求怎樣的薪水、怎樣的待遇,讓對方覺得你有價值。沒給到這薪水,你就爭取,不然就走人!但是,我在這方面總是不會太堅持,我會將自己的一切表達出來,然后就等公司回復,看我適不適合這份工作。
在辦公室,我好像也是屬于較和順的那種人。我通常是一直點頭,當我打開嘴巴問問題,問的也是“到底該怎么做”。除非老板問我,認為應該怎么做,我才會主動提出來。所以有的同事說:“你不像從國外回來的!國外回來的怎么會這樣?國外不都是努力地說話、爭取嗎?”他們把這樣的人稱之為“sharp”,聰明又有想法。
有趣的是,我在國外的確曾經有一段時間,學老外努力地爭取所有事情。譬如電信公司賬單,買東西討價還價,殺破了嘴,也取得了我真正想要的“好處”,我當時也以我“好厲害”為豪。后來我卻發(fā)現(xiàn):一、表面爭取到,最后不見得爭取到。我并不是每次都如表面的結果,爭取到我想要的東西。二、最重要的是,我變得愈來愈不快樂!因為自己爭取,我的眼睛變成像偵探眼,有誰跟我們說話,我們就要看看他公不公平,有沒有對我歧視。一有不平,我就與人爭取,最后變成爭吵,我自己氣呼呼的,對方也氣呼呼的……大家都氣呼呼的。
這世界本就充滿了“個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尤其在這個求理求爭取的現(xiàn)代社會氛圍下,我們愈表達出自己,別人越不可能退讓,便愈和別人產生沖突,弄得都很不愉快。我認為,有時候,可考慮在許多雜七雜八的意見中,找到一條夾縫中的路。你會發(fā)現(xiàn),這夾縫絕對是愈走愈大,最后所有人都會幫你。
這是一條順風的路。
和順的好好先生,他的生命或許就會比較順,順流而下,在這世界上其他人所設立的硬夾縫中,他可以“軟骨頭”適應一切。有施才有得,大家互利互惠,上天不會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