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重慶 404000)
隨著城市人流量和車流量的增加,交通的擁堵現象更加突出,影響著交通順暢性[1]。因此,道路交通需要一定程度的改善。通過VISSIM仿真研究某十字交叉路口道路情況[2,3],從而提出改善道路擁堵的方法。
選擇重慶萬州區(qū)天臺路與安慶路的交叉口,成雙向車道。路口分為直行車道和右轉車道。東路至西路,南路至北路,行人較多,交通情況在上下班高峰期呈現有堵塞狀態(tài)。在這四個交叉口中,東路至西路道路工況更為復雜,路邊露天停車和坡度使得交通略有遲緩。如下圖所示:
圖1 十字交叉路口衛(wèi)星截圖
此次統(tǒng)計的數據包括車道數、車道寬度、車流量、人流量、車輛類別配置、路況特點。
(一)車道數:天臺路和安慶路均為雙向單車道。
(二)車道寬度:天臺路為5m,安慶路為6.5m,交叉路口中間為20m。
(三)車流量:包括匯入和匯出,天臺路為12輛/min,安慶路為10輛/min,交叉路中間25輛/min。
(四)人流量:交叉路口通過人行道穿越馬路為19人/min,另外隨意穿越馬路為13人/min。
(五)車輛類別配置:行駛車輛包括摩托車、公交車、出租車、轎車。其中公交車、轎車較多約為總車數的70%。
(六)路況特點:周圍環(huán)境較為復雜,路邊私家車停車較多,對于大型車錯車不利。32路、5路、12路、3路公交均在學府廣場有站臺,公交車多。路邊行人和橫穿馬路人員較多,沒有具體的信號燈控制,路邊有施工現象。路面有裂痕和低洼輕微程度的破壞。
圖2 十字交叉路口仿真截圖
用vissim軟件先畫出天臺路和安慶路,利用路段連接器連接各個方向的路段,配置車流量,模擬三維動畫動態(tài)圖。如圖2所示。
分析結果:通過三維圖的模擬,能夠直觀分析出在交叉口行駛狀態(tài),汽車在路口指示下能判斷行駛方向。對于車輛之間的距離保持一定的間距,車速應當控制在30Km/h以內,保證交通安全,減少交通事故。仿真圖和實際道路的結合能夠直觀反映出交叉口車流量較多和道路汽車行駛情況。每個進口車道和車流量情況可以得出:東西方向車流量較多,公交站集中,停車次數較多,由于摩托車和行人的緣故,車速延誤大。行車空間較窄,直行車道會有延誤,造成多次停車。雖然有兩條車道,但是路邊車道處于停車區(qū),對于錯車不利。
方案一:改進停車數
考慮到右車道的停車較多,道路空間小,適當降低右車道停車數,在距離道路分叉口8-10米處禁止隨意停車。改進右轉彎的通行能力,避免因此導致直行車道堵塞。在學府廣場公交站設置公交車站牌的明確標志和公交時間。
方案二:禁停位置設置
在公交停車區(qū)域不得停出租車和摩托車,妨礙公交的正常運行,容易引起堵塞。
方案三:配置信號燈
該路口沒有專門配置的信號燈。建議在天臺路和安慶路距離交叉口10-15m處配置信號燈,紅燈時間設置為30s綠燈時長為60s??梢源_保行人安全和行車車輛的正常通行。
以重慶市萬州區(qū)天臺路和安慶路交叉口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能夠反映出復雜道路工況下車輛行駛行為,對于道路改善和建設有所幫助。交叉口車輛和行人較多,模擬路段可以更加直觀展現交叉路段的通行能力并發(fā)現不足之處,提出了3種優(yōu)化方案,對于道路施工和交通改進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