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臥”的語義演變考察

2019-10-18 02:27:34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5期
關(guān)鍵詞:用例語素用法

李 佳

(北京語言大學 對外漢語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常用詞的歷史考察是整個漢語詞匯史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對常用詞的研究可以讓我們探尋漢語詞匯演變的規(guī)律,從而推動整個漢語詞匯史的研究?!芭P”曾是漢語的常用詞,其語義演變的過程同時涉及人類兩個非常重要的語義場——睡眠和臥躺。詞匯具有系統(tǒng)性,通過對“臥”這個常用詞的歷時考察,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臥躺語義場和睡眠語義場的歷時變化?!芭P”相當于英語中的“l(fā)ie”,該動詞和“sit”“stand”等被稱為非位移性動詞(at-rest verbs)或軀體動詞(posture verbs)。這類動詞在許多語言中都具有隱喻拓展(figurative extension),引申為表處所(location)和方位(orientation),同時具有語法化為時體標記的傾向[1]。通過對“臥”的歷時考察,我們也可以觀察漢語中這類動詞的演變趨勢。

目前漢語界對“臥”的關(guān)注較少,與之相關(guān)的研究有譚代龍[2]、楊建軍[3]、蔣紹愚[4]、汪維輝[5]。以上文獻大都只將“臥”放在睡眠語義場中進行研究,兼顧考察其睡眠義和臥躺義的有楊建軍[3]。受前賢的啟發(fā),在已有研究的基礎(chǔ)上,本文擬系統(tǒng)深入地對“臥”的語義演變以及“躺”對“臥”的歷時替換進行梳理和考察,從歷史演變的角度解釋“臥”語義演變和詞匯替換的動因機制。

一、戰(zhàn)國兩漢時期:“臥” 的本義及主要語義

(一)戰(zhàn)國時期

“臥”始見于“坐而言,不應(yīng),隱幾而臥。”(《孟子·公孫丑下》)對該句中“臥”的不同理解,反映出學者們對“臥”的本義的不同看法。焦循認為“寢于床,臥于幾”,段玉裁持相同觀點,在《說文解字注》中將《說文解字》中的“休也”改成了“伏也”,并引用了焦循的解釋。這一看法影響很大,辭書中“臥”多據(jù)此立“伏著休息”一義。而楊樹達[6]對《說文解字》“臥,休也,從人、臣,取其伏也”進行了闡釋:“余謂古文臣與目同形,臥當從人、從目。蓋人當寢臥,身體官骸與覺時皆無別異,所異者獨目耳:覺時目張,臥時則目合也。”汪維輝[5]149援引學者們對“臥于幾”中“幾”的考察和對“臥”字形的考察,贊同楊樹達[6]的觀點。

我們考察了“臥”在戰(zhàn)國時期代表文獻中的用法,發(fā)現(xiàn)“臥”主要表示睡覺。如:

例1 廣成子南首而臥。(《莊子·在宥》)

昭侯必獨臥,唯恐夢言泄于妻妾。(《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人將臥,吾將不敢臥。(《呂氏春秋·博志》)

例2 心臥則夢。(《荀子·解蔽》)

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莊子·內(nèi)篇》)

臥,知無知也。夢,臥而以為然也。(《墨子·經(jīng)上》)

而伏著東西休息,只見于“臥于幾”,沒有其他文獻可以支持,所以我們贊同“臥”的本義是表示睡覺的看法。

同時在文獻中也偶見表示臥躺的用法。如:

例3 昔趙宣孟將上之絳,見骫桑之下有餓人臥不能起者。(《呂氏春秋·報更》)

令發(fā)之日,士卒坐著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孫子·九地》)

據(jù)蔣紹愚[4]412-417,“寢”在先秦和東漢時也具有臥躺義。我們認為“臥”和“寢”在睡眠概念場中的所指使其更易引申出臥躺義。因為睡覺是一個復(fù)合事件,其中包括臥躺(動作)—臥躺著(狀態(tài))—睡著(狀態(tài))三個階段?!皩嫛焙汀芭P”泛指睡覺,如例1;也能很自然地表示其中任何階段,如例2則是表達睡著這個階段;還可以表示第一、第二兩個階段,即表示臥躺這個動作及其持續(xù)的靜止狀態(tài),如例3中的用例?!芭P”的這種事件階段復(fù)合性類似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掛”類動詞。而其他表示睡覺的詞,“寐”“睡”“眠(瞑)”都是指入睡狀態(tài)(至少在本義上),則不易像“寢”“臥”引申出臥躺義。蔣紹愚[4]417認為這兩個語義場是有聯(lián)系的,“睡覺”概念域的“寢”“臥”的引申義就進入了“躺臥”概念場。這種概念上的聯(lián)系為后面“臥”進入“臥躺”語義場提供了內(nèi)在條件。

汪維輝[5]148認為“臥”在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和“睡、暝”都是這一時期新出現(xiàn)的表示睡覺的詞,但“臥”的用例最多,從戰(zhàn)國后期開始逐漸取代了“寢”在睡眠語義場中的地位。

(二)兩漢時期

汪維輝[5]150對“寢”“臥”“睡”“眠(暝)”在《賈誼新書》《史記》《論衡》三部文獻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表明兩漢指“睡覺”用得最多的是“臥”。我們對三部文獻中“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表示睡覺,如:

例4 斥候者望烽燧而不敢臥,將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賈誼新書·解縣》)

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饑倦,枕御膝而臥。(又《先醒》)

行數(shù)里,醉,因臥。后人至,高祖醒。(《史記·高祖本紀》)

天雖見妖,臥有兇夢,猶滅妖消兇以獲福。(《論衡·異虛篇》)

韓昭侯醉臥而寒,典冠加之以衣,覺而問之。(又《幸偶篇》)

另一種是表示臥躺,如:

例5 僵臥以發(fā)詔書,天下孰不知?(《賈誼新書·淮難》)

漢王病創(chuàng)臥,張良疆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史記·高祖本紀》)

呼人示之,人皆傷心;惠帝見之,疾臥不起。(《論衡·雷虛》)

晝?nèi)展饷?,人臥亦覺,力亦復(fù)足。(又《偶會》)

根據(jù)統(tǒng)計,在三部文獻中“臥”的睡眠義和臥躺義的用例數(shù)量比分別是5∶1、4∶1、9∶5,“臥”的睡眠義在這一時期是其主要語義。但從《史記》到《論衡》,臥躺義的用例有較明顯增加,我們認為這可能和東漢佛經(jīng)的流行有關(guān)。東漢佛經(jīng)中存在大量“臥”表示臥躺的例子[5]155。

例6 身羸不能坐,當傾臥便傾臥。(安世高譯《長阿含十報法經(jīng)》卷下,237b)

當其死臥地,猶草無所知。(《五陰譬喻經(jīng)》,2/501b)

便自宛轉(zhuǎn)臥地,啼哭大呼。(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jīng)》卷9,472b)

便以梔子黃面,委臥稱病。(《雜譬喻經(jīng)》卷上,4/504b)

佛經(jīng)的口語性較強,當中土文獻中的“臥”還主要表示睡覺義時,佛經(jīng)中的“臥”已開始廣泛地表示臥躺義,并且還影響了這一時期的中土文獻,使中土文獻也呈現(xiàn)出這樣的趨勢,而這種趨勢又極大地影響了“臥”的語義演變和漢語睡眠、臥躺語義場的演變。

二、六朝至隋唐宋時期:從睡眠語義場到臥躺語義場的演變

在佛經(jīng)的影響下,從東漢開始,“臥”表示臥躺義的用例逐漸增加。六朝到隋唐宋時期是“臥”的語義和用法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期。

(一)六朝時期

漢末三國時期,無論中土文獻還是佛經(jīng)在表示睡覺時,仍是“睡”“眠”“臥”混用,“眠”的使用逐漸增多,但“臥”的使用頻率最高。從晉代開始,中土文獻里“眠”的用例迅速增多,已經(jīng)在“睡”“眠”“臥”的競爭中占據(jù)了上風。根據(jù)蔣紹愚[4]416和汪維輝[5]155的統(tǒng)計,到南北朝時期,“眠”已成為表示睡覺義最核心的詞。徐通鏘[7]指出:“通常情況下,一個詞在其相應(yīng)的語義場內(nèi)部競爭失敗之后,就會逐漸被這個語義場的其他詞所覆蓋。不過,在有些情況下,詞匯系統(tǒng)會從整體上進行協(xié)調(diào),其結(jié)果就是使這個詞進入新的語義場中進行新的競爭?!?/p>

我們對“臥”在《搜神記》《世說新語》《古小說鉤沉》中的用法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這個時期“臥”主要有三種用法,一種是表示睡覺。如:

例7 乃以藥飲女,女即安臥,不知人。(《搜神記》第3卷)

謝遏夏月嘗仰臥,謝公清晨卒來,不暇著衣,跣出屋外,方躡履問訊。(《世說新語·排調(diào)》)

趙伯公(類林作翁)為人肥大,夏日醉臥……既醒,了不覺。(《古小說鉤沉·笑林》)

太原王仲德年少時……草中臥,忽有人扶其頭呼云:“可起啖棗。”王便寤,瞥見一小兒。(又《幽明錄》)

一種是表示臥躺。如:

例8 僚乃仰天嘆泣,脫衣上冰,臥之。(《搜神記》第11卷)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①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世說新語·排調(diào)》)

高坐道人于丞相坐,恒偃臥其側(cè)。(又《簡傲》)

王子敬在齋中臥,偷入齋取,幞裝,一室之內(nèi),略無不盡。子敬臥而不動,偷遂復(fù)登床,欲有所覓。子敬因呼曰:“偷兒,青氈是我家舊物,可特置不?”于是群賊始知其不眠,悉置物驚走。(《古小說鉤沉·裴子語林》)

向晨馬死,眾寶還臥,如欲眠。(又《述異記》)

還有根據(jù)語境兩種理解皆可的情況。如:

例9 遂臥尸旁,數(shù)日,與令俱起。(《搜神記》第29卷)

子敬始臥,聞其言,便驚起曰:“所望于法護?!?《世說新語·傷逝》)

裴先向壁臥,聞王來,強回視之。(又《容止》)

桓豹奴病勞,冷無氈可臥,桓車騎自撤己眠氈與之。(《古小說鉤沉·俗說》)

據(jù)我們考察,這一時期“臥”的臥躺義的用例逐漸增多且多于睡眠義,表明睡眠義主要由“眠”表達之后,“臥”的睡眠義開始“降級保留”②,專指睡覺的前兩個階段,即表示臥躺這個動作和臥躺之后的靜止狀態(tài),該語義逐漸為其主要語義。我們也看到這個時期“臥”睡眠義的用例也依然較多,且在語法上,基本都是作核心謂詞,說明“臥”在此時仍未退出睡眠語義場。且這一時期“臥”有很多兩可的情況,這種現(xiàn)象也表明“臥”的兩個語義功能在發(fā)生競爭交替,處于過渡階段,所以兩種語義模糊不穩(wěn)定?!芭P”在六朝時期的使用情況見表1。

表1 “臥”在六朝時期的使用情況③

(二)隋唐宋時期

“臥”在六朝時期表示臥躺義的用例逐漸增多,但睡眠義仍是其重要的語義,其仍屬于睡眠語義場。而在隋唐宋時期,“臥”基本完成了主要語義的變化更替,從睡眠語義場進入臥躺語義場。我們對“臥”在《王梵志詩》《敦煌變文》《朱子語類》《劉知遠諸宮調(diào)》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臥”主要表示臥躺義。如:

例10 來去不相知,展腳陽坡臥。(《王梵志詩·生即巧風吹》)

尸櫪陰地臥,知堵是誰家?(又《天下惡風俗》)

遂即臥于蘆中,咒而言曰:“捉我者殃,趁我者亡?!?《敦煌變文校注·伍子胥變文》)

行似破車聲,臥如枯樹倒。(又《降魔變文》)

尚書乃處分諸將,盡令臥鼓倒戈,人馬銜枚。(又《張淮深變文》)

公歸去仰臥思量,心必不安。(《朱子語類》第53卷)

妻兒傷中身偃臥,俺逃命走(無)那。(《劉知遠諸宮調(diào)》第十三)

這時“臥”均是作核心謂語,出現(xiàn)的句法環(huán)境也較多,同時有許多“仰臥”“偃臥”這類仍在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中出現(xiàn)的用法。之前在詩歌中出現(xiàn)的用以指物橫躺的用法,已經(jīng)拓展到一般文體中,如例10中的“臥鼓”,也表明這時臥躺義已發(fā)展為主要語義。

同時,“臥”表睡眠義的用例依然存在。如:

例11臥氈若重從抌(拋)卻,□□輕時任意留。(《敦煌變文·李陵變文》)

臥身席是汝妻送,洗面水令賢子添。(又《舜子變》)

每相(想)夫人辭家出,夜夜尋看房臥路。(又《十吉祥》)

荀子亦言:“心臥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朱子語類》第16卷)

先生召諸友于臥內(nèi),曰:“安卿更有甚說話?”(又第117卷)

這里的睡眠義主要包括引用古語或者構(gòu)成相關(guān)名詞的語素,如“臥氈”“臥身席”“房臥”“臥內(nèi)”等,有繼續(xù)語素化的趨勢?!吨熳诱Z類》共出現(xiàn)24例表示睡眠義的“臥”,其中有21例都是出現(xiàn)在古語或相關(guān)名詞中。這些都表明睡眠義的進一步衰落,只殘留在一些固定用法中。所以結(jié)合數(shù)據(jù)和語料的分析,我們認為臥躺義已是其主要語義,“臥”已經(jīng)歸屬于臥躺語義場。

“臥”從睡覺語義場轉(zhuǎn)入臥躺語義場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方面,“眠”在六朝時取代了“臥”在臥躺語義場中的核心地位,要想不被要求經(jīng)濟性的語言系統(tǒng)淘汰,它必須找到新的語言職能,這是它離開臥躺語義場的原因。另一方面,漢語中還沒有專門表示這一概念的詞,而“臥”本身就具備表達這一概念的語義基礎(chǔ),于是“臥”剛好利用這些條件進入了臥躺語義場。

三、元明清時期:“躺”對“臥”的歷時替換

(一)“躺”的出現(xiàn)及其影響

王力[8]對“躺”的解釋是:“晚起字,身體平臥。又作死的婉辭?!蔽覀兡壳斑€無法確定“躺”出現(xiàn)的準確時間,但是《集韻·蕩韻》把表示“躺下”的“躺”寫作“踢”,所以 “躺”最晚在宋末已經(jīng)出現(xiàn)。“躺”從一出現(xiàn)就非常明確地表達臥躺義,它的出現(xiàn)增加了漢語表達臥躺義的方式。但正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語義功能,語言又要求經(jīng)濟性,所以它們之間必然會產(chǎn)生競爭。下面對這組詞的競爭替換過程進行考察研究。

(二)“躺”對“臥”的歷時替換

1.元明時期

我們對“臥”在《西廂記》《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中表示臥躺義的用法進行了考察。

例12 你明博得跨鳳乘鸞客,我到晚來臥看牽??椗?。(《西廂記》第2本第3折)

床上臥了兩個多月,翻翻覆覆只是不愈。(《喻世明言》第1卷)

聽聞貴蓋灸火疼痛,使妻坐臥不安。(又第3卷)

只是哀哀啼哭,臥倒在床,起身不得了。(《初刻拍案驚奇》第22卷)

小女慶娘臥病在床,經(jīng)今一載。(又第23卷)

這一時期“臥”在表示臥躺義時,多以語素的形式出現(xiàn)在一些沿襲下來的用法中,如例12中的“臥看牽牛星”“臥病”“臥倒”“坐臥不安”等,這些用法也保留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臥躺義的用例在三部文獻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分別是12、15、13例,而以語素形式出現(xiàn)在固定用法中的用例分別是6、8、7例,說明“臥”的臥躺義用法逐漸開始以語素形式殘留在固定用法之中。

我們對“躺”在這三部文獻中的用法也進行了考察。

例13 從到京師,思量心旦夕如是,向心頭橫躺著俺那鶯兒。(《西廂記》第5本第一折)

公子來到繡閣,只見牙床錦被上,直挺挺躺著個死小姐。(《喻世明言》第2卷)

只見自己身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乳婆坐在旁邊守著。(《初刻拍案驚奇》第37卷)

看那床上果有個死人躺著,老大驚惶。(又第39卷)

與“臥”主要出現(xiàn)在固定用法中不同,“躺”基本都與動態(tài)動詞“著”或“在+處所”等近代漢語新興語言成分搭配使用?!芭P”和“躺”在元明時期的使用情況見表2。

表2 “臥”和“躺”在元明時期的使用情況 (次)

從表2的數(shù)據(jù)來看,“臥”在這一時期仍是表示臥躺義最主要的詞,因為人們在接受和適應(yīng)一個表達時需要一些時間,一個語言單位在競爭替換時也需要較長的時間。但“躺”一開始出現(xiàn)就在臥躺語義場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逐漸取代“臥”作核心謂語的用法,而“臥”只出現(xiàn)在固定搭配之中。

2.清代時期

在對“臥”和“躺”在元明時期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之后,我們也考察了它們在《醒世姻緣傳》《綠野仙蹤》《兒女英雄傳》的使用情況?!芭P”在三部文獻中部分用例如下:

例14 門前柱上又貼一條示道:“本堂示諭附近軍民人等,不許在此坐臥喧嘩?!?《醒世姻緣傳》第5回)

何至于寢食俱廢,坐臥不安?(《綠野仙蹤》第5回)

把個安老爺忙得茶飯無心,坐臥不定。(《兒女英雄傳》第2回)

這時臥躺義基本是以語素形式存在于固定的用法之中,如“坐臥”“坐臥不定”“坐臥不安”,繼續(xù)保持前一階段“降級保留”的趨勢。根據(jù)統(tǒng)計,“臥”的臥躺義在三部文獻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分別是8、9、12例。同時,“臥”還作為表示臥躺義的語素出現(xiàn)在一些專有名詞中,如“臥牛子”“臥蛋”“臥兔”等,這也表明其語素化的趨勢?!芭P”在這一時期的這兩種用法趨勢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所以我們看到“臥”基本都是作為語素出現(xiàn)。

而“躺”則都是作為核心謂語動詞出現(xiàn),繼續(xù)和動態(tài)助詞“著”“了”及“在+處所”的介賓結(jié)構(gòu)等新興語言成分搭配使用。

例15 衙門里上了公座,說聲打,人就躺在地下(《醒世姻緣傳》第18回)

手內(nèi)提了那把大刀,刀上血糊淋拉的,地上躺了兩半截人。(又第28回)

那犯人躺在地下,只不答應(yīng)。(《綠野仙蹤》第26回)

月光之下,只見拐角墻后躺著一個人。(《兒女英雄傳》第6回)

臥”和“躺”在清代的使用情況見表3。由表3可知,到清代,在表示臥躺義時,“躺”的使用數(shù)量已經(jīng)遠遠超過“臥”的用例,且“臥”為數(shù)不多的用例都是存古的固定用法。此時在表達臥躺義時,“躺”已經(jīng)替換了“臥”,在臥躺語義場中“反客為主”。

表3 “臥”和“躺”在清代的使用情況 (次)

李宗江[9]59提到:“一個比較古老的詞,背著比較沉重的舊的組合關(guān)系的負擔從而面對新興的成分反應(yīng)遲鈍,這毫無疑問是它的致命弱點之一。”“臥”從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表達臥躺義,有很多固定的搭配,如“坐臥不安”“仰臥”“臥病”等,但是面對近代漢語新興的語言成分,如動態(tài)助詞“著”“了”及“在+處所”結(jié)構(gòu)等卻反應(yīng)遲緩。而近代才出現(xiàn)的“躺”不會受到固有用法的約束,可以自由搭配這些新興語言成分使用,于是逐漸替換了“臥”成為臥躺語義場的主導(dǎo)詞,“臥”則“降級保留”在固定搭配中。同時這些存古的固定用法使得“臥”帶有文言色彩,只能出現(xiàn)在書面正式語體中,這也符合漢語文白分流的趨勢。

四、結(jié)語

“臥”在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語義是“睡覺”,逐步發(fā)展成為兩漢時期睡眠語義場的主導(dǎo)詞。六朝末期,隨著它在睡覺語義場中競爭失利,臥躺義逐漸成為其主要語義,并在隋唐宋時,成為臥躺語義場的主導(dǎo)詞。到元代,隨著“躺”的出現(xiàn),它開始和“臥”在臥躺語義場中展開競爭,到了清代后期,“躺”已經(jīng)基本替換“臥”,成為臥躺語義場的主導(dǎo)詞。經(jīng)過一次衍生性演變和替換性演變,“臥”的睡眠義和臥躺義都以語素形式保留在固定搭配中。通過對“臥”“躺”的歷時梳理,我們尚未發(fā)現(xiàn)其具有隱喻拓展(figurative extension),也沒有語法化為時體標記。

注釋:

①此例“仰臥”和例7中的“仰臥”不同,前者表示睡覺的姿勢,而后者是躺的姿勢,這也表明“臥”主要語義的變化。

②“降級保留”指舊詞作為句法單位消失后,作為構(gòu)詞語素會長期保留,如“臥具”。

③為了更好地確定“臥”兩種用法,我們只統(tǒng)計“臥”單用的情況,不統(tǒng)計和其他表示睡眠義的詞連用的情況,如“眠臥”“寢臥”等。

猜你喜歡
用例語素用法
UML用例模型中依賴關(guān)系的比較與分析
address的高級用法你知道嗎?
《最低入門等級音節(jié)、漢字、詞匯表》語素和語素義分析
多義語素識別及教學探討
——針對對外漢語語素教學構(gòu)想
長江叢刊(2020年30期)2020-11-19 09:48:13
“作”與“做”的用法
語素的判定、分類及語法單位關(guān)系研究述評
聯(lián)鎖軟件詳細設(shè)計的測試需求分析和用例編寫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因果復(fù)合詞
特殊用法
綦江县| 吐鲁番市| 葫芦岛市| 灵石县| 商洛市| 樟树市| 怀柔区| 平乐县| 嫩江县| 额尔古纳市| 乐业县| 两当县| 全椒县| 泸溪县| 独山县| 澄迈县| 清新县| 团风县| 巩义市| 石城县| 平阳县| 太仆寺旗| 台南县| 云林县| 桃源县| 沁水县| 德江县| 宿迁市| 安平县| 招远市| 卓尼县| 鄂尔多斯市| 西吉县| 陈巴尔虎旗| 循化| 扎囊县| 汝南县| 渝北区| 阳东县| 龙岩市|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