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莉
定位準確,啟蒙輕松
任何事中,興趣是最大的誘惑,繪本先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從興趣入手,讓孩子愛上悅讀,開啟蒙昧,讓閱讀從習慣中啟程。
一、興趣吸引
繪本最吸引孩子眼球的是視覺效果的呈現(xiàn)。它不僅通過線條和色彩的配合及構圖形式的審美來吸引孩子的視線,激起孩子的愉悅之情,更是在畫上看出故事和知識信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讀書的最初入口。讓畫引起興趣,拿起書本,一探究竟。
二、迷戀駐足
繪本之所以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不僅是憑借它絢麗的色彩,優(yōu)美的畫面吸引眼球來激起興趣,更是它出色的創(chuàng)意,幽默的表現(xiàn)手法,神奇的想象,易于理解的生動而有趣的淺語,給孩子巨大的精神享受。它用圖畫和文字創(chuàng)造出一個無限可能的世界,讓孩子的世界充滿色彩,任思緒天馬行空。如:《瘋狂的星期二》中說,如果青蛙晚上不睡覺,會飛去哪兒呢?《小藍和小黃》中講,小黃和小藍擁抱了,變成小綠了,可是媽媽不認識寶寶了怎么辦?在我們大人的世界里,這簡直是無厘頭的事,卻正是孩子神往之處,讓他們沉迷于繪本,駐足于悅讀,開啟蒙昧。
三、習慣啟程
繪本被稱之為尖叫通話,當之無愧。首先在奇妙鮮活的圖片吸引下,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得孩子主動拿起繪本。緊接著在情不自禁的獵奇、亢奮情緒中,如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般追逐中戀上繪本。然后在繪本知、情、意的藝術感染下理性的愛上繪本。當孩子對繪本如饑似渴,愛不釋手時,潛移默化中就進入了“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的狀態(tài)中。就這樣拾階而上,推門而入。這時,我們由衷地為孩子鼓掌——閱讀習慣已養(yǎng)成。
悅讀入門,教育降維
只有孩子真正喜歡上了閱讀,開始了閱讀,進入了閱讀,習慣了閱讀,才有了閱讀的意義:閱讀是我們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的過程。而繪本作為兒童早期閱讀的新生力量,是其他兒童讀物無法比及的。
四、在接受教育方面讓孩子能夠輕松領悟,加快孩子社會化發(fā)展。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眾所周知,在家庭教育中,好關系勝過好教育。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讓教育事半功倍。在家庭結構單一且應試教育的今天,親子矛盾在高負荷的壓力下日漸加劇,特別是孩子青春期叛經離道的事時有發(fā)生,竟甚至還有家庭慘案發(fā)生,所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刻不容緩。眼下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時有了意識的覺醒,義務的認知,但缺乏耐心的守候,繪本就是調和這一矛盾的媒介。因為繪本圖書它容易為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年齡的人接受,幾乎沒有文化差異。在放飛孩子思維的同時,也讓大人腦洞大開。這就使得親子在書中既能共同參與,又能在悅讀中同時進入閱讀佳境。很多繪本中留有空白讓人去發(fā)現(xiàn),尋找,探索,交流,如有動手操作的,有想象分歧的,有故事結尾開放的,有沒有文字需要口語交流的。親子之間在這一系列活動中相互交流欣賞,就這樣在快樂玩耍、交談中增進親子關系,家長隨時掌握孩子思想動態(tài),及時做出教育方針調整,這種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家庭和睦,教育順暢。
2、情感共鳴,培養(yǎng)人格發(fā)展。
繪本給人以美的享受,用奇幻的手法呈現(xiàn)世間萬物潛在的美,當孩子閱讀時,情感會隨主人公的情感變化而變化,時而憂傷,時而快樂,時而沉思,時而幻想,讓情感體驗豐富起來,通過這種情感共鳴,幫孩子了解和管控自己的情緒,找到自己的情緒出口,從而塑造良好的性格,繪本圖畫中幾乎都蘊藏著一個生活的小道理,孩子不一定能看得懂并提煉表達出來,但是主人公的所作所為,就是他言行舉止的準則。目前我們所忌憚網絡,并不是網絡不科學,不前沿,不文明。而是網絡文化商業(yè)性太強,內容良誘不齊,而相應的管控力度跟不上,別說孩子了,大人都免不了有驅惡驅俗性,更何況沒有甄別能力的孩子,在孩子性格,品格,人格成長期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繪本本身既有電子視頻中光怪陸離的世界。又一掃文字讀物的沉悶,符合了孩子的心性,所以從課余時間和孩子自由選擇讀物來看,選擇繪本就是遠離電子產品,避免電子產品中不良文化的入侵。使孩子形成優(yōu)良的品行。
五、在學習知識,認知世界方面降低難度,增強孩子的求知欲。
1、讓語言文字在繪本中溫情綻放。
很多繪本沒有文字,故事全在圖畫中,要我們去尋找,發(fā)現(xiàn),想象,講解。父母和孩子在繪本內,尋找中發(fā)現(xiàn),想象中講解,辨析中交流。爸爸媽媽的話是世界上最悅耳的聲音,任何電臺,錄音,有聲讀物,都不可替代父母的聲音。就這樣,以繪本為載體,親子互動,這是一段多么愜意和幸福的時光呀!不光是知識的交流,更是甜蜜的情話。
有文字的繪本,文字也是經驗豐富的兒童作家精心錘煉出來的。孩子先通過圖畫的支撐,讓故事立體躍然紙上,然后再讀文字,這時簡潔生動的文字與圖畫相得益彰,形成和諧的畫面,讓故事飽滿了起來,連文字也有了溫度,有了情感。就這樣在圖畫中讀故事,在文字中學識字,在交流中生情義,在朗讀中品文學,讓美妙的語言文字在孩子心中絢麗綻放。
2.保護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繪本里的圖畫會說話,不拘泥于簡筆畫與常規(guī)形態(tài),構思奇特,異想天開,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在講故事的同時不但保護了我們的想象力,還提升了我們的想象力。
3.正確審美觀
繪本具有藝術性,繪本的精美圖片大都是出自實力雄厚的畫家之手,從勾畫,色彩,畫風上突破了傳統(tǒng)的文學形式,對孩子的審美有一定的引導性,特別是愛畫畫的同學,在長期的閱讀中,繪本孕育出孩子瀟灑的藝術氣息。
4.繪本中的知識面很廣。
小小的方寸天地,卻包羅萬象:有生活的常識,有天文科學,地貌環(huán)境,有人文歷史等。如《月亮去哪兒了》我們知道月虧月圓的天文知識。《小藍和小黃》中我們知道了顏色的變化規(guī)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