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
摘要:初中語文學困生是指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在語文方面學習困難的學生。評價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是多方面的,但在目前評價一個學生的學校語文水平重在從學校語文學業(yè)成績方面進行。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語文學困生是指智力屬于正常范圍,但由于外界因素和自我因素,語文學習未達到預定教學基本目標要求,學業(yè)成績明顯低于其所在群體的平均成績的學生。為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提高認識,重視學困生轉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學困生;民主;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9-0103-01
目前語文學困生日益增多,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個人因素,家庭因素,教師因素,課程因素及學校因素。面對這種情況,需積極采取轉化策略。那么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該如何做呢?
1.正確認識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成因
教師對于學困生的指導缺乏合理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注意力放在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身上,缺乏對學困生的注意。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學困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對學困生缺乏關心,且缺少交流,對于學生的想法以及學習情況不夠了解,以大部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教學活動,沒有考慮學困生能否跟上學習進度,導致學困生的學習狀況越來越差。而教師的指導缺乏合理性,缺乏對學困生的關心,會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產生抵觸,會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影響語文教學的效率。教學方式對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影響。學生在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應該對這種客觀性的問題保持尊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學困生的自尊心,為學困生的學習帶來了心理壓力,容易讓學困生產生自卑心理,消減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困生的心理發(fā)展造成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語文教學缺乏趣味性。很多學生存在語文知識學習困難并不一定是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差,而是因為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缺乏興趣,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形式的語文教學在教學方法方面存在問題,語文課堂教學太過嚴肅,且教學形式單一乏味,讓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存在抵觸心理,從而導致了學生的學習困難,使得語文教學高效教學的目的難以實現(xiàn)。
2.營造和諧民主教學氛圍
學困生普遍不能遵守學習的有關要求,且成績較差,若老師經(jīng)常對他們訓斥,則會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所以,我們要將他們與別的學生同等對待,少批評學困生,盡可能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要注意改善校園的學習環(huán)境,在校園里面醒目的地方張貼一些知名人物的讀書事例,營造一種讀書向上的環(huán)境,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的熏陶下,有助于增強讀書意識、約束平時的行為,能夠積極主動地讀書,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3.激發(fā)學困生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強大的動力”。有不少學者認為:“強烈的興趣勝于一切良好的學習方法?!睆娏业膶W習興趣可使人體內蘊藏的潛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失去了興趣的學習,是失敗的學習”。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將課本內容和實際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使他們在實踐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愉悅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對學習語文就不會感到枯燥了,愿意主動地進行學習。如組織學生到社區(qū)進行講衛(wèi)生宣傳,讓每名“學困生”都寫一份宣傳單,從中評選出一個寫得最好的進行應用。同時,在宣傳后,要將過程記錄下來,并且在課堂上可抽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談下自己參與宣傳活動的體會。而在整個過程中需要用到語文知識,這就促使他們加強對語文的學習。
4.因材施教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使一個兒童的力量的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樂趣?!币虿氖┙叹褪且獜膶W生的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的進行有差別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在實際的語文教育教學中,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各不相同,所以轉化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語文教師就應針對他們的這一不足來“對癥下藥”。
5.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通過教學,教師注入情感,可以激發(fā)學困生學習的熱情,他會真實感受到教學內容的各種體會,讓學困生自發(fā)的產生真正的興趣,良好的情感教育體會,會讓學困生終身受用,在學習中不要用極端的心態(tài)對待學困生,因為他們相比學優(yōu)生更加敏感脆弱,以情動人體現(xiàn)施展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助力于學困生在今后人生事業(yè)學業(yè)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wěn)更好,向完美人生邁進。
6.讓學生感受成功,樹立學語文的信心
我們在實踐中看到,有不少學生都具有學好語文的意愿,只是覺得語文不易學,感到?jīng)]有信心,尤其在他們已經(jīng)很認真學的情況下,還沒有將成績提上去,于是,他們就更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對語文畏懼了。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自身都蘊涵著巨大的潛力,但潛力的發(fā)揮受到意識的制約,若意識到自己不行,則潛力就不能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同樣“學困生”若能夠感到語文學習的成功,就會增強學習的信心。與此相反,若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成功,就會減弱信心,害怕學習語文。所以,老師在教語文的過程中應少批評、多鼓勵,以增強“學困生”學語文的成功感。
7.家長積極協(xié)助學校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面對孩子不理想的成績,家長應主動體貼安慰孩子,幫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挫敗感。同時家長需要配合教師的建議,支持學生購買或閱讀與語文相關課外書籍,支持學生做任何與學習有關的事情。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成因是多種多樣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向學優(yōu)生轉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作為教師要有耐心、恒心及寬容心,同時還需要家長及其他方面的關心和支持,使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