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俊
摘要:黨的十九大在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探索和歷史經(jīng)驗、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前提下提出了堅定理論自信的重大命題。這種理論自信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不斷探索中形成和不斷堅定的。這種高度的理論自信,意味著我們將以中國的話語體系、思維方式和理論主張向人類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九大在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探索和歷史經(jīng)驗、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前提下提出了堅定理論自信的重大命題。這種理論自信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不斷探索中形成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nèi)涵走向成熟的自我確信。理論自信對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完成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按時實現(xiàn)“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理論自信源起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初探索
“沒有理論,革命派別就會失去生存的權利,而且不可避免地遲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產(chǎn)。”[1]中國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仁人志士就開始探索中國富強之路,但由于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一直在黑暗中摸索與徘徊。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白詮闹袊藢W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zhuǎn)入主動?!盵2]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運動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由于其先進性、科學性以及與中國國情的適應性而被中國先進分子所接受,并且與中國工人運動日益緊密地結合起來,誕生了中國共產(chǎn)黨?!爸笇б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盵3]中國共產(chǎn)黨認識到科學理論的重要性,高度重視理論的指導作用,在不斷探索中逐漸確立了早期的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論自信。
1930 年毛澤東發(fā)表了《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闡明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這應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最初提出。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之后,為了解除在思想上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機械地執(zhí)行共產(chǎn)國際指示等問題,1938 年 10 月,在中國共產(chǎn)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在《論新階段》的報告中深刻指出:“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huán)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之一部分而與這個民族血肉相連的共產(chǎn)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3]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正式提出。這一命題的提出,表征了早期共產(chǎn)黨人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方面的理論自信。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提出的過程可以看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理論勇氣和智慧,充分體現(xiàn)了一種理論上的自信。這種自信是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國情緊密結合。
二、理論自信形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成熟完善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提出是理論自信的表達,但是,理論自信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真正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在這方面,從毛澤東思想的確立,到鄧小平理論為開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成熟,十九大提出并確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黨的理論自信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和成熟中具有了日益深刻的根據(jù),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堅定了這種自信。
“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必須堅持不懈地為之奮斗。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必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盵4]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順應國內(nèi)外形勢發(fā)展變化,抓住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堅持實踐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強調(diào)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皩π滦蝿菹聦崿F(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5]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人民對自己追求的目標、遵循的原則、堅持的思想、運用的方法,以及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前景越來越明晰,越來越自信。
三、理論自信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果
馬克思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xiàn)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盵6]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取得的偉大實踐成就,有力地證明了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系列重要講話,是適合當代中國國情和發(fā)展需要的唯一科學理論。之所以理論自信,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該理論指導下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
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對我國當下的國情和主要矛盾的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wěn)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xiàn)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全黨的重大政治任務,這對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行動,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世界歷史進程國際形勢新變化的反映和概括,是對世界格局、歷史走勢、發(fā)展規(guī)律、時代特征的科學判斷基礎上,對中國究竟“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樣的發(fā)展方向和路線,采取什么樣的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舉措”這一帶有根本性問題的科學解決。
結語:
9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探索史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信。盡管我們在探索中有過曲折,甚至有過彎路,但事實證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正是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完備的結構和科學的體系,并不斷走向成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正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不斷豐富的過程中積淀起來的,而逐漸積累起來的理論自信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充分肯定,這種理論自信正在逐漸內(nèi)化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種必然的政治品格。
參考文獻:
[1]列寧全集,第 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毛澤東選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澤東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