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困境及心理學研究進路

2019-10-25 02:03姜永志侯友白紅梅
廣西民族研究 2019年3期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培育

姜永志 侯友 白紅梅

【摘 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具有的歷史發(fā)展、文化傳統(tǒng)、社會規(guī)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持有的一種包含積極認知、積極情感、積極態(tài)度和積極行為的趨同心理傾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是在新的歷史情境下,黨和國家認識和處理我國民族問題、民族關系、民族與國家關系的新理念和新舉措。本文從認同與認知雙維視角梳理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內(nèi)涵,在分析新時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困境基礎上,提出從社會心理學視角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研究進路。

【中圖分類號】C95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19)03-0105-007

黨的十八大以來,培育民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團結(jié)進步,已經(jīng)成為多個學科關注的焦點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diào)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民族關系發(fā)展的重要性[1][2]。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流動速度加快,少數(shù)民族人口離開農(nóng)村、牧區(qū),來到城市求學、工作和生活,但他們已有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與城市文化存在差異,他們面臨新環(huán)境的心理適應以及所引發(fā)的心理認同危機,可能對他們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產(chǎn)生影響[3]。從社會心理學視角出發(fā),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心理機制,有利于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民族間相互了解和信任,建立友好的民族關系和促進各民族團結(jié),發(fā)揮社會心理學的社會心理服務職能?;诖?,本文概括了雙維視角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體系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多維主張,揭示了當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的困境,并基于社會心理學視角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會心理培育破解路徑。

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體系建構的雙維視角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在我國新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下,黨和國家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民族問題時提出的處理民族問題和促進民族關系發(fā)展的新理念。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nèi)涵決定了其構成成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內(nèi)涵的研究,可以歸納為認同視角和認知視角下的兩種觀點。

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nèi)涵的認同視角來看,強調(diào)各族成員對國家或中華民族在心理態(tài)度上的認同轉(zhuǎn)變過程,這一視角主要基于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和民族學等學科立場。例如,沈桂萍在探討其內(nèi)涵時強調(diào),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各民族廣大人民群眾共建和共享中華文化的意識,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則需要在各民族成員間建立起共享的文化記憶與文化形式,并提取出各民族成員都認同的價值體系。[4]趙紅偉則強調(diào)各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歷史文化、對國家、對族際關系、對共同社會價值取向和發(fā)展道路的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組成成分。[5]與上述觀點一致,郎維偉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各族人民在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基于命運共同體的自覺意識,強調(diào)各民族成員對我們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6]上述觀點得到部分研究者支持,如,宋全[7]、馮育林[8]等均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本質(zhì)就是認同問題,只是在認同的內(nèi)容上有所不同。從上述研究看,研究者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側(cè)重個體對作為中華民族成員身份及其附屬的精神文化的接受程度,這一理解更多是從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和民族學等學科的宏觀視野出發(fā)來理解的。

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nèi)涵的認知視角來看,強調(diào)個體成員對什么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心理認知加工及心理生成過程。例如,青覺和趙超認為所謂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持有的一系列認知、情感和評價等心理活動的總和,包括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淺層次的感覺、知覺、記憶等感性認知,也包括深層次的判斷、推理、認同等理性認知。[9]嚴慶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人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本體的認知和反映,既包括概念認知,也包括認同歸屬、理論解讀與闡發(fā)。[10]孫秀玲持有類似觀點,認為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要增強各族人民對民族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認知與情感認知。[11]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nèi)涵的認知視角更側(cè)重人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微觀認知加工過程,而認同視角則更側(cè)重人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宏觀認同過程。從上述研究來看,研究者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側(cè)重個體對作為意識對象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知加工及其加工結(jié)果的內(nèi)化和外顯水平,這一理解更多是從心理學學科的微觀視野出發(fā)來限定這一概念。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內(nèi)涵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基礎問題,只有明確了其概念內(nèi)涵才能進一步開展理論與實證研究?,F(xiàn)有研究從認同和認知視角對其進行的界定和辨析,對進一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從兩種觀點來看,無論是認同觀點還是認知觀點,都涉及到人的意識思維加工,只是認知側(cè)重過程,而認同側(cè)重結(jié)果。因此,我們認為可在宏觀視野與微觀視野整合的視角下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nèi)涵進行界定。本文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nèi)涵的理解是:中華民族各族成員對中華民族具有的歷史發(fā)展、文化傳統(tǒng)、社會規(guī)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持有的一種包含積極認知、積極情感、積極態(tài)度和積極行為的趨同心理傾向。

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的多維主張

新時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從精神層面解決民族問題和實現(xiàn)民族團結(jié)的重要途徑,培育各民族成員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化少數(shù)民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jié),已經(jīng)成為當前民族問題研究關注的重點。現(xiàn)有研究從不同視角出發(fā),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與建構路徑,概括起來可將其歸納為“路徑說”與“維度說”兩類。

一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路徑說主張。路徑說主要強調(diào)學者們對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主張。例如,劉吉昌和金炳鎬認為可以在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小康社會建設和國家認同等四個方面為導向的基礎上,促進各族成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構。[12]趙英主張從促進民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等三個方面,促進各族成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構。[13]青覺認為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作為一種典型的社會化途徑,對培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是一項迫切需要研究的時代課題。[9]此外,有學者還主張培養(yǎng)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團結(jié)統(tǒng)一、完善民族政策、增強文化認同感來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4]也有學者從歷史學的視角,試圖追溯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脈絡中那些對當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起到助推作用的因素,是如何影響各民族成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的。[15]綜上可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路徑說,強調(diào)如何通過具體路徑和方式培育各族人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些路徑往往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維度說主張。楊鹍飛認為可以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四個維度來促進各民族成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強調(diào)從政黨認同與國家認同、市場排斥與經(jīng)濟互助、文化接觸與文化整合、社區(qū)互嵌與民族交融四個方面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3]趙紅偉也認為應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四個維度去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政治維度上堅持“三個認同”,推進民族事務治理法制化;經(jīng)濟維度上改變發(fā)展差距,推動互惠共贏;文化維度上整合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打造核心價值體系;社會生活維度上破除“藩籬”,促進民族交融。[5]此外,也有學者從歷史與命運、政治與法律、經(jīng)濟與利益和精神與文化四個維度,討論如何建設中華民族歷史命運共同體、國家政治共同體、經(jīng)濟利益共同體和精神文化共同體。[4]綜上可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維度說,強調(diào)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宏觀視野,它更具有一定的宏觀導向性。在某種程度上它與路徑說主張具有重疊性,但維度說比路徑說更具概括性、宏觀性和指導性。

此外,國外民族關系研究中開展了大量族群認同、族群意識、族群身份、群際態(tài)度、群際信任、民族文化適應等研究,[16]雖然這些研究未以民族共同體為題,但大多圍繞民族認同展開。在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研究者主要探討族群關系理論及其實踐應用問題,族群認同理論、群際接觸理論和文化適應理論在我國民族問題研究中具有較大影響。[17]如群際接觸理論認為,群際間持有的消極態(tài)度和認知是群際沖突的主要原因,同時這種消極態(tài)度和認知也直接加劇了彼此間的消極刻板印象,那么通過群際接觸能夠促進各民族成員間的溝通和了解,減少群際之間存在的消極態(tài)度認知,以此來促進民族關系的積極發(fā)展。[18]上述經(jīng)典理論對我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均具有積極借鑒和參考價值,如近年我國民族關系研究中倡導的互嵌式社區(qū)構建,就是基于群際接觸理論和文化適應理論等提出來的適合中國民族關系發(fā)展的新型實踐性理論。

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困境

意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人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本體的認知加工過程應看作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邏輯起點,其研究的邏輯終點是個體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nèi)化及外顯的行為模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概念體系、培育路徑,以及相關的實證調(diào)查研究,最終都將服務于研究的邏輯終點,即塑造人的具有能動性的意識和改變?nèi)说男袨椤km然以往相關研究從不同學科視角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方式方法,但從上述論述所及和尚未談及到的文獻闡述,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研究存在主客體混淆不清問題、研究對象與方法單一問題、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失衡問題和理論解釋框架借鑒與創(chuàng)新問題,上述問題作為當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中的困境亟需破解。

一是研究主客體混淆不清問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核心關鍵詞的理解來看,它應屬于意識范疇,既然屬于意識范疇就應有意識的主體,即誰是意識本體。從描述性的理解來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概念顯然表達的應該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所具有的意識問題。從文獻來看,僅有少數(shù)文獻明確提出了以人作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如張志強發(fā)表的《西部民族地區(qū)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建研究》[19];同時也有部分研究明確了邊疆民族地區(q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左岫仙等發(fā)表的《邊疆民族地區(q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推進》[20]。由此可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首先應明確主體,避免主客不分甚至主客混淆,除理論探討外,相關研究更應側(cè)重對作為意識主體的特定人群的意識形態(tài)的研究。

二是研究對象與方法單一問題。從宏觀來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本身即是研究對象;從微觀來講,某類人群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即為研究對象。但是,現(xiàn)有研究更傾向于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本身的理論探討,且缺乏理論體系的統(tǒng)一性。此外,現(xiàn)有實證研究所關注和選擇的研究對象相對單一,如基于大學生群體[21]和民族地區(qū)青年群體[22]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等。而現(xiàn)有實證研究較少關注其它不同群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問題,如少數(shù)民族城市流動人口、農(nóng)村牧區(qū)城市流動人口、跨境民族民眾、特殊民族等那些更易于產(chǎn)生認同危機的群體,這類群體更應成為研究的主要對象。除在研究對象上相對單一外,現(xiàn)有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論探討為主,基于調(diào)查的實證研究相對匱乏,這導致對該問題的研究集中在宏觀理論分析層面。由此看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不但要進行理論研究,更需要基于多學科綜合方法的實證研究,如訪談法、調(diào)查法和實驗法等均可用于對該問題的多方位研究。

三是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失衡問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非是新出現(xiàn)的概念,只是在我國社會主義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尤其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已經(jīng)被時代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使它成為解決民族問題和促進民族關系發(fā)展的新途徑。從文獻數(shù)量來看,當前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理論探討方面,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歷史淵源、概念內(nèi)涵、培育與建構路徑等[8][9],這類文獻占據(jù)了絕大部分,這與國家戰(zhàn)略層面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高度重視有關,結(jié)合國家政策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解讀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但較少有研究結(jié)合調(diào)查實踐,有針對性地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路徑,研究大多是自上而下從不同路徑或維度進行宏觀的解讀,這種研究傾向的失衡可能導致決策機構政策制定的片面化,“紙上談兵”難以從實際問題出發(fā)尋求問題的解決路徑。由此看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既要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也要結(jié)合不同群體的社會心理特點開展基于多種方法的綜合實證研究。

四是理論解釋框架借鑒與創(chuàng)新問題。現(xiàn)有相關研究缺乏統(tǒng)一的理論解釋框架,如研究者提出的路徑說與維度說均站在不同學科立場,在宏觀視野下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進行解說。同時,現(xiàn)有研究在論及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時也多借鑒國外較為成熟的族群認同和文化整合理論,而較少有基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特點的原創(chuàng)解釋框架,目前僅有少量研究者意識到這一問題,并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解釋框架。如青覺與趙超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機理,該理論假說認為,內(nèi)外部環(huán)境施加的要求和壓力輸入到中華民族共同體→信息傳輸?shù)饺四X(通過人腦的機能進行轉(zhuǎn)換、加工和創(chuàng)造)→輸出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反饋到內(nèi)外部環(huán)境(通過實踐發(fā)揮意識的能動性),形成一個以反饋為回路的系統(tǒng)循環(huán)[9]。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新觀點新觀念,應基于國情構建原創(chuàng)性理論解釋框架。

從文化維度出發(fā),加強民族間文化接觸與文化互動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jié)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盵27]114由于受到社會環(huán)境和歷史變遷等社會人文因素的影響,各民族間仍存在一定的民族分界意識和文化隔膜,更由于族際間互動貧乏以及長期的族際間認知偏差,使各民族間對彼此存在較大消極刻板印象,并形成民族間的隔膜與矛盾,這也加劇了狹隘的民族本位主義。因此,破除狹隘的民族本位主義,一是要加強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引導民眾自覺遵循“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原則,使“貫通心靈深處的好感”真正建立在民間,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理念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共識[13]。二是要積極構筑民眾的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族人民增強“五個認同”,實現(xiàn)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心理認同。三是要促進民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作為主流文化倡導的價值體系,它能破解民族間的封閉、保守、狹隘和排他的民族社會心理,防止狹隘的民族本位主義惡性膨脹及其產(chǎn)生的民族沖突,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實現(xiàn)國家和諧穩(wěn)定。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從根本上講是一個微觀的社會心理問題,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受到宏觀社會層面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諸多因素影響。從社會心理學視角出發(fā),恰能尋找到這樣一個整合微觀與宏觀視角的平衡點,同時也能為這樣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研究問題找到解決之道,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與建構。同時,這一方面為新時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思路,另一方面則促進了社會心理學與其它學科的交流、融合和共生發(fā)展,實現(xiàn)了心理學的社會心理服務功能。

參考文獻:

[1] 不斷推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N].中國民族報,2017-09-02.

[2]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N].人民日報,2014-09-30.

[3] 楊鹍飛.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理論與實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4] 沈桂萍.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構建國家認同的文化紐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

[5] 趙紅偉.論馬克思主義視域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養(yǎng)[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8(1).

[6] 郎維偉,陳瑛,張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五個認同”關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

[7] 宋全.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中國民族,2018(1).

[8] 馮育林.從“中華民族”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概念考察及其建設析論[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

[9] 青覺,趙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機理、功能與嬗變——一個系統(tǒng)論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10] 嚴慶.本體與意識視角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

[11] 孫秀玲.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J].紅旗文稿,2016(10).

[12] 劉吉昌,金炳鎬.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11).

[13] 趙英.新時代青海藏區(qū)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芻議[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14] 李秀敏,劉春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與培育[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

[15] 王文光,徐媛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過程研究論綱[J].思想戰(zhàn)線,2018(2).

[16] 郝亞明.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的共生:理論評述與探討[J].民族研究,2017(4).

[17] Aberson C L,Shoemaker C,Tomolillo C. Implicit bias and contact: the role of interethnic friendships[J].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3).

[18] Vedder P,Wenink E,Van Geel M. Intergroup contact and prejudice between Dutch majority and Muslim minority youth in the Netherlands[J].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2017(4).

[19] 張志強.西部民族地區(qū)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建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7(4).

[20] 左岫仙,巴拉吉,熊坤新.邊疆民族地區(q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推進[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7(3).

[21] 商愛玲.鑄牢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8(1).

[22] 張濤,瞿秋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校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路徑探析——以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視角[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8(1).

[23] 金盛華.社會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4] 崔中良,王慧莉.挑戰(zhàn)與應對:直接社會感知與心智理論的爭辯[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8(9).

[25] 姜永志,白紅梅,李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會心理促進機制及實現(xiàn)路徑——基于社會心理學的視角[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7).

[26] Mullen B,Brown R,Smith C. Ingroup bias as a function of salience,relevance,and status: An integr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0(2).

[27] 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創(chuàng)新觀點面對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袁麗紅〕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中華民族培育
愛的共同體
哪項世界遺產(chǎn)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抗疫中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做人美德
季札掛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中部非洲共同體內(nèi)部貿(mào)易占比下降至2%
吴忠市| 日土县| 灵丘县| 通城县| 新泰市| 多伦县| 专栏| 天柱县| 古田县| 茂名市| 米林县| 新宾| 呼图壁县| 通辽市| 建宁县| 宁阳县| 昭通市| 澄城县| 洛隆县| 新竹县| 连南| 北海市| 寿宁县| 沛县| 乐亭县| 德钦县| 溆浦县| 客服| 曲阜市| 土默特左旗| 洪洞县| 奉节县| 安远县| 长白| 法库县| 三门峡市| 贵港市| 开原市| 安丘市| 平原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