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鑫
【摘要】:原始社會中,圖騰以及人類對于圖騰文化的敬仰與信奉,展現(xiàn)了人類思想意識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呈現(xiàn)的初始狀態(tài)特點,圖騰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是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而變化的,并沒有停滯不前,而實用性、人類的崇拜以及審美思維是推動其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對傳統(tǒng)民間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從中國民間美術的相關歷史文獻中能夠發(fā)現(xiàn),民間美術與圖騰文化之間具有緊密聯(lián)系,大部分研究都要依托于圖騰崇拜、圖騰信仰的研究,這主要是由于圖騰與原始人類的生活狀態(tài)、思維意識、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民族習俗等方面存在直接聯(lián)系,彼此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但又相互制約。
【關鍵詞】:圖騰文化 民間美術 造型 色彩
一、圖騰文化
“圖騰”一詞為北美印第安阿爾兗琴部落奧吉布瓦方言“totem”的中文譯名,其原意義為“親屬”、“親族”等。其他民族也有與“圖騰”意義相同的名稱,由于印第安人的“圖騰”一詞最早在歐洲學術文獻中出現(xiàn),因此,學術界后來發(fā)現(xiàn)的此類物象統(tǒng)稱為“圖騰”,其他名稱均為“圖騰”一名取代。
圖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之一,是與現(xiàn)代文化淵源關系較多的一種文化,同時也是最復雜的一種文化體系。世界歷史上曾有各家學派對圖騰文化進行過探討和研究。圖騰文化文化主要發(fā)生在遙遠的古代,隨著社會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圖騰文化也一直在改變。
圖騰是維系、聯(lián)絡一個氏族、部落的重要精神支柱,是部落成員相互聯(lián)系的精神紐帶。圖騰把氏族緊緊凝聚在一起,不管是否具有血緣關系,只要圖騰相同,便彼此視作為親屬。所以圖騰對氏族內部的團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原始時代,自然災害頻發(fā)、惡蟲猛獸經常出沒,在這種情況下,團結是人類生存的前提,生存無法保障發(fā)展也就無從談起。圖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交通的便利,各氏族間的交往日趨頻繁,由于人員眾多,難以分辨,圖騰標志也成為了區(qū)分群體的重要標識。
圖騰文化的實質是一種宗教信仰、半社會半宗教的文化現(xiàn)象、社會組織制度或文化制度、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人類社會早期,社會意識與宗教意識是相互滲透相互交織的,而圖騰文化就是早期人類社會的一種混沌未分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因此,圖騰文化是與宗教文化和社會文化分不開的,因為圖騰文化中包含著宗教、文學、藝術、法律、社會組織制度等多方面因素,而且這些因素各自發(fā)展,后來出現(xiàn)自成一體的文化現(xiàn)象。在宗教中,儀式、圣物、圣地等大多以圖騰的方式呈現(xiàn),所以,圖騰的起源與宗教是密不可分的。
二 、民間美術
民間美術是相對于正統(tǒng)文化中,宮廷的、文人雅士、學院的藝術。以農民為主的勞動者的美術,即被魯迅稱之為“生產者”的藝術。是民族民間生產者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欣賞或使用的造型藝術和實用美術。民間美術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產生出來的藝術,其主要功能是實用兼具美觀。民間美術始終是與人類的生活緊密相關,與民族的民俗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是民族民間生活的直觀性、審美性的象征表現(xiàn)。民間美術中的很多圖示和造型都與遠古原始文化有著淵源嬗變的血緣關系。由于民間美術的制造材料及其簡易,大多都經不起時空的蝕毀,所以很難保留下來。民間美術的創(chuàng)造技藝并沒有專門的學校和機構進行訓練,大都是以家族個體的方式進行傳承和沿襲。民間美術最先考慮的往往是其實用性,滿足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需要,其次才會考慮其審美性,以便讓人們在精神上達到愉悅的目的。
三、中國民間美術中的圖騰文化
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圖騰文化大多分為人物形象圖騰和動物形象圖騰。在自然的前提下圖騰逐漸發(fā)展起來,是隨著母系社會的發(fā)展而進步。我國考古挖掘出來的遠古時期的作品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圖騰相關的形象。例如西安半坡遺址童姜村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上面描繪著人臉魚紋的圖騰,橢圓形的臉龐上,有三角形的鼻子,瞇成一線的雙眼,頭戴尖狀器物,分別在人臉的耳朵與嘴唇的兩邊繪有魚紋圖案。而魚的形象正是象征著一種生殖崇拜,生命和繁殖是宇宙萬物所以生物的本能,生命與繁衍的意識也是人類的基本文化意識。魚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因子,很早以前便代表了生殖,用以指代男性的功能。這種人類與魚相重疊的紋樣中,反映出了人類與魚存在的聯(lián)系,人類對自然界生物的理解。民間剪紙中的“魚戲蓮”紋樣,表面看起來不過是自然界的花鳥魚蟲的寫照,但其形象真正揭示的是生命的繁衍和生殖崇拜這個主題。又如安徽民間剪紙作品中的魚娃,其基本形式與外 觀都與人面魚紋彩陶盆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是其經典的人魚共體的藝術作品。人獸共體的形象還有許多,如半獸狀的龜體人像、半人半魚的美人魚等等,均是早期人類的守護神。
根據考古學的發(fā)現(xiàn),早在新時期時代的陶紋上,鳥的造型便獨立地發(fā)展了起來。鳥作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在民間得到廣泛認可。很多地方把小孩的生殖器叫作“雞雞”便是以鳥象征著男根。在民間結婚時洞房里的“喜花”多是喜娃娃狀,寓意多子多孫、子孫延續(xù),而喜娃娃的原型就是女媧。女媧是中華民族的生育繁衍之神,在黃河東安的吉縣山區(qū)便發(fā)現(xiàn)了巖畫上所描繪的生育女神——女媧,她頭梳雙發(fā)髻,,豐滿的雙乳向下垂,雙舉兩臂,雙腿叉開作分娩狀的形象。她夸下密密麻麻繁星似的小點,象征著一個個生命,象征著子孫的繁衍。
民間美術憑借著與原始藝術的承載關系,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扔然保留著大量的圖騰崇拜的形象,盡管有的形象內涵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衍化,已經褪去了原有的神秘感,但如果究其本源仍然要回到原始圖騰這個起點。
中國民間美術與圖騰文化都是特殊歷史時期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與傳統(tǒng)思想、原始文化存在著密不可分是聯(lián)系。圖騰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幾千年來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的結晶,代表著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圖騰文化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尊重多元文化,保護多元文化已成為全世界人類的共識,正是由于人類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才使得各民族間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從而保持各民族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