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勤軍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讀李白的《關(guān)山月》容易將“天山”誤認為新疆天山。天山,新疆北疆和南疆的分水嶺,位于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全長2500公里,南北平均寬250~350公里,呈東西走向,綿延中國境內(nèi)1700千米,占地57萬多平方公里,占新疆全區(qū)面積約1/3。中國境內(nèi)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實際上,李白所謂“天山”并非此天山,而是甘肅青海兩省的界山祁連山。且看《關(guān)山月》全詩: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請注意其中的兩個地名“青海灣”“和玉門關(guān)”。青海灣就是著名的青海湖,既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省省名也由此得來;玉門關(guān)俗稱小方盤城,位于河西走廊重鎮(zhèn)甘肅省敦煌北境,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guān)隘和絲路交通要道。一北一南,在祁連山兩側(cè)。祁連山是青海和甘肅兩省界山,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由一群西北東南走向的高山與寬谷盆地平行排列組成,“祁連”為匈奴語,匈奴呼“天”為“祁連”,祁連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歷史上也曾叫南山、雪山、白山等,和新疆境內(nèi)的天山相似,由眾多高山組成,高聳陡峭,直插云霄與天相連。青海湖與河西走廊諸鎮(zhèn)這種南北呼應(yīng)關(guān)系,還出現(xiàn)在著名邊塞詩人李益《從軍北征》中: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李益是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武威,河西走廊重鎮(zhèn),“天山”就是祁連山,“?!奔礊榍嗪:?/p>
當然,唐詩中“天山”為新疆天山者也不在少數(shù)。同樣是李白的作品《戰(zhàn)城南》中便是:
去年戰(zhàn),桑干源;今年戰(zhàn),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zhàn),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 ?……
“條支”漢西域古國名,唐代有條枝都督府 ,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此泛指西域。蔥河即蔥嶺河,今有南北兩河,南名葉爾羌河,北名喀什噶爾河,俱在新疆西南部,發(fā)源于帕米爾高原,為塔里木河支流。
還有李白《塞下曲·其一》“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曉?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贬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焙汀囤w將軍歌》“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中“天山”都是新疆天山。亦以相關(guān)地名為證:樓蘭,西域古國名,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輪臺,古縣名,唐貞觀中設(shè)縣,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境。
唐詩中還有一座山也稱“天山”。李益有詩《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guān)。
莫遣只輪歸???,仍留一箭射天山。
此“天山”為今蒙古高原西北杭愛山,“一箭射天山”為薛仁貴典故,《新唐書.薛仁貴傳》:“詔副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總管,時九姓眾十余萬,令驍騎數(shù)十來挑戰(zhàn),仁貴發(fā)三矢﹑輒殺三人,于是虜氣懾,皆降……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guān)。'” 后以“三箭定天山”謂大將武藝高強,聲威服人?;丶v鐵勒為北方游牧民族,初隸屬于燕然都護所,唐時其汗國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在唐詩中杭愛山除“天山”這一名稱外更多的是以大家熟悉的“燕然”出現(xiàn):“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保?李白《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fā)兵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李白《長相思 》)“田疇不賣盧龍策,竇憲思勒燕然石。”( 李昂《從軍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使至塞上》)等等,不表。
綜上,唐詩中“天山”有三座:甘青祁連山、新疆天山,蒙古燕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