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悅 陳曦
【摘要】十八世紀的中國上海,是一個多元文化碰撞的時期,在殖民者的影響下,上海作為通商口岸,為了發(fā)展經(jīng)濟,出現(xiàn)在一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各界多稱之為“洋涇浜英語”。本文將著重探討洋涇浜的概念,特征以及作為英語學習者如何正確對待和避免在二語學習中出現(xiàn)洋涇浜英語。
【關鍵詞】洋涇浜英語;概念;特征;如何對待和怎么做;英語學習
【作者簡介】官悅,陳曦,山東科技大學。
一、什么是洋涇浜
洋涇浜英語可追溯到18世紀,后經(jīng)過一個多世紀的發(fā)展,最終以上海的洋涇浜英語得名。它的英文名稱是Pidgin,是business這一詞被讀錯而形成的。詞典釋義中,它是不懂其他語言的人們?yōu)榱私涣鞫褂玫幕祀s語言。結合當時的背景,上海在鴉片戰(zhàn)爭后被辟為通商口岸,加上各個租界的影響,洋涇浜英語在上海的飛速發(fā)展也是必然的結果。Pidgin是為了跨文化交流而產(chǎn)生的,在上海洋涇浜中,更具體點說,它是人們?yōu)榱诉M行貿易活動而產(chǎn)生的語言,大多是“慣用語”或是“行話”,且說洋涇浜英語的人多是一些從事商業(yè)貿易的小商販和市民這一類中下層人員。雖然洋涇浜英語在那時極為流行,但畢竟不是主流語言,隨著英語教學的普及,洋涇浜英語也走向衰落。
二、洋涇浜的特點
從發(fā)音方面來看,洋涇浜英語一般只以口頭形式存在,缺少正規(guī)的書面形式。而它的發(fā)音特點受到漢語發(fā)音的影響,產(chǎn)生了許多的變化。第一,在以輔音結尾的單詞后面加上元音。比如,make[meik]讀成[meiki:],將much變?yōu)镸uchee。第二,用輔音[l]代替[r],比如,將room[ru:m]讀成[lu:m]。第三,直接由漢語發(fā)音創(chuàng)造出新的英語單詞,比如chow-chow表示吃的動作或是吃的東西,而英語中則是eat。
從詞匯方面來看,它的單詞量在700個左右,而正因為有限的單詞量,在洋涇浜英語中,一個單詞會被重復使用,且既可作名詞又可作動詞或形容詞。
從語法方面來看,洋涇浜英語沒有完整的語法體系,它的語序基本和漢語一致。例如,My go topside.? He go bottomside.(洋涇浜英語)I am going upstair.? He has gone downstair.(標準英語)對比這兩句話,不難看出,洋涇浜英語的句子中存在許多錯誤,一是代詞的運用,主語“我”應該用“I”表示。二是沒有時態(tài),英語中是有時態(tài)表示的,而漢語則沒有,所以站在漢語的角度去看洋涇浜英語,我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另外,跟標準英語相比,洋涇浜英語中名詞沒有單復數(shù)變化,動詞也沒有三單形式和其他時態(tài)形式的變化。
三、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英語現(xiàn)象
對于洋涇浜這種‘混血類英語,并無誰對誰錯之分,它只是一種在跨文化交際中受母語影響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這是在語言接觸的歷史上無法避免的。但是,作為英語二語的學習者,我們應該以何種態(tài)度去正確對待這種跨語言交流中出現(xiàn)的這種現(xiàn)象?其實,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應當正視這種洋涇浜英語現(xiàn)象。我們承認這種文化現(xiàn)象的存在,但在全球化且英語作為通用語言的進程中,作為英語的初步學習者,應盡最大努力減少洋涇浜英語的出現(xiàn),順應全球大趨勢。以下,是我對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減少洋涇浜英語現(xiàn)象的幾點建議。
第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重視正遷移和負遷移的過程,應該正確區(qū)分中英兩種語言在語音,語法,句法結構等方面的共性及區(qū)別。眾所周知,在中英兩種語言中,在語音語法方面存在著共性,例如,在語音方面,Pay/pei/, 賠(pei )? ?Fee/fi?/, 費(fei)和Howl/ha?l/, 嚎(hao)等等詞語,他們的語調雖有不同之處,但語音方面卻存在著共通性。在句法結構上面,漢語的基本句子結構為主謂賓或主謂結構,對于英語來講,最基本的句法結構亦是如此。例如,我是?!狪 am. 我是個學生——I am a student. 此外,中英兩種語言雖然在某些反方面存在著共同之處,但是我們也要正視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在最基本的層面來看,構成中英詞匯的基本單位不同,中文為筆畫,而英文則是字母。再言之,在英語中,多長句,被動句,單詞變化等等,而漢語偏向的是分局,主動,重復。對于這些不同之處,我們應該在日常學習中多加注意,并且在英語練習中去應用他們。
第二,在英語學習中,注重建立一個微觀的語言環(huán)境。主要是搭建一個個人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包括看一些英文電影、收聽英語廣播和閱讀外刊等方式。在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要獲得全英文的學習媒體已經(jīng)不再成為難事。通過網(wǎng)絡,我們可以訪問國外正規(guī)的全英文網(wǎng)站,訪問個人較為感興趣的新聞,可以將英語學習和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成效。 有效地減少混血類英語。
第三,多多參加跨文化類講座,培養(yǎng)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利用文化背景學習外語。大部分學校為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背景,會不定期舉行文化交流講座,作為英語學習者的我們,應當積極參加此類活動,了解中英兩種文化的不同,進而在英語學習中減少本國文化和母語的影響。當然,對于講座安排者來說,為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可將講座內容安排豐富,例如,英語國家交流禁忌,旅游英語,文化發(fā)展等內容。
參考文獻:
[1]王曉為,瞿康莉.高教論壇-洋涇浜英語淺析[D].黑龍江哈爾濱: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
[2]劉洋·漢語環(huán)境對英語學習的影響[J].學科探索,2015,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