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吃過了晚飯,貓姐姐白白和貓弟弟花花坐在書桌前開始做數(shù)學作業(yè)。
白白做作業(yè)很專心。她先打開數(shù)學課本,溫習了老師今天講的新知識,然后開始做題。第一道題還比較好做,做第二道題就遇到了坎兒。她想啊想啊,換了好幾個解題思路都沒有走通。后來實在是想不出了,才去問貓媽媽。媽媽見白白確實遇到了困難,便點撥了幾句,白白豁然開朗。由于下面的幾道題類型相似,白白很快把作業(yè)做完了。
花花貪玩,他一會兒玩玩鉛筆,一會兒又擺弄擺弄橡皮,一看時鐘已是八點一刻了,才趕緊把心收回來讀了讀題?!班耍@么難,誰會做呀!”他立刻找貓媽媽求助,貓媽媽鼓勵他要先自己開動腦筋來想。他皺著眉頭,不住地唉聲嘆氣。這時,時鐘“當當當”響了九下,他更急了,越著急就越想不出,越想不出就越著急,竟“嗚嗚嗚”地哭了起來。最后,貓奶奶心疼孫子,戴上老花鏡,代替花花“完成”了作業(yè)。
我相信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一定會認可貓姐姐白白的做法,那么,你平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愿意開動自己的腦筋嗎?
孔子曾說過:“不憤不啟,不悱(fěi)不發(fā)。”(《論語·述而》)意思是,不到學生一心想弄通卻還沒有弄通的時候,就不要去點撥他;不到學生心里明白卻說不出來的時候,就不要去啟發(fā)他。
第二天,白白和花花到了班級,交上了他倆的作業(yè)。后面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請你發(fā)揮想象力,嘗試續(xù)編故事,和爸爸媽媽說一說吧。