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永根
阿董真名叫董嘉榮,餐飲行業(yè)里的人都親切地叫他阿董,有時稱阿董師傅,其實他曾是得月樓菜館副總經(jīng)理。現(xiàn)任得月樓菜館顧問。資深中國烹飪大師,國家級烹飪評委。蘇幫菜“非遺”傳承人。蘇幫菜十大宗師之一。阿董師傅從事的烹飪技藝是“白案”,俗稱點心師傅,行業(yè)里又稱“桌臺師傅”。
阿董師傅中等身材,微胖體態(tài)。圓圓臉上一對小眼睛總是不停閃著光芒,說起話來總瞇縫著小眼睛,一副樂呵呵的樣子,總給人一種親切感。他不愛抽煙,只愛“杯中之物”。有時多喝兩杯,眼睛越加小了,但說話條理很清楚。他對人和藹,處事練達,從未與行業(yè)中的人爭吵,或有什么矛盾。在他身上總是充滿著快樂的陽光。
在餐飲江湖上阿董還有一個雅號,叫“木忽隆”,這是蘇州人常用的“壓腳語”,在蘇州俗語中有一句“木忽隆咚”,其最后一個字“咚”與“董”吳語中同音。因而人們叫“木忽隆”即指姓董的人。前幾年阿董師傅退休了,但還留在得月樓作技術(shù)指導(dǎo),把控菜肴質(zhì)量關(guān)。他曾“中風(fēng)”,身體不如以前,行走不靈活,顯得有些搖搖擺擺的樣子。這“木忽隆”稱謂倒也叫得貼切。故而餐飲行業(yè)叫他“木忽隆”的人很多。但在正規(guī)場合還是叫他阿董師傅或稱董大師。
董大師是七十年初返蘇的“知青”?;爻呛蟊话才旁谏虡I(yè)系統(tǒng)的烹飪培訓(xùn)班學(xué)藝。畢業(yè)后曾一度留校。隨后進入當(dāng)時的“蘇州菜館”師從朱阿興師傅,得月樓開業(yè)時董嘉榮與其師傅朱阿興一同進入得月樓,從事面點工作。在得月樓他一干就四十多年。他把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餐飲事業(yè)。
不要看阿董人長得厚壯,手指粗大,卻是心靈手巧的白案大師,其手上功夫可與“繡娘”試比高下。他在朱阿興師傅多年悉心指導(dǎo)下,技藝大進,加上他自己刻苦鉆研,融匯貫通中點、西點、茶點、糕點等方面的技藝,攀登上白案技藝高峰。他對中式點心中的“四塊面團”,即:粉面團、呆面團、發(fā)面團、油面團,尤其得心應(yīng)手。能制作近300種點心面食。他平時走街串巷,把蘇州城里街巷小吃給改良后用來服務(wù)大眾。在他的手上制作出的傳統(tǒng)品種有船點、加蝦燒麥、蟹粉湯包、棗泥拉糕、魚味春卷、四喜蒸餃、藕粉餃、尹府面、眉毛油酥等等。經(jīng)典的有雞湯泡泡小餛飩、五彩豆腐花、糟拌面、雞鴨血湯、油酥餅等等,不勝枚舉,而且他出品的不論面點還是小吃,件件精美可口。難能可貴的是,根據(jù)節(jié)令變化,在餡心口味上隨即變化。他的作品總是像唱戲的人一樣“有腔有調(diào)”,讓人歡喜。遠的不說,就拿他做的凈素菜包來說:包子皮子是發(fā)面,要發(fā)到“恰到好處”,把握分寸,餡心用青菜、木耳、香干等切細用菜油調(diào)開均勻,加入秘制調(diào)料。包子一樣大小,褶子條紋清楚,包子頂端開口俗稱“鯽魚嘴”。蒸熟上籠的菜包子頂端微微露出碧綠菜餡心,四周流淌著金黃的素油。香氣撲鼻,惹人喜愛。吃一口舒心爽口,咸鮮中夾著絲絲甜味。那幾年要吃上董大師制作的凈素菜包,那可得去得月樓排隊。
說起阿董師傅的白案技藝,真正“絕活”在制作蘇式船點上。他跟隨朱阿興師傅多年。在那里學(xué)到制作船點的“真?zhèn)髅伢拧保谌辗e月累的學(xué)藝過程中,他把傳統(tǒng)技藝手法根據(jù)自己的感悟,結(jié)合時代藝術(shù)審美要求,融合在自己的船點作品中。一次市政府在得月樓菜館設(shè)宴招待友好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的政要。董大師的一盒蘇式船點技驚四座、力壓群芳。盆中用粉面制作的紅菱、鮮藕、荸薺、茨菰等水八仙如同真果一樣。中間配上小雞、白鵝、玉兔,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外賓們紛紛贊嘆蘇州菜點的技藝高超,佩服水鄉(xiāng)的飲食文化。說道:這不僅僅是食品,而是不折不扣的藝術(shù)品。
1992年,阿董師傅代表中國烹飪隊,參加在新加坡舉辦的國際烹飪大賽,喜獲金獎,為國家贏得了榮譽。在蘇州的餐飲史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隨后他多次去德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地獲獎無數(shù)。隨之而來的榮譽、桂冠眾多,然而阿董師傅仍不忘初心,一直堅持在得月樓生產(chǎn)第一線,他常告誡自己:“我的崗位就在做點心的桌臺邊。”
阿董不僅自己技藝高超,他還注重把技術(shù)傳授于下一代。他門下徒弟眾多,都感受到師傅對他們的幫助及熱愛。一次有一個徒弟去省里參加烹飪大賽,作品是蘇州傳統(tǒng)八寶飯,那徒兒主動上門見董大師要求相助。董師傅毫不保留把自己制作八寶飯的方法教給他。那日他的徒兒做好一盒八寶飯請董師傅品鑒。董大師品完,說此八寶飯口味、造型都好,只是滿滿一大堆似乎太粗俗了點。他建議把此大碗八寶飯,改成用小酒盅扣成十朵花形。小八寶飯放大盒四周,中間用蘇州傳統(tǒng)花帶結(jié)頂,制作成一組鳳穿牡丹。
那位細心的徒弟聽得認真、記得清楚,果然按此方法做的八寶飯與以前大不一樣,光彩奪目,惹人喜愛,在省烹飪大賽上一舉榮獲金獎。
前陣子,電視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內(nèi)中第二期心傳那集,集中了以得月樓阿董為核心的五代點心師徒共同出境的場面,表現(xiàn)了蘇州糕點、船點等制作過程。又以傳授技藝為主線,敘述阿董師徒之間的情感故事。有一鏡頭是阿董端坐在太師椅上瞇縫小眼睛看著弟子制作面點,并告誡弟子們做點心要手到心到,很有幾分“拳教師”的味道,此場景使人難忘。
阿董師傅的經(jīng)歷告訴人們:做點心的人靠的是手上功夫,說得文氣點是手藝。高超的手藝來源于扎實的基本功、耐得住寂寞的重復(fù)勞動,勤思考創(chuàng)新,注重個人的素質(zhì)、品德修養(yǎng)。在從藝的道路上沒有花架子可擺,你縱有千斤萬力,都得化成“繞指柔”。
其實阿董就是一位有手藝的人。
薛亦然
蘇點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董嘉榮大師坐那兒,樸實,少語,神閑,氣定,渾身上下透著一個字——重。穩(wěn)重,厚重,凝重。
如果他坐在人堆里,大家不會注意到他,他似乎沒有什么亮點。沒有妙語奪席,也不氣宇軒昂。倒是他的兩位高徒比較顯眼,對談?wù)摰脑掝}都有很快的反應(yīng),目光敏捷,捕捉話題就像捕捉灶臺上的火候。
蘇州烹飪界盟主華永根先生說起前輩朱阿興一鳴驚人的高超技藝,最是冷盤《枇杷園》驚艷業(yè)界:把拙政園里的著名景點枇杷園巧妙移植到宴席上,一樹一石,盡得其妙,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園里的花街鋪地都惟妙惟肖。這是烹飪史上的突破,過去的冷盤食雕都限于花木鳥禽,朱阿興把一組園林建筑搬上冷盤,真可謂巧奪天工。
于是董大師的眼里放出光亮來,朱阿興是他的師傅啊。我捕捉到這種令人傾心的光亮,那是一種不動聲色的燃燒,卻又溫潤無比。遙想朱阿興制作完成那驚世之作的時候,他們師徒倆交融的目光也應(yīng)該是這樣的。
而當(dāng)年董大師在新加坡參加第八屆國際(亞太地區(qū))烹飪沙龍大獎賽,以金魚酥等一組點心為中國蘇州贏得團體銀獎的時候,眼睛里也是閃著這樣的光亮吧?創(chuàng)造的激情讓大師手隨心走,深厚的功夫在小小的點心上噴射光華,新加坡的吃客們連呼大開眼界。
董大師坐那兒,穩(wěn)重里透著厚重的底氣,這種氣韻也在他身邊的兩位高徒身上發(fā)散著。忽然想起他們師徒間的逸事。聽說他們之間有一個傳統(tǒng),做生活的時候背要直,不允許徒弟躬背,哪個徒弟躬背的話,背心是要挨打的。因為做白案的人總是低著頭做,最容易養(yǎng)成躬背的習(xí)慣。于是從朱阿興開始就立下這個規(guī)矩,不許躬背。我覺得這不僅是一個作業(yè)姿勢的問題,說得文氣點,這是“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啊。
烹飪乃是一門大術(shù)業(yè),我等外行企圖窺視內(nèi)里門道自非易事,僅談到面點的分類我就頭大了:米面、水面、酥面、雜面……但我堅信,師徒間偉大的傳承絕不僅僅是技藝,更有雄踞于術(shù)業(yè)之上的大道。那大道關(guān)乎藝事,也關(guān)乎為人——這是我在座間悄悄閱讀董大師和他的高徒的第一感受。
我想,那是近似于光亮的傳承,在日、月、星之間,在這個運行軌道里我是星,到了那個軌道中我就是日、月,如是循環(huán)往復(fù),才成其為浩瀚星空。
《蟾宮折桂》是朱阿興與董嘉榮的代表作,如果把蟾宮比作烹飪藝術(shù)的殿堂,那么他倆及其高徒們就是宮里的折桂之人。
得月樓是朱阿興、董嘉榮和徒子徒孫們施展技藝的舞臺,雅致、精美的蘇州烹飪精神如同月魄之光照耀著這個舞臺,也照耀著他們代復(fù)一代的傳承。
原來,得月樓還有這一層意思。
朱紅梅
在飲食上,我一直以為自己屬于“兼收并蓄型”,咸甜酸辣都不忌;不論重口味或是小清新,都還能應(yīng)付得來。于是以為東西南北中,自己哪里都能去了。
其實不然,最近一趟出門,徹底顛覆了這種盲目的樂觀和自我想象。
一路跟隨采風(fēng)團隊,從銀川出發(fā),經(jīng)中衛(wèi),再到固原。一開始,美味的羊肉,香濃的八寶茶和清甜的硒砂瓜讓我的確樂不思蜀,可不知不覺中,事情悄悄在起變化,到了第五天,固原一碗據(jù)說很正宗的羊雜湯讓我的味蕾開始產(chǎn)生抵觸情緒,開始默念江南日常的一茶一飯。這遠方,果然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人在蘇州的時候,鎮(zhèn)江是我的家鄉(xiāng);離開了蘇州,尤其是跑到了寧夏這樣的遠方,我開始對蘇州萌生了鄉(xiāng)愁。這鄉(xiāng)愁是如此具體、直白,就體現(xiàn)在嘴巴和胃對于蘇式菜肴的想念。人到中年,對于習(xí)慣的強大依賴開始露出端倪。時間贈予你的東西,不想要也甩不脫。這不知何時養(yǎng)成的飲食習(xí)慣,從牽扯你的舌苔、腸胃到控制你的大腦,居然如此輕而易舉。
回到蘇州的第二天,我就與一席消夏的蘇幫菜快活相遇。被羊肉、八寶茶熏陶和蒙蔽的味覺很快就活了回來。從冷盤到羹湯,無一不美。一道醉蟹,更是讓我驚為天人。作為一名不自覺的蘇幫菜擁躉,一種得意和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沒道理,卻很真實。
正是在這天的席間見到了董大師。作為中國資深烹飪大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蘇幫菜制作技藝”代表性項目傳承人,董嘉榮師傅基本是屬于“敏于行,訥于言”的人。誰都知道他點心絕活的厲害,但是坐在那里卻鋒芒盡斂,不多話,有問有答,不加多余的修飾。
2013年7月,《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在蘇州得月樓拍攝,花費5天時間,拍了“蘇式點心的傳承”。那次得月樓點心師傅“四代同堂”,齊齊出鏡。87歲的朱阿興是第一代點心師傅;63歲的董嘉榮是他的衣缽傳人;51歲的呂杰民,1983年技工學(xué)??瓢喈厴I(yè)后進得月樓,就拜在了董嘉榮門下;師徒三代人都有著“中國烹飪大師”頭銜。當(dāng)時20歲的“學(xué)徒阿苗”,又是呂杰民前兩年收的弟子。算起來,她已經(jīng)是“第四代門人”。
蘇式點心的代際傳承,也正是攝制組拍攝中抓到的一個“興趣點”。蘇幫菜歷來傳承有序,至今已有五代。朱阿興師傅屬于“第二代”,與最著名的“四根一家”(張祖根、屈群根、吳涌根、邵榮根和劉學(xué)家)同輩。接下來就輪到成為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的董嘉榮師傅這一代了。他們收徒,徒弟再收徒。這樣的傳承使得蘇幫菜的保護和振興成為可能。
2018年1月19日《吳江日報》上曾刊出一則題為“讓吳江傳統(tǒng)糕點煥發(fā)活力,仁昌掌門人拜師蘇幫菜宗師”的消息,說的就是董嘉榮師傅正式收震澤鎮(zhèn)仁昌食品廠、百年老字號仁昌順“掌門人”陸小星為徒。
薪火相傳,既承載著文化賡續(xù)的歷史使命,也寄托著無數(shù)平常食客的樸素愿心。
陶文瑜
將近黃昏了,青年的齊白石隨著師傅,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這時候迎面走來三個人,師傅將齊白石拉到一邊立停,待對方走近了,師傅就很謙和地含著笑臉點頭。
他們是干什么的?齊白石問道,
師傅說,他們是木匠。
那我們不也是木匠嗎?
不一樣,我們就做家具,他們還雕花呢。
師傅的話久久地打動了齊白石,這一年,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的齊白石內(nèi)心里最燦爛的夢想就是當(dāng)一個好木匠,一個能雕花的好木匠。
白案大師朱阿興相當(dāng)于就是能雕花的好木匠。
朱阿興的代表作是“枇杷院”,應(yīng)該是從拙政園得到的靈感,蘇州船點融入蘇州園林元素,是另辟蹊徑的構(gòu)想,大凡船點以花卉動物見長,“枇杷院”居然有亭臺樓閣,肯定就是標(biāo)新立異的創(chuàng)造了。
一般來說,我們這些早出晚歸的凡夫俗子,差不多是泛泛而談的做家具的木匠師傅,我們的從前,也不過是往事。因為“枇杷院”,說起朱阿興,就是傳說了。
一世白案生涯,朱阿興收過不少弟子,這一些弟子,基本上是當(dāng)下蘇州飯店和點心店里獨當(dāng)一面的大師傅,他們向朱阿興學(xué)習(xí)功夫,有的好幾年,有的十來年,但董嘉榮自初出茅廬開始,隨了朱阿興大半輩子,三十多年吧,董嘉榮學(xué)會了朱阿興的手上功夫,也領(lǐng)會了朱阿興的心思和情懷,應(yīng)該是朱阿興的入室弟子了。
朱阿興說,干我們這一行要多帶一只眼睛,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全是素材,看得多學(xué)得多放在肚皮里,不會問你要飯吃的,需要派用場時拿出來就是了。
朱阿興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董嘉榮和他的師兄弟一起在制作棗泥。
棗泥拉糕是蘇幫點心中的經(jīng)典之作,而類似于過濾豆沙一樣過濾棗泥,是大家眼中“吃苦頭”的生活,也是白案最初的基本功。
先是把放在網(wǎng)篩里燒得沸燙的棗子去皮去核,然后用雙手一遍遍持勻過濾,手上燙出水泡是常有的事情。棗泥制作好之后再加糖加油翻炒,不能粘,不能焦,直至顏色變深,再化水拌粉做糕。棗泥拉糕蒸熟之后,切成菱形,點綴瓜子松仁。
似乎還是過濾棗泥的小年輕,當(dāng)棗泥拉糕出籠的時候,竟已經(jīng)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
現(xiàn)在不動手了,看他們做。董嘉榮說。
蘇幫點心分水條、發(fā)酵、油酥、米粉四大類,而董嘉榮的徒弟拿手的傳統(tǒng)點心就有七八十種。
“傳承蘇幫點心要靜得下心,有目標(biāo)有定性”,蘇幫點心以小巧玲瓏、四季有別、口味造型精細著稱,像一只燒麥,要做出20到22個“褶”;一只船點“刺猬”,身上的每根刺都要筆挺逼真。傳統(tǒng)蘇幫點心學(xué)徒,要做三年幫三年。
這話是呂杰民說的,呂杰民是董嘉榮的徒弟,自踏上工作崗位起,跟隨董嘉榮,也是三十多年了。
陶立
我對得月樓的印象幾乎停留在三個地方,電影《小小得月樓》和過十歲生日那年,還有蘇州人談家常時隨意提起。
電影我是聽別人說起才去看的,特意上網(wǎng)查了一下,八十年代的片子倒也看得津津有味。十歲生日那天是在得月樓過的,具體情形記不清了,唯一記得很牢的是我?guī)Я藗€同學(xué),坐在飯桌上的時候,菜好不好吃也忘記了,想想那個年紀(jì)也吃不出什么好壞,但開心總是記得住的啊。
至于蘇州人談家常時提起得月樓,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一方面蘇州人好吃,一方面蘇州人好說,兩者都是嘴上功夫,大概是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吧所以蘇州人說吃的時候總是頭頭是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其中的共同點是說起蘇幫菜,想到的總是那么幾家老店。
得月樓這個名字是繞不開的,一般來說遇見結(jié)婚、滿月、賀壽慶生的時候,大部分蘇州人會選擇在得月樓辦幾桌酒水,這好像逐漸變成了蘇州人的一種傳統(tǒng),沒人會去細想為什么,只知道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一代又一代蘇州人,都極青睞得月樓,因而關(guān)照得月樓的生意。
其實我對得月樓的這些印象,都是記憶里的一些碎片,電影、生日、閑談這幾個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詞匯顯得有些散亂,總是沒辦法呈現(xiàn)一個完好的樣子,直到后來遇見了董大師,這些散亂才慢慢有了一個清晰的面貌。
董大師全名叫董嘉榮,董大師不能說是沉默寡言,但風(fēng)趣健談也說不上,他說話很實在,做事也是這樣,我清楚記得在談起他的烹飪生涯時,董大師拿出了一張紙,上面寫滿了他的經(jīng)歷,從七十年代開始,一直記到今天。一位廚師對廚藝大半輩子的默默奉獻,就一筆一劃手寫在紙上,看著云淡風(fēng)輕,實則是多么令人感慨啊。
董大師常常提起一些舊事,還有他的師傅,而他的徒弟們話題也圍繞著董大師來展開,董大師在他師傅那里學(xué)到了本事,通過自己的修煉成了大師,然后收了徒弟,再把自己的所學(xué)所得傳授下去,師傅和徒弟這樣的關(guān)系,好像通過了廚藝有了一番最好的模樣了。
我問過董大師一個問題,我說在菜品上最令你驕傲的作品是什么?董大師沒有回答我,似乎有些難以抉擇。后來有人問,那么最最得意的徒弟是哪個?這次董大師回答得很爽快,說沒有最得意,個個都得意,語氣和父母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一樣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因為孩子多就丟掉幾個吧。
在自身成就這方面,董大師只是輕描淡寫說了幾句,其實董大師的厲害之處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在他的烹飪生涯中,得月樓的口碑越來越好,就此一點便可以得見厲害之處了。要滿足這么多吃客挑剔的嘴巴,從柴米油鹽到上菜品嘗,幾十年的光陰,當(dāng)中的功夫是多么的深啊。
有董大師這樣的高手坐鎮(zhèn),得月樓能夠收獲整個蘇州城的吃客,這是多么順理成章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