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視本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認識和理解其它民族的音樂文化,是音樂課堂教學基本要求。本文就常德絲弦納入高校地方特色課程的教學進行分析,從“口傳心授”和課堂教學相結合;鑒賞與演唱相結合;音樂創(chuàng)編與音樂體驗相結合;小課堂與大課堂相結合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常德絲弦;高校;地方特色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識碼】A
常德絲弦流行于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是湖南絲弦的一個重要分支,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常德絲弦唱腔優(yōu)美,旋律線條自然,唱詞典雅,內容貼近日常生活。
常德絲弦的形成和發(fā)展是根植于本土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中,受地方方言,題裁內容等方面的制約,保護傳承常德絲弦的關鍵在于本地傳播和教育。常德絲弦在當代的傳承主要是學校教育傳承,但它目前處于起步階段。作為常德絲弦的主要傳承者, 音樂教師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常德絲弦?guī)熧Y隊伍的來源主要是高校,本文就常德絲弦納入到高校地方特色課程的教學進行探討。
一、“口傳心授”和課堂教學結合
通過“口傳心授”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使中國傳統(tǒng)音樂得到有效的傳承,而且可以將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方式及其藝術特點直觀的展現(xiàn)給學生。作為一種即興傳授方式,“口傳心授”既能夠使教師對所授內容的整體風格有一個全面的把控,又能夠有效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利用語言以及非語言的方式,將唱、奏、演、說傳授學生,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領悟各地區(qū)音樂的魅力,激發(fā)承者對傳統(tǒng)藝術的興趣,內心真心接納,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傳承與保護民族民間音樂。高校的課堂教學要將“口傳心授”這種方式引入其中,邀請常德絲弦的民間藝術家走進課堂,讓藝人們用最原生態(tài)的方式把這種源于民間,扎根于社會和生活的民間藝術真切的教授給學生。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引導學生即時模仿藝人的教唱形式,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的印象,使他們對常德絲弦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對于“口傳心授”這種教學方法來說,兼具創(chuàng)造性與開放性,在運用這種方法時,教師需要依托與本土音樂相關的各類文化資源,營造一個集開放、自由、多元、即興于一體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情感方式將自己對音樂的感悟與這一教學氛圍融合到一起,加強“傳者”與“授者”之間的互動,在此期間,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批判能力。需要對傳統(tǒng)音樂原本的傳承方式給予充分尊重,并對“口傳心授”這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進行深入探究,不斷豐富其內涵,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將這種教學方式運用到其中,進而使其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二、鑒賞與演唱相結合
高校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已經(jīng)形成,音樂是聽覺和視覺的藝術,在聆聽和鑒賞大量的作品的同時進行教唱、演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情趣和演唱能力,是對地方音樂了解程度最直接的方式。在常德絲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選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絲弦中積極健康、與生活相貼近的優(yōu)秀作品。首先,教師可以將所教曲目的時代背景簡單的介紹給學生,并播放老藝人演唱的錄音,播放近幾年獲獎的優(yōu)秀劇目演出實況,讓學生從感性層面對常德絲弦建立初步的審美意向,然后再對學生進行教唱、演唱。學生只有對音樂充分聆聽、領悟、思考與想象,才能有效并提升自身的審美以及表演能力,常德絲弦的演唱也不例外。在學習常德絲弦時,學生不僅需要充分了解教師所講解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在對各類作品進行模唱與視聽的過程中,將其中蘊含的各種特征總結出來,如聲腔、節(jié)奏等。學會常德絲弦的關鍵在于全面把握其演唱風格與表演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將相關的語言、裝飾音等毫無保留的教授給學生。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嗓音特點以及接受水平,教授學生一些經(jīng)典的曲目,使他們能夠對常德絲弦演唱的基本發(fā)聲方式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咬字吐字、體態(tài)律動、體味各種唱腔的行腔方法、呼吸方法。通過對曲藝演唱方法與技巧的學習和借鑒,使民族聲樂演唱的技巧與風格得到豐富。通過鑒賞和演唱的的教學活動,不斷延展學習范圍,使學生意識到學習常德絲弦的重要意義,并加強他們對于本土音樂的認同感,增強愛家鄉(xiāng)愛地方音樂文化的興趣。
三、音樂創(chuàng)編與音樂體驗相結合
在高校的音樂課堂中,教師不僅需要將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而且還要對他們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培養(yǎng)。常德絲弦除了具備多樣化的表演形式之外,曲調調配方式也比較特殊,即表演者能夠根據(jù)個人喜好,自行調配歌詞,并以此創(chuàng)造出全新演唱內容。在音樂課堂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簡短的常德絲弦旋律,引入裝飾音、方言等各種相關的音樂元素,不斷推動常德絲弦的傳承與發(fā)展。常德絲弦唱段一般比較短小簡練,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不是很難理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識、生活閱歷根據(jù)不同的曲調填詞,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常德絲弦音樂的印象,又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需要盡可能多地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典型的絲弦曲目展示給學生,使他們從多個角度了解各種類型絲弦的藝術特點,根據(jù)旋法的特點,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受,創(chuàng)編絲弦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小課堂與大課堂相結合
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高校的課堂教學必須營造良好的音樂生態(tài)環(huán)境,必須以社會以及民族音樂為核心,在這種音樂環(huán)境中,借助各類民俗活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地區(qū)的民間音樂社團組織當中,并對人民群眾中鮮活的民族音樂元素進行廣泛吸納。還要定期舉辦各類相關的音樂文化活動,如開展與民族音樂相關的知識講座等,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其中,進而使民族音樂與學生的學習及其日常生活有機的融合到一起。教師需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最終目標,采取鑒賞式、實操式等多樣化的授課方式。老師可讓學生分成小組,對常德絲弦的某個專題進行討論,組織學生對常德絲弦的演出團體進行參觀,并在開展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時,邀請相關的表演藝術家、作曲家以及理論家到場進行專題講座?;谝魳疯b賞式的授課方式,將觀摩、講座等形式穿插其中,按照不同的曲目來串講常德的人文地貌、藝人行藝等相關的人文知識,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使他們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圍繞常德絲弦,在校內定期舉辦相關的文化活動,如“絲弦藝術節(jié)”“絲弦文化周”等。通過這些活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常德絲弦的精華,并對民間曲藝的豐富內涵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感悟。
作為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高校課程,常德絲弦需要與特征、目標等內容相結合,基于當?shù)噩F(xiàn)有的音樂文化資源,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其藝術視野得到開闊,加強他們對于本土民間音樂的重視,努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進而使他們能夠自覺自愿地對非物質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注重人文關懷,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并將先進的教學理論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化的多樣性的教學手段,使課程的教學既符合傳統(tǒng)音樂傳授模式,又能趕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吳剛平.校本課程開發(fā)[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耀華,鄭錦華.高師音樂教育論[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何瀟鴻(1976—),男,碩士研究生,湖南文理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傳統(tǒng)音樂。
基金項目:該論文為湖南文理學院2018年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結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