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霆
老實說我不大會寫這種創(chuàng)作談,怕寫得假,更怕寫得真,因為寫得真會很傻,而假作真時真亦假。
創(chuàng)作,也就是我們朋友間說的“闖作”,也就是寫作,也就是寫字,其實就是打字,我就先談?wù)劥蜃职伞?/p>
幾乎每個人都會打字,在打這個行為與字這個結(jié)果之間,還有眼睛、大腦、語言、手指、記憶、觸感、鍵盤、輸入法、屏幕、Word、字體、格式諸條件,形成種種交叉的距離,而且這只是一個近距離的打字小朝廷,鏡頭拉開,還有一桌一椅,濃茶咖啡,今日天氣,室內(nèi)布局,采光程度,情緒測定,外部噪音,社交媒體,更擴大一些,則有個人史,社會史,時間表,幸福度,安全性,負罪感,再大些還有經(jīng)驗、邏輯、判斷、想象、創(chuàng)新,然后還有尚未來臨的黑夜,即將照亮的黎明,無法抵達的大海中心,不大靠譜的地球深處,和媽媽叫你回家吃飯的永恒回聲。我在打這些字的時候,它們是按照某種秩序到來的么?是永動的嗎?是在看似萬年不動中動著嗎?打字的人到底在干嗎?我沒那么確定。確定的是,我用的是五筆輸入法。
《小雷因寺》的開頭不是打出來的,是在紙上寫的,一種豎排400字綠格稿紙,紙質(zhì)雪白,厚實鋒利,我的手指還被它割傷過。筆是12塊錢的財會特細鋼筆,碳素墨水。2003年,我乘了一架飛機去深圳公干,但沒見到想見的人。領(lǐng)導(dǎo)順?biāo)浦壅f,就當(dāng)度個假吧。于是我玩了三天,就帶著七大本這種稿紙回北京,結(jié)果落不了地,飛機在氣流中作沖浪運動,可以看到北京上空被一座黑色的宮殿壓頂,雨柱像是哥特式的柱廊,一群宙斯揪起胡子,在云里挖坑,雷電交加,飛行員左躲右閃,使出渾身解數(shù),帶著我們降到天津去了。那正是“非典”時期。后來,我有了恐機癥。
“非典”放假,院子里的葡萄熟了,來了一個朋友,我們把啤酒倒進有希臘式紋彩的陶罐里,再從陶罐倒進杯子喝,結(jié)果喝的全是沫子。沒人來的時候,我就在新稿紙上寫了《小雷因寺》的開頭,雖然沒寫到葡萄,但我是吃著葡萄寫的。寫了第一和第二章,然后就反復(fù)寫這兩章,直到它們不用改了,又寫了下面的兩章,然后再反復(fù)寫這四章,簡直像練琴一樣,用了很多紙,很費時間,后來變成了一種形象工程,像一個一頭多身的怪物,拖著纏繞不清的身體。幸好我迷途知返,把紙一丟,就改去打字了。而那個開頭我都能背出來了。電腦的好處是毫無平面之憂,它只有縱深,你打出字就像扔進去,像把傘兵投向看不見的大地,而在紙上是陸軍的行進,到處都可能有埋伏,你得老老實實打得很艱苦才行。
最早的一個動機是,我有一個人跨過一條馬路的瞬間畫面。但他還沒有真的跨過去?!缎±滓蛩隆氛w的抽象大概就是從這個畫面出來的。更早的時候,我聽過一支歌,老鷹樂隊的“小鎮(zhèn)新丁”,New Kid in Town,我聽著那個調(diào)調(diào),就寫了一個人來到一個小鎮(zhèn),早晨看到人人都上班去,而他也想做點什么,但還沒想好。寫了幾百字。我把這個動機也放了進去,但是它后來鉆啊鉆啊地像搬家一樣就消失在小說的某個段落里了。大概還找得到。
開頭一直沒變過,我想用最簡單的句子,搭出不同的積木,和語言賽跑,又不成其為單純的文字游戲,它得反復(fù)追逐自己,在相對小的空間里自我衍生,一句勾著一句,但絕不是這一句必須接著的那一句,而是可以互相熏染的一句句,很不要臉地說,就像巴赫的二部創(chuàng)意,大膽開路,小心駕駛,故作輕松,一本假正經(jīng)。尤其是開始上路的時候,路是干凈的,它提供給你的也是正確的直覺和可能性,但往后就得靠你自己了,隨著打出的字越來越多,打字的人會混亂,他感到了重量,時間在嘲笑他,經(jīng)驗在抽他,他的判斷力,開始騙他。但寫小說的樂趣,就是其實你不知道要寫什么,卻大概知道在寫什么。
我從前有一種錯誤認識,覺得那些寫出一本本書的作家都是在日夜不眠不休地寫作,本應(yīng)如此,不該中輟,原則上怎么可能停下來吃飯呢?我很喜歡對別人講原則。寫完再吃吧,??思{老師,不許犯困,馬爾克斯先生。我知道的一個振奮人心的例子是美國作家安·波特,她寫《中午酒》的時候把自己關(guān)在一個小城旅館里不停地寫了三個星期,大概吧,真是楷模,那篇五萬字的小說是我讀過的寫得最快最好的小說。
講原則其實是因為離原則太遠了。我不能一一盡顯整個寫的過程,這篇七萬多字的小說中斷過好幾次,對于寫完它我沒抱過太大希望,沒想過這個問題。其間的十幾年中發(fā)生了好多事,但這篇小說沒怎么變過,像在冬眠,我只是有時溜過去給它補充一點給養(yǎng)。第一稿完成是在2014年底,我在延吉待了一個冬天,在那兒寫了后半部分的草稿,回到北京只用兩個星期就寫完了。那時我重新租了房子,買了一張折疊小桌,桌上放了一個朋友送的花瓶,瓶中插著撿來的一枝小花,最后一天,一口氣寫了四千字,幾乎沒有停頓,沒有修改,沒有吃東西,喝了幾罐啤酒,寫完最后一句,又喝了幾罐。
哦不對,作者都會騙騙自己的,最后一句不是最后寫的那一句。最后一整段早就寫好了放在那里了,像船塢等著接駁,而航船還在海上,你根本不知道哪一下子送炭入爐使它具有了靠岸的力量。
這是一篇不便歸類的小說。所以它并不Type,而是打字打出來的,這里邊所有的字都和我是老相識了,我已經(jīng)像打鐵一樣打了它們十幾年,有很多字都刪掉了,永不錄用,有些悄悄換了章節(jié),像老干部一樣又保護下來,然后今年,又刪掉一萬字,新打進去兩萬字。五年前,“副本制作”為它出過一個不公開的小冊子,但那個版本和現(xiàn)在的也不一樣。馮俊華兄問,為什么是“小雷因”不是“小雷音”,我說,因為它不是西游記。其實他知道答案。另外,“因”的字形更好看。
這當(dāng)然不是寫作過程了,小說會問你,寫作過程是啥?你根本答不上來。
那天跟童末聊起一本叫《發(fā)光的小說》的小說,說到“寫作者”這個詞,我們都不大以為然,當(dāng)然“作家”、“小說家”什么的就更可怕了,我開玩笑說,中文里可能找不到正確的詞了,英文的Writer倒挺好,聽著跟Waiter差不多,作者其實就是等待寫作的人嘛,也就是侍候?qū)懽鞯娜寺?,你看這個叫馬里奧什么的作者,前邊拉拉雜雜寫了一堆等待寫作過程中發(fā)生的日常,最后才是那個所謂的薄薄的“發(fā)光的小說”,在日常中,這個發(fā)光體一直被蓋在一堆沒有光的家常雜務(wù)里,作者觀察敘述展示著他無聊的生活,不時呼喚著那個隱身的其實也不知道在不在那兒的“寫作”,而在后面的部分,作者消失了,小說開始發(fā)光,也就是說,一個故事亮出了它自己,這兩個文本并不能互相嵌入,被視為“寫作”的作品和寫作本身被扯開了距離,又互相作用和成立,就像一個母體孕育著嬰孩,但直到生出來她才能見到他(她)。在前邊漫長的等待部分,你看不到作者是怎么寫作的,只能看到他在醞釀,焦慮,拖延,而在后邊的“故事”里,則把“真實”的生活剔除得一干二凈,就像兩個房間,一個里面坐著國王,一個里面是所有他貧賤時的朋友。
當(dāng)然我們都要經(jīng)過漫長無味的日間生活,等待,以及各種浪費生命的舉動,才能和我們喜歡的事情相會。
寫小說像進來又像出去。入森林記其實就是出森林記。
整座森林永遠有很多他不曾去到的地方。但不妨礙它是整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