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飛
摘 要:把生活化教學法融入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僅能使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躍上一個新的臺階,還能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也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觀,法治觀,學習觀,人生觀與世界觀?;诖耍疚囊孕W道德與法治教學為例,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就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進行如下研究。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法;學習興趣;道德觀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學校要求教師積極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主動地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利用生活化教學法,從而使道德與法治教學綻放“生活”之花,進而使學生感受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快樂?;诖耍疚膹膶W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就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進行如下研究。
一、把生活化教學法應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意義
1.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對知識點不能產生深刻印象的問題。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依舊采用填鴨式教學法,缺乏創(chuàng)新。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那么這不僅會使學生難以充分利用所學習的知識點,還會降低道德與法治教學標準。此時,教師把生活化教學法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就有利于解決“學生對知識點不能產生深刻印象”的問題。
2.有利于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質量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生命。缺少質量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難以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教學圖景,也難以產生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此時,教師若能把生活化教學法滲透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就有利于處理這樣的問題,這不僅能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于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使道德與法治教學和生活化教學法結合起來,從而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道德觀。
二、把生活化教學法應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策略
1.巧借生活化教學法,設計生動的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一堂課的基礎與前提。良好的課堂導入猶如一塊具有吸引力的吸鐵石,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過,一些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不能設計具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這樣的問題可能會降低整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此時,教師利用生活化教學法設計課堂導入,就有利于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性。
以《說說我的家》教學為例。課堂開始,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主題是《說說我的家》。下面請你們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的家里都有哪些成員?”于是,有的學生說:“在我的家里面,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庇械膶W生說:“在我的家里面,有奶奶、爸爸、媽媽、妹妹以及我。”還有的學生說:“爸爸、媽媽和我構成了我的家庭?!庇纱松钊?,教師繼續(xù)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家庭成員嗎?你們可以從職業(yè)、愛好、性格等方面進行介紹?!庇谑牵械膶W生從職業(yè)的角度對家庭成員進行介紹:“我爸爸是一名醫(yī)生,我媽媽是一名教師,我奶奶也是一名醫(yī)生?!庇械膶W生從愛好的角度對家庭成員進行介紹:“我媽媽的愛好是跑步,我爸爸的愛好是釣魚,我的愛好是下象棋?!边€有的學生……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繪制家庭成員與親屬關系樹狀圖??傊?,這一方法充分增加了課堂導入的生動性,讓學生很好地聯(lián)系到了生活的實際。
2.巧借生活化教學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荷花需要清水的滋養(yǎng),梅花需要白雪的映襯,太陽花需要太陽的照耀,這無不凸顯了環(huán)境的重要性。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萬物就不能很好地存活。同樣的,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非常常重要。然而,一些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不能引導學生進入良好學習環(huán)境。此時,教師如果能把生活化教學法滲透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就有利于突破這樣的問題。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利用生活化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以《我做家庭小主人》教學為例。教師先向學生出示《我做家庭小主人》這一課題,并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主題是《我做家庭小主人》。我們都知道父母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們是很辛苦的?,F(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長大了,應該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活了。下面,請你們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在家里面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家人幫助你做的?”于是,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歷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繼續(xù)深入,有的學生說:“在家里,我可以拖地,可以洗碗。”有的學生說:“我在家里面為鮮花澆水?!边€有的學生說……再進一層,教師向學生講授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及如何遵守家庭禮儀??傊處熢凇段易黾彝バ≈魅恕方虒W中,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生活教學法,從而為學生營造了生動形象的學習環(huán)境。
3.巧借生活化教學法,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得以攀登道德與法治教學高峰的階梯。如果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不感興趣,那么他們就無法擁有積極主動的學習姿態(tài)。此時,教師若能將生活化教學法這一極具生機的方法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就有利于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的問題。有鑒于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時候,可以充分地發(fā)揮生活化教學法之優(yōu)勢,從而點燃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
以《認識周圍的鄰居》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周圍的鄰居》。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鄰居。有的鄰居十分親切,有的鄰居不相往來,有的鄰居關系一般般。你了解自己的鄰居嗎?下面請你們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你對你家鄰居的認識?”其次,有的學生說:“我家的鄰居是熱情好客的。上次,我去我的鄰居家玩,我的鄰居讓我吃了各種各樣的甜美的水果?!边€有的學生說:“我家的鄰居是善良的。有一次,我家里的小狗跑丟了。我家的鄰居幫忙去尋找這只可愛的小狗?!痹俅危處熞l(fā)學生學習《認識周圍的鄰居》的重難點知識。總之,這樣的方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認識周圍的鄰居》的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也相應提高。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通過巧借生活化教學法,設計生動的課堂導入;巧借生活化教學法,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巧借生活化教學法,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借生活化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運用能力等方式,有效地把生活化教學法同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合起來,優(yōu)化了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使學生沐浴快樂,把生活中的知識融入課堂,又從課堂中接受到生活的知識,從而更好地讓知識與道德品德相結合,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真正地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優(yōu)秀的接班人,也就達到了道德與法治這個學科的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1]崔顯花.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J].華夏教師,2018(2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