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靜1 李 果1 趙琦浩1 張繼凱 趙德鵬
(1 上海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建筑學院 上海 200093; 2 北京凱昆廣勝新能源電器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CO2作為一種純天然制冷劑工質,在氣體冷卻器放熱過程中存在較大的溫度滑移,這與水加熱時溫度升高相吻合,可以減少由溫差引起的傳熱不可逆損失[1],在熱泵熱水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日本早在2001年就將CO2熱泵熱水器投放到市場,成為熱水器市場的主流產品[2],而國內對CO2熱泵的研究進展較慢,至今僅有一些實驗臺和原型機等,主要集中于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等高校[3-7]。許多學者對CO2跨臨界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性能優(yōu)化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實驗中CO2熱泵熱水器還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在名義工況[8]下出水溫度往往不能達到設計溫度[6-7,9],或達到了出水溫度但系統(tǒng)COP偏低。文獻[7]中設計工況下出水溫度只能達到48.51 ℃,文獻[3]中的系統(tǒng)COP<3。姜云濤等[3,6]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為了制取高溫熱水,需要將水和制冷劑的流量比降至很低,此時CO2充注量是一定的,出水量往往達不到設計要求。本文主要分析CO2工質在氣冷器中的換熱過程,研究影響CO2熱泵熱水器出水溫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保證名義工況下出水量和出水溫度的優(yōu)化方法。
從專業(yè)制冷劑軟件refprop8.0調用CO2的物性參數(shù),圖1所示為6~14 MPa壓力下,CO2的定壓比熱容cp隨溫度的變化。由圖1可知,在一定壓力下,CO2的cp隨溫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其峰值點對應的溫度即為該壓力下的準臨界點溫度,在±10 ℃溫度區(qū)間內,cp明顯高于其它溫度區(qū)間,定義為準臨界區(qū)間。隨著壓力的升高cp的峰值也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在臨界壓力為7.38 MPa下存在極大值。
圖1 CO2定壓比熱容隨壓力和溫度的變化Fig.1 Variation of cp for CO2 wit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圖2所示為準臨界點溫度和平均定壓比熱容cp,m隨壓力的變化。由圖2可知,隨著壓力的升高,CO2的準臨界點溫度逐漸升高。平均定壓比熱容定義為:在常規(guī)放熱溫度區(qū)間7.15~137.15 ℃,對cp以0.1 ℃溫差為權數(shù)的均值。cp,m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先快速增大后緩慢減小,當壓力達到約8 MPa時達到最大值。
圖2 準臨界點溫度和平均定壓比熱容隨壓力的變化Fig.2 Variation of critical temperature and cp,m with discharge pressure
在熱泵熱水器的制熱循環(huán)中,CO2工質在氣冷器中為超臨界狀態(tài),不同于R22、R134a等常規(guī)制冷劑在氣體冷卻器中處于兩相區(qū)冷凝放熱,CO2需要依靠溫差放熱。一般情況下,CO2出口溫度低于出口壓力下的準臨界溫度[10],由此可得在氣冷器換熱過程中CO2的cp將會處于先增大后減小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
圖3 CO2在8 MPa下定壓比熱容的變化Fig.3 Variation of cp for CO2 under 8 MPa pressure
CO2工質在準臨界溫度區(qū)間內較小的溫差變化就可以釋放大量熱量,因此可以將該放熱過程類比成常規(guī)工質在兩相區(qū)內的相變放熱過程[11]。在實際的CO2套管式氣冷器中,制冷劑出口段CO2通常還處在準臨界點附近,因此氣冷器內CO2只會經歷第二和第三2個換熱階段。
由于準臨界溫度的限制,無論CO2在準臨界溫度區(qū)間內能釋放多少熱量,也只能將水加熱至接近CO2的溫度。對于氣冷器內處于超臨界變比熱容的CO2來說,引入“熱勢能(火積)”理論上分析CO2與水的對流換熱,熱勢能的變化[12-13]。
過增元[14-15]首先提出熱勢能(火積)的概念,以絕對零度為基準時,物體的火積為:
(1)
式中:Eh為物體的火積,kJ·K;cp為物體的定壓比熱容,kJ/(kg·K);T為物體的溫度,K;m為物體的質量,kg。
模擬計算采用分布參數(shù)法,氣冷器為逆流換熱,將氣冷器沿管長分為若干個微元,以水和CO2的入口參數(shù)及氣冷器結構參數(shù)作為初始化條件,將前一個微元出口參數(shù)作為下一微元的入口參數(shù),依次計算各單元內的水和CO2的熱工參數(shù),直至整個氣冷器計算結束,由此可以得到水溫、CO2溫度、火積等參數(shù)沿管長的變化值。模擬三重套管式氣冷器,管長為15 m,外管管徑為16 mm,壁厚為1 mm,3根內管管徑均為5 mm,壁厚為0.8 mm,對稱嵌套在外管之中。CO2入口溫度為100 ℃,壓力為10.3 MPa,質量流量為15 g/s,入口水溫為17 ℃,質量流量為15 g/s。CO2火積的積分公式溫度上下限分別為CO2溫度Tr和水溫Tw,即:
(2)
圖4所示為CO2溫度、水溫、火積、CO2的cp沿管長變化的模擬結果。在管長為0~3 m內:CO2處在準臨界區(qū)內,即第二階段狀態(tài),具有較大的火積,將入口處17 ℃的水迅速加熱至接近CO2溫度。在管長為3~11 m處:CO2處在準臨界區(qū)末端,cp逐漸減小,水溫的升高使兩者溫差很小,火積迅速減小,并在約10 m處達到了一個最小值。在該階段內,水被平緩地加熱,最終由于CO2工質的溫度限制只能被加熱至比準臨界溫度高約5 ℃。在管長為11~15 m內:CO2處在準臨界后的溫度區(qū)間,即第三階段,cp逐漸減小但換熱溫差迅速增大?;鸱e在cp和溫差的共同作用下增大,換熱量增大,水溫也迅速升高。
圖4 氣冷器內的模擬計算Fig.4 Simulated results in gas cooler
模擬分析證明CO2熱泵熱水器氣冷器內水溫變化主要受CO2的熱物性cp影響:氣冷器前段,CO2處于準臨界區(qū)內具有較高的cp,可以釋放大量熱量,水溫迅速升高,但水溫被加熱的上限受到準臨界溫度的限制,加熱過程放緩;氣冷器后段隨著cp減小,CO2與水溫差逐漸增大,火積在cp和溫差的共同作用下增大,換熱量增大,繼而水溫迅速升高。氣冷器前段的火積遠遠大于后面高溫段,說明CO2在剛進入氣冷器時具有較高的溫度,但火積較小,放熱量較少,CO2放熱主要集中于準臨界段內。
對CO2放熱特性和火積分析,發(fā)現(xiàn)影響CO2熱泵熱水器出水溫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工質本身在溫度變化下存在定壓比熱容變化。變定壓比熱容也給換熱計算增加了難度,現(xiàn)以性能曲線聯(lián)合求解,提出一種氣冷器最優(yōu)進氣壓力和溫度的簡化算法。
以名義工況(空氣干/濕溫度16/12 ℃,水溫17/65 ℃)下運行,傳熱溫差5 ℃[17],質量流量1∶1為例:先利用準臨界溫度區(qū)間內的熱量將水加熱至比準臨界溫度tc高5 ℃的溫度,管長3~11 m處(圖4),再利用CO2在準臨界溫度后區(qū)間的熱量加熱至65 ℃,若換熱充分,可認為氣冷器的熱利用效率最高。由圖1可知,80~120 ℃定壓比熱容的變化較小,常規(guī)CO2氣冷器進氣溫度為80~120 ℃,計算得到CO2在準臨界溫度后區(qū)間內的cp,m=1.95 kJ/(kg·℃)(水的0.4665倍),由此可以得到進氣溫度tk(℃):
=(tc+10)+[65-(tc+5)]/0.466 5
(3)
蒸發(fā)溫度對系統(tǒng)COP的影響很小[16],取11 ℃,壓縮機為DorinCD180H型CO2專用壓縮機,根據(jù)官網公布的壓縮機參數(shù),可得進氣壓力pk(MPa):
pk=0.002 79tk2-2.945tkη+551.7η2+
2.49tk-826.1η+303.34
(4)
式中:η為壓縮機總效率,取1。
由圖2曲線擬合可以得到準臨界溫度tc(℃):
(5)
聯(lián)立式(3)、式(4)和式(5)可得最優(yōu)氣冷器的進氣壓力為11.34 MPa,進氣溫度為79.96 ℃。
實驗臺及系統(tǒng)原理如圖5所示。氣冷器為三重套管式氣冷器,采用CO2-水逆流換熱方式,內管為CO2制冷劑,冷卻水走外管與內管之間,具體結構參數(shù)與模擬結構參數(shù)一致。選用T型熱電偶測量溫度,在管長分別為1.2、2.8、5.4、6.7、8.0、9.3、10.6、12.0、13.4和15 m處布置10個測點。采用型號為NS-F的壓力傳感器采集氣冷器進出口壓力,型號為Agilent34970A的安捷倫采集數(shù)據(jù)。
圖5 實驗臺及系統(tǒng)原理Fig.5 The experimental bench and system schematic
依據(jù)標準[8]中CO2熱泵熱水器的性能測試工況,根據(jù)上文計算出的進氣壓力制定的實驗工況為:干/濕球溫度16/12 ℃;進水溫度17 ℃;水和CO2流量15 g/s;進氣壓力11.0、11.3、11.5 MPa。氣冷器進氣壓力由壓縮機頻率調節(jié),CO2流量由電子膨脹閥開度調節(jié),實驗時保證CO2和水流量相等。
調節(jié)焓差室和實驗臺控制參數(shù),穩(wěn)定10 min后記錄數(shù)據(jù)。實驗結果如表1和圖6所示。
表1 實驗結果Tab.1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圖6 水溫的沿程變化Fig.6 Variation of water temperature with discharge tube distance
由圖6可知,在進口壓力為11.3 MPa時,冷卻水溫度沿著管長先迅速增至約41 ℃,然后緩慢升至約53 ℃,最后再有一段快速溫升,直至排出約64 ℃的熱水。因為約11.3 MPa時,CO2的準臨界溫度為51.04 ℃,在進口處具有較大的火積,使水被迅速加熱至約41 ℃,加熱量占比為50.1%。但隨后由于準臨界溫度的限制,水溫不能高于CO2的溫度,水與CO2之間的溫差很小,火積很小,溫度緩慢升高。在管長為10.6 m處,由于CO2逐漸遠離了準臨界區(qū)到達第三階段內,定壓比熱容迅速下降,但CO2與水的換熱溫差也迅速增大,火積也隨即增加,使水溫快速上升,溫度變化與上文中火積理論分析一致。最終,在11.3 MPa的進氣壓力下出水溫度為64.1 ℃,沒有達到計算的65 ℃,可能是因為大壓縮比下壓縮機效率會降低。
由表1可知,進氣壓力越高,進氣溫度越高,出水溫度也越高。11.3 MPa進氣壓力下系統(tǒng)COP=3.23,與系統(tǒng)的名義COP=4.2有較大差距,可能與流量比有關,但與11.5 MPa和11.0 MPa(系統(tǒng)COP分別為2.75和3.17)的進氣壓力相比,COP最高。說明以臨界區(qū)間傳熱平衡為基礎,名義工況下,控制氣冷器出水溫度為65 ℃,氣冷器的最優(yōu)進氣壓力算法有效。
本文基于CO2工質的熱力學性能,分析了CO2熱泵熱水器中氣冷器的理論換熱過程,將整個換熱過程分為:準臨界區(qū)間、準臨界前區(qū)間和準臨界后區(qū)間3個溫度區(qū)間段來分析,得到影響CO2熱泵熱水器出水溫度的主要原因。模擬計算分析和實驗結果也驗證了理論分析的結果,得到如下結論:
1)CO2工質在氣冷器冷卻過程中,存在一個準臨界溫度區(qū)間,該溫度區(qū)間內具有很大的火積可以向外釋放大量熱量,類似于常規(guī)制冷劑的兩相區(qū)。
2)準臨界溫度區(qū)間的放熱量最多,但其末端的火積減小,換熱惡化。
3)CO2熱泵熱水器出水溫度受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冷器的進氣壓力和CO2定壓比熱容變化,隨著進氣壓力下降準臨界溫度下降,火積減小,限制了出水溫度。
4)名義工況下,按照簡化算法,在CO2和水質量流量相等時,制取65 ℃熱水,氣冷器最佳進氣壓力為11.34 MPa,進氣溫度為79.96 ℃,系統(tǒng)COP為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