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芹
教師在課堂上應說這樣的話——語言詩化,情感優(yōu)化,內(nèi)容深化,交流平等化 ——于映潮
課堂教學是教師通過語言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課堂語言作為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工具,無疑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曾說過:“教師的教學語言雖屬日??谡Z,但又不同于‘大白話。應該是加了工的口頭語言,與隨想隨說的日常交談有區(qū)別,教學用語既要有人民群眾經(jīng)過錘煉的活潑的口語,又要有優(yōu)美嚴密的書面語言,教課時讓學生置身于優(yōu)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庇阡衾蠋煹倪@句話其實暗示了我們,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之一的課堂語言應該努力追求美的境界。那究竟怎樣的課堂語言才是達到了美的境界呢?于映潮老師的“語言詩化”對此做了最好的詮釋。
“詩化”一詞,在當今時代,逐漸形成了一個流行語,如“詩化人生”“詩話教學”、“詩化哲學、”“詩化時間”等,不一而足。對于教育教學而言,涉及更多的是“詩化語言”、“詩化情感”,感受詩化的語言所呈現(xiàn)出的情感或者情景,我們便不知不覺地就融入到或者寧靜,或者悠遠,或者激昂,或者悲愁的氛圍中去,師生的情感也隨之得到釋放,最后便陶醉在濃郁的詩樣的意境里。我們往往有這樣的感受:聽很多名家的課堂,就像夏日里飲了一杯冰水,心曠神怡;又如冬日里沐到的一輪溫暖的太陽,使人陶醉其中。名家的課堂之所以有這樣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們課堂上所使用的詩一樣的語言。
“詩化語言”,一定是帶著一種詩的超凡脫俗的意境,不然就沒有詩味;一定帶著散文式雋永悠長的情感,不然就不叫“詩化”。“詩化的語言”,賦之于文學作品,它可以創(chuàng)造出比詩更纏綿的情感,比散文更空靈的意境。見之于課堂,課堂則詩味濃郁,冰冷的文本也變得有血有肉,充滿靈性。每堂課開始的導入語和結(jié)束處的高潮語是設計詩化語言的最佳處。
導入語指的是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對學生講述的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席話,它就如同電影、戲劇的序幕,彈詞、相聲的開篇,一出現(xiàn)就有吸引人的作用。精彩的導入語,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本堂課的學習中去。導入語,對整節(jié)課起著“定向”作用,它猶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個音符就定下了樂曲的基調(diào);又好像下棋,第一招的出手,直接關系到全局的輸贏。所以,詩化課堂,詩化性的導入語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來看一下《愛蓮說》的導入語:
誰都知曉,荷花之美,當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而著稱。它雖生長于淤泥之中,卻能潔身自好。它那入世的執(zhí)著,不與春光明媚中的百花斗艷的秉性,曾使多少文人墨客為之魂牽夢繞;它那碩大的荷葉在綠波中起伏蕩漾,又透著一番出世的清逸,卻從不順勢跟風、隨波逐流。并在炎夏酷暑中給人們帶來一絲清涼,頓然把一池塘水照亮。那高雅的氣質(zhì)又曾使多少市俗為之羞愧難當;再看那荷莖亭玉,卻“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高風亮節(jié),生性倔強。讓一切卑劣在它面前膽戰(zhàn)心驚??梢娝m嬌艷但不失清純,雖雍容大度,卻始終透著那股剛強。因此一千多年來,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也就成為描寫荷花最為膾灸人口的名句,百世留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周敦頤的這篇《愛蓮說》。
我們再來看一下《春》的導入語:
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現(xiàn)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一提到春,我們仿佛就會看到冰雪消融、百花盛開、蝴蝶飛舞的熱鬧景象,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感到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的許多名人墨客,也在用各種形式歌頌這春:賀知章描寫春是“二月春風似剪刀”;王安石描寫春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朱熹描寫春是“萬紫千紅總是春”……而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清眼中的春又是怎樣的呢?
這樣的導入,這樣的語言,讓人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一入耳,便會從心里萌生出對課文文本內(nèi)容的向往,便會從心里激發(fā)起求知的渴望,這就是詩化語言的魅力,這樣撲面而來的語言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讓你無從阻擋!
課堂上的高潮語,往往是課堂內(nèi)容深化的一種體現(xiàn)。巧妙的高潮語,推波助瀾,不僅讓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了深層次的理解,也會給整堂課增添色彩,在詩情畫意中,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讓課堂高潮達到頂峰。
我們來看一下《七根火柴》的高潮語:
當無名戰(zhàn)士用生命保存下珍貴的七根火柴,最后直指大部隊前進的方向而犧牲。此時可設計一段富有詩意的高潮語:無名戰(zhàn)士與盧進勇一樣,都渴望火的溫暖,但他卻甘愿把這生存的希望留給戰(zhàn)友,幫助他們戰(zhàn)勝寒冷,爭取革命勝利??梢哉f:火柴不僅有維持生命的重大意義,更閃爍著信念神圣的光芒。盧進勇接到無名戰(zhàn)士的火柴后走得特別快,是無名戰(zhàn)士的精神激勵著他??梢哉f:每根火柴都是火炬,傳遞著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長征精神會永遠閃光,它是我們?nèi)松弥序?qū)散寒冷的不息火焰,堅定信念的強大支柱,增添力量的無窮源泉。
再看一下《我的叔叔于勒》的高潮語:
當講到一家人為躲避潦倒貧困的于勒而改乘航船,此時,可以借用莎士比亞詛咒金子的那段名言:“金子,黃黃的,發(fā)光的,寶貴的金子!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黃色的奴隸!”文章中表現(xiàn)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那種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就被一針見血的揭露出來了。
此種詩化般高潮語的設計,既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又如春風細雨般,滋潤了學生的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
詩化語言讓人感覺神奇與美麗。課堂上教師們的那些精彩的詩化語言,源于他們豐厚的文化底蘊,源于他們出色的創(chuàng)造才能,更源于他們對教育事業(yè)和學生們的深厚的愛!課堂語言是語文教師的生命,要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生機勃勃,語文教師就必須以淵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語言,以資深的閱歷來提升自己的語言,以飽滿的熱情來飛揚自己的語言。
愿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不段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美化自己的課堂語言,提升自己的課堂語言,做一名詩意的語文教師,用智慧,用詩化般的語言,去點燃生命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