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代娟
(如東縣雙甸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江蘇 南通 226404)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HD)不僅會給患者的軀體帶來損害,還會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特別是女性患者,較多存在著恐懼害怕和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遵醫(yī)依從性較差,影響病情的發(fā)展和疾病預后。由于女性生理和生活特點,日?;顒恿枯^少,較多女性CHD患者出現(xiàn)習慣性便秘的情況,患者在用力排便增加腹腔壓力和心內壓時,可誘發(fā)冠脈管腔痙攣和不穩(wěn)定斑塊破潰,易致冠脈管腔血栓形成和阻塞,從而引發(fā)急性冠脈綜合征(ACS)[1]。近年來,我們對女性CHD患者給予預見性的護理措施,將危險因素降到最低,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CHD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病史、心電圖、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確診,倫理委員會審批和患者知情同意;排除嚴重心功能不全,ACS,嚴重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惡性腫瘤,肝腎功能損害,文盲,精神和智力障礙等。年齡52~85歲,平均68.7±5.3歲;文化程度小學32例,初中22例,高中級高職15例,大學及以上7例;病程0.5~11年,平均5.6±2.4年。按照數字表示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周3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具可比性(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有針對性的預見性護理措施。①評估宣教:對患者進行護理體檢和綜合評估,了解患者身體一般狀態(tài)和病情特征,特別是患者的便秘高危因素和心理狀況,制訂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大多女性CHD患者特別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老年患者,對CHD和便秘等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不高,治療護理的依從性較差。應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認識度,通過畫冊、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個體化的進行科學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疾病理論和防治相關知識,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習慣性便秘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誘發(fā)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和應對處理方法,不斷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和遵醫(yī)依從性。②心理干預:大多老年的女性CHD患者常存在著程度不同的恐懼害怕、焦慮抑郁和悲觀失望等負面情緒,產生心因性的胃腸功能紊亂,誘發(fā)和加重習慣便秘的發(fā)生[2]。護士采用熱情的態(tài)度和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護患溝通,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消除隔閡,力爭取得患者的信任。定期組織病友會,請康復成功的患者現(xiàn)場說法,緩解恐懼害怕心理,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加強患者自我身心的調養(yǎng),采取散步、打太極拳、郊游等戶外活動,疏解焦慮抑郁的不良心理。請患者的親友參與道治療護理工作中,多給予患者以精神和經濟方面的幫助,使其感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溫暖,消除悲觀失望的負面情緒。③生活指導:保持病房或居室的安靜整潔和陽光充足,調整房間內的溫濕度,定期開窗通氣,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就診和修養(yǎng)緩解。為患者制訂個體化的飲食圖譜,積極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戒煙限酒,低脂低鹽、優(yōu)質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保證必要的營養(yǎng)素的攝入。避免進食辛辣生冷的食物,增加新鮮果蔬和纖維素類的攝入,適當多飲水和牛奶,以達到通便的目的。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和愉悅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根據病情和體質,科學合理的參加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多做適宜的有氧運動,不斷增強體質。適當增加飯后的運動量,盡量少臥床和久坐,以散步30~60分鐘為宜;休息時勤翻身和坐位,多做深呼吸和屈髖屈膝動作,做行腰骶部活動,增加胃腸蠕動。④排便訓練:指導家屬對患者多進行腹部按摩,患者一般取臥位,兩膝關節(jié)屈曲,腹部放松,家屬手置于右下腹,用掌根和大魚際發(fā)著力,以臍部為圓心輕輕捏揉腹部,沿著升結腸、橫結腸、乙狀結腸方向,按照順時針的方向重復數次,幅度由小漸大[3]。適當按壓關元、天樞、膀胱、足三里等穴位,改善胃腸蠕動功能。指導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一般可在早餐后半小時作用嘗試排便,體力和病情允許的前提下,可行蹲位排便或者雙腳墊高坐位排便,擴大肛門角和松弛肛周肌肉,促使排便。指導患者學會進行提肛訓練,每天5-6次,每次3-5分鐘,改善腸黏膜神經細胞的血液供應和增加腸道血液循環(huán),增加胃腸蠕動能力;增強提肛肌和盆腔肌肉的力量,利于排便。發(fā)生難免便秘后可以使用果導或麻仁丸等緩瀉劑,必要時使用開塞露潤腸通便或者人工取便,以免用力排便增加負壓誘發(f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護理干預2周,分別觀察兩組的抑郁評分(SDS)、便秘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Barthel)和護理質量相關評分等指標,以及遵醫(yī)依從性、便秘發(fā)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和患者滿意度等干預結果相關指標。
兩組的SDS、便秘癥狀評分、Barthel和護理質量評分等指標,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觀察組的遵醫(yī)依從性和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便秘發(fā)生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質量相關指標的比較
表2 兩組干預結果相關指標的比較[n(%)]
CHD是內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之一,對國民的危害較大。大多女性CHD患者因為生理和心理等原因,發(fā)生習慣性便秘較多,增加了ACS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我們對女性CHD患者進行護理體檢,掌握其心理反應和便秘高危因素,制訂針對性的防控方案,給予評估宣教、心理干預、生活指導和排便訓練等預見性的護理措施。通過護理評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便秘高危因素,加強CHD和便秘的相關知識的宣教,提高了患者的認知水平和遵醫(yī)依從性;針對患者的負面情緒,給予個體化的心理干預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況;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就診修養(yǎng)環(huán)境,給予科學合理的飲食、起居和鍛煉等指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素質;加強排便訓練,在物理和藥物治療等方面積極干預,減少了便秘發(fā)生率,降低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率的發(fā)生率,有效改善了女性CHD患者的疾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