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曾培
近日,上海浦東、嘉定、普陀等多個區(qū),相繼查處與審理宣判了一批“套路貸”案件,依法懲處了犯罪分子,形成_,對“套路貸”犯罪的高壓打擊態(tài)勢。
“套路貸”通過虛增債務、制造資金走賬流水、肆意認定違約、轉單平賬、虛假訴訟乃至暴力、威脅等手段,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產(chǎn)的目的?!疤茁焚J”犯罪屬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要打擊對象。
有人認為,“套路貸”也是一種民間借貸。這是一種錯誤理解。民間借貸的出借人是為了到期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內(nèi)容收回本金并獲取利息,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也不會在簽訂、履行借貸協(xié)議過程中實施虛增借貸金額、制造虛假給付痕跡、惡意制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jù)等行為。而“套路貸”則是假借民間借貸之名,采取一系列詐騙手段,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簽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钡认嚓P協(xié)議,以達到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為目的?!疤茁焚J”,跟平等主體之間基于自愿而形成的民事借貸關系有著本質區(qū)別。說白了,“套路貸”的本質就是以“套路”詐騙害人。
“套路貸”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反映了當下許多詐騙勾當?shù)摹吧墶?。它不再是小打小鬧,東一榔頭、西一棒頭式零碎進行,而是形成體系性的“套路”,被害人一旦被“套”,往往只能隨著“套”向下滑,難于解“套”。因此,在反“套路貸”的斗爭中,除了必要的法律懲戒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人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提高對當下社會各式詐騙“套路”的防范與警惕,從而從源頭上遏制此類黑惡行為的產(chǎn)生。
拿以受害者眾多的以推銷保健品為名的詐騙和謀利來說,雖然不是“套路貸”,但也都是用了“套路”的。他們首先是誘之以利,打”免費牌”。什么免費聽講座、免費體檢啊,免費送油、送米、送雞蛋等等,用小恩小惠把老人“勾住”后,再一步步推銷他們所謂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接著是動之以情,打“感情牌”。對老人不停地叫奶奶、爺爺、阿姨、阿叔,噓寒問暖,看來比兒女還親,這對一些獨居老人來說,更會感到一種溫情,從而產(chǎn)生好感,信了他們。然后再嚇之以病,打“恐嚇牌”。老人經(jīng)過他們免費體檢,都被告知有這樣那樣的疾病,不注意可不得了,而他們的保健品正是可以防治這些疾病的良藥。人總是把命看得比錢重要,被這些所謂“專家”“專業(yè)檢查”一嚇,老人遂乖乖地入了他們的罔套。由此可見,時下要如魯迅所說的那樣“防被欺”,一定要重視破“套”而出。
“套路”一詞,本有不同的含義,可以表示“成套”“成系統(tǒng)”的意思,更多見的是指引誘人受騙上當?shù)摹柏杼住?。《西游記》中白骨精設下罔套迷惑唐僧,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還責怪他,老孫說:“師父,我若來遲,你定人他套子,遭他毒手?!薄端疂G傳》中的武松為張都監(jiān)所設計收監(jiān)入牢,武松恨恨地罵他:“今天做成這個圈套捉弄我?!笨梢?,壞人與不法之徒是常用害人的套路來“罔”人“套”人的。全社會應提高警惕,加強識“套”破“套”,減少在此類黑惡“套路”上吃虧上當受騙。
摘自《解放日報》201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